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润华 “去行政化” 闯关者

2013-12-29

中国周刊 2013年2期

从2003年到2011年,刘润华在深圳市民政局担任了八年局长,人们记住了他在社会公益方面的一项项大胆尝试。

2011年初,刘润华主动联系李连杰,将壹基金落地到了深圳,打破了只有政府背景机构才能成立公募基金会的格局。同年3月,他成为全市第一个开通个人实名微博的局级官员。半年之后,他主动辞去深圳市慈善会法人代表职务,将其托管给深圳关爱办。就此解除了民政局与慈善会的上下级关系,迈出了“去行政化”的一大步。

2012年接受采访时,刘润华表示,政府将要做的工作,就是“厘清政府和社会,以及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并把大量具体的社会事务从政府中剥离出来,实现政府的第二次‘瘦身’。”

这一年,已经担任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的刘润华的公益尝试进入了更深的层面,“社会工作改革”成为他新岗位上的主要议题。而这一年恰恰也是广东省社会工作大发展的一年,例如,2012年7月1日,广东省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标志着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的破冰。“社会工作改革,是一种利益格局的再调整,主线是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意味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彻底清除社会体制中的计划经济痕迹。”刘润华认为。

显然,这项尝试目前正在全面铺开。2012年初,广东各地申报的67个项目中有23个成为“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其中“社会组织”、“社区建设”、“外来人口”等成为高频词汇,占了六成。到了年底,经独立第三方测评,其中12个项目升级为“社会创新试点项目”。刘润华希望这些项目中能走出一些好的典型,“每一个典型就是摸到的一块石头。”文 / 中国周刊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