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2013-12-26李飞
李飞
摘 要:问题化教学是指以教师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教学问题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性思维的发展,加强对教材的深入理解都具有重要作用。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对问题化教学的使用做个详细地探讨。
关键词:问题化;主体;关注学生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利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解释化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并能从中感受到化学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单纯知识灌输转向对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而问题化教学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达到这一目的。
一、选择恰当的问题
选择恰当的问题是问题化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一般来说,恰当的问题应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并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防止出现问题过难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或者过于简单不能达到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因而教师在问题选择上应以本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水平为基础,注意问题的递进性和引导性,在学生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之间构建起自然迁移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从低级思维到高级思维的逐步转变。以CO2实验制法为例,教师对反应物及反应原理做过清晰解释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吸取装置。由于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O2实验制法,对于气体装置设计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所以能够根据CO2的物理性质,经过思考后对O2实验制法稍加改动,去掉酒精灯选择向上排气法。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还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怎么使装置持续产生CO2呢?这个问题相对开放,用锥形瓶、广口瓶代替试管,或增加反应物数量等都可以,学生能够通过这个问题突破固有问题的局限,从而养成自主思考探究的
习惯。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法最受诟病的一点就是教师完全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一味地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难以形成相应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习惯。问题化教学则重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师在设置问题后,由学生自主思考或集体讨论。学生在得到问题后,可以利用工具书等多种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和处理,对
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及在特殊情境下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
力,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为牢固。此外,问题化教学中也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以生生讨论、小组讨论、班集体讨论等形式进行,除了帮助学生在讨论中打开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外,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感以及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问题化教学法并不主张教师完全放任不管,教师的引导地位始终不能丢。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及时观察并作出评价和反馈,防止学生讨论方向出现偏差,
对于学生讨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指出错误原因,指导学生进行改正。当然,评价应坚持鼓励为主,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更为活跃,也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
问题化教学实施中经常存在不能估计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从问题的选择、解决到教师的评价、反馈等都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因为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知识水平、资质能力等的差异,这就对学生问题设置提出了挑战。如果教师以成绩优秀学生为设置问题对象,问题往往能很快解决,效果看似良好,但是都是由这些成绩优秀学生解决的,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因而我们主张问题设置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应以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为标准,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分层设置,对于差生出现的好的解决方法应立即鼓励,不能立刻做出回答的可以引导其找到正确答案,以提高其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在合作学习时应杜绝优劣搭配,成绩优秀者往往思维跳跃且能很快给出答案,使得普通学生丧失思考机会,不利于差生的进步。所以,应将同层次的学生分为一组,在同等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大家能够共同思考,协同解决,提供了一个较为同等的平台。而且对于成绩处于劣势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他们会更加努力地思考,成为小组中的积极领导者。
总之,在初中问题化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应该始终围绕“问题”这一核心,精心挑选问题,认真组织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针对问题化教学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劣势,应尽量关注成绩中下等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思维、展现能力的平台,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和
信心。
参考文献:
[1]周瑞沛.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什么[J].化学教与学,2011(11).
[2]宋文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1(10).
(作者单位 安徽省颍上县城关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