APP下载

恩派 公益组织孵化器

2013-12-29

中国周刊 2013年2期

2006年,原媒体人士吕朝在上海浦东创办“恩派”(NPI),设计运作了中国第一个“公益孵化器”,目前该模式已得到广泛认可,被称为中国公益领域近年来重要的制度创新。

本身热爱公益活动的吕朝,在带领自己的企业员工进行慈善公益时,发现了很多草根公益组织,这些组织成员往往很有爱心和毅力,但是草根公益组织往往也有一些共性:多数NGO没有场地,缺少设备,缺乏专业人才,社会资源也无法介入……

这些问题,并不是听几堂培训课就可以解决的。多年的生意场摸爬滚打,使吕朝意识到,在管理和资金上支持和培养这些草根公益组织可能是时代的需要,可以借鉴企业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来创意公益事业。

2006年吕朝创办了恩派。最初,NPI也要挑选项目投入,一开始主要是孵化器找公益组织。吕朝说这叫“入壳”,首批5个项目中有现在已小有名气的“多背一公斤”,借助驴友向山区孩子赠送书籍、文具;还有致力于社区公共健康的“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NPI为这些初创期的公益组织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包括办公场地、办公设备、能力建设、小额补贴、注册协助等。现在,恩派正在研究用奖励资金来替代小额补贴,也就是说只有公益做得好的组织,才能得到奖励,做得不好的就不能得到资金奖励。

为被孵化机构提供专业的指导,让优秀的项目赢得时间和机会去成长,成为吕朝和他的NPI的一大愿景。

2012年仅在北京,恩派就成功孵化了30家组织。同时随着恩派的名气增长,北京地区2012年到恩派的孵化申请达到百家。文 / 中国周刊记者 马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