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的探讨

2013-12-27陈明赵丽新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任职教育军队院校

陈明 赵丽新

摘要:任职教育是一种以适应学员岗位任职需要而进行的教育训练活动,已成为当前军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文章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内涵与本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将其与学历教育的区别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军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学历教育;教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69-02

自2003年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我军院校教育开始实行战略转型,即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任职教育为主。2011年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任职教育院校和学历教育院校的数量之比从之前的2:1扩大到3:1。这种新型院校体系的确立,更加突出了任职教育的主体地位,符合世界军校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在我军院校体系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性质。本文从军校任职教育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其与学历教育的主要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军院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的问题。

一、任职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任职教育主要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高等(中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任职需求而进行的多层次、分阶段的进修、培训或专业学位教育。究其本质,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活动,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和职业素养。

从任职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

1.具有教育起点的高层性。任职教育是建立在高等(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高层次进修教育,这是和战争年代的军事职业教育根本不同的。

2.具有很强的职业指向性。任职教育是针对岗位任职需求的教育,无论专业设置还是教学内容,都以任职需求为牵引,属于实用性教育。

3.以知识补差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在知识教育方面,任职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是着重于知识补差和知识更新。在能力训练方面,任职教育着眼于专业能力和军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4.具有阶段递进性。任职教育通常是针对学员即将任职的需求,采用逐级进修、分段实施的办法来进行培训。

5.具有类型多样性。由于部队任职需求和专业特色不同,任职教育往往是多类型、个性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

二、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主要区别

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学历是指学习的经历,学历教育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教育。而任职教育则是以解决任职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换句话说,学历教育总体上是打基础的教育,任职教育则是建立在学历教育尤其是高等学历教育基础之上的高层次继续教育。两者是不同性质、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具有本质的不同。表1从价值取向、教育方向、教育重点等七个方面对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进行了比较。

三、加强和改进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任职教育的特殊性对院校教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任职经历,要熟悉部队情况,掌握足够的经验。针对任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学历教育的主要区别,这里就加强和改进我军院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1.完善任职教育院校调入教员的条件和标准,优化教员队伍结构。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选拔要从改善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出发,要以是否符合任职教育需要为“第一标准”,在强调学历的同时,更要强调其专业和任职经历的要求。要根据院校自身情况,从部队选调一批优秀的军官来院校任教,扩大现有军职教员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改变现有专业教学力量不足的情况。同时,还可采取聘任兼职教员,实行“专兼结合”。可以在不占用院校编制的情况下聘请部队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经验的军政主官和专业技术军官,建立一批兼职教员队伍,以弥补当前任职教育院校专业教学力量的不足,不断优化任职教育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此外,还可以充分引用社会资源,广泛聘请地方政府、机关、高校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补充教员队伍,承担相关教学任务,弥补现任教员数量和质量的不足。

2.进一步完善在职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教员教学能力素质。承担任职教育任务的院校应该紧密追踪部队对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科学筹划教员的代职锻炼。通过科学筹划,加强与部队的联系,把教员下部队代职锻炼这一制度落到实处。采取立足实际岗位锻炼,组织教员开展业务集训,鼓励教员到中高级指挥院校进修深造等多种措施,强化教员的实践教学能力,以达到改善教员知识结构的目的。广大教员也应该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自觉把自主学习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好落实。通过多种措施,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员队伍。

3.推行部队军官和院校教员双向交流机制,丰富教员的实践经验。推行部队军官和院校教员双向交流机制,一方面可使现有学历较高、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员与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官”优势互补,在相互交流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质;另一方面,能够使院校教员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使学术研究和部队实践相结合,既为部队建设做出贡献,也为下一步回院校继续从教增加实践功底。此外,应建立相应配套制度,通过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的规定作为部队军官,尤其是院校教员个人进步的重要指标。把部队军官到院校任教的经历作为优先提升使用的重要条件,把院校教员到部队的工作经历作为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部队军官和院校教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体现出该项制度的重大意义。

4.建立和完善考评、监督以及竞争机制,增强教员队伍的活力。任职教育院校要坚持用实际业绩考核,必须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强调真才实学、任职能力和工作实绩,并以此作为考核教员的“试金石”,促进教员更加进取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要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细化评价标准,实现奖优罚劣,增强教员的危机感。比如,可通过个人述职、领导评价、教学比武、群众评议等多种考评方式合理评价教员的教学实效,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激发广大教员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对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员给予重奖,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教员给予相应的批评及惩戒,努力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广大教员的工作热情。

[陈明: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油料储运教研室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军队院校
面向联合作战保障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思考与设计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技能培训实战化的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新装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军队院校期刊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