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伯特艺术歌曲风格与演唱刍议

2013-12-26任丽君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浪漫主义

任丽君

摘 要: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弗兰茨·舒伯特是浪漫乐派的奠基人,同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继承人之一,被音乐界封为歌王。舒伯特继承了莫扎特与贝多芬传统古典主义歌曲的创作风格,而且对全新音乐体裁进行了创新,直接影响着后世艺术歌曲风格的发展。很多后世歌唱家都以对舒伯特歌曲的演唱作为其艺术造诣的巅峰,所以,研究舒伯特演唱技巧与艺术歌曲风格,对歌曲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词乐结合;浪漫主义;民族风格

受影响于德国19世纪中期的抒情诗歌,在艺术歌曲中,舒伯特对文学作品进行大量引用,而且这些作品大多都是德国原诗。

所以,相比于原德奥艺术歌曲,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更具有文学性,像根据缪勒同名长诗所创作的《冬之旅》与《美丽的磨坊女》,若将其旋律除去,其部分歌词可作为独立性文学作品。不管是从创作形式、结构、题材还是艺术手法来看,舒伯特艺术歌曲都呈现出不同于早期歌曲艺术的新风格。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风格

1.词乐完美结合

19世纪初,舒伯特开始进行歌曲创作,而德国诗歌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浪漫主义诗人充分运用诗歌对其内心情感进行表

达,音乐家则与之形成一种艺术默契,通过音符将诗歌情感大门打开,更加直观地将诗歌内涵体现出来。在这种音乐、诗歌相互融合中,舒伯特将《冬之旅》推至完美境界。而且在音乐与诗歌融合方面,舒伯特有着异于常人的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探索出诗歌本身的韵味与意境,无论是曲式或者是旋律,或者是力度和速度,都能够完美地与诗歌融合。在舒伯特的《冬之旅》中,所描绘的是旅人在无助、绝望环境中的情感状态,十分生动,却十分恐怖,而此时的舒伯特也正面临着一种压抑、痛苦、绝望、忧郁的精神状态。所以,他借助音乐的力量,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中的人物身上,使诗歌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得以实现。

2.浪漫主义色彩

欧洲在19世纪初就已经盛行浪漫主义运动,这种运动主要

表达蓬勃向上和崇尚自由的进步思想。在这一时期歌曲的创作情感上,比较强调自我,而且重视抒发内心世界与个人情感,而且又融于自然。歌曲创作方式也运用变化丰富的音乐和声与不断交替的大小调,尤其是钢琴伴奏比较突出。这种特点在舒伯特《冬之旅》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歌曲中自我的表达其实是旅人的一种内心情感,是对美好的爱情、春天、生命的失望与渴求。通过并置大小调,舒伯特对作品中失望和希望情感进行表现,大调表达希望,小调体现失望。大小调在作品中交替使用,充分体现出失望与渴求并存的心境,将旅人心中那份矛盾与痛苦淋漓尽致地体现出

来,让人感到一种悲凉情感。

3.具有民族风格

一般情况下,民间与民族性音乐素材都是利用其旋律形态、

节奏模式以及调试跳性、和声织体等体现出来,以此形成具有独特性的艺术风格。就本质而言,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以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为基础而创作的音乐形式。而且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舒伯特艺术歌曲一般都会运用三连音,在运用调式调性上,转换自然,大胆新颖,在和声方面也将演唱与钢琴伴奏互相结合的特点突出出来。描绘性是其整体作品的风格特点,舒伯特这种创作手法与民间音乐素材相对应。所以在其大量歌曲中,都能找到民间舞曲与民族音调的影子,有的还包括德意志、匈牙利等民间音调,由此可见,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其实就是有意识的二次民族音乐创作歌曲。

二、舒伯特歌曲伴奏特点

1.伴奏音乐形象化

像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在对磨坊女劳作进行表现的基础节奏中,舒伯特通过分解和弦式钢琴伴奏的六连音与三连音;而《冬之旅》插曲《邮车》,则是6/8拍,第二、四拍中的附点八分音符共同组成全曲的基本音型,对比音符力度的强弱,将由近至远的邮车情景生动表现出来。

2.伴奏节奏、音型和人物特征一致性

像舒伯特所创作的《鳟鱼》,其钢琴伴奏的第一拍属于六连

音,并附带十六分休止符;而两个八分音符共同形成伴奏的第二拍,在全曲中,这两拍属于节奏型的典型,将鳟鱼自由地在水中嬉戏的场景生动表现出来,与歌曲中对自由的渴望情感完全符合。

而在《冬之旅》中,舒伯特通过强烈的变化力度,结合同一音型的钢琴和弦伴奏,将旅人不断起伏的情绪深刻表达出来,在歌曲欣赏时,让人对其产生同情与怜悯。

3.伴奏音乐活跃简练

一般舒伯特艺术歌曲使用的都是同一音型或分解和弦,几乎不会使用复杂和弦,由此一方面对歌曲意境进行了烘托,另一方面在弹奏时也比较容易简单。像《魔王》中的第1-5节,演奏时右手是八度三连音,左手于第二节加入。在整个《魔王》歌曲音乐伴奏中,通常右手都是相同的八度音程进行,以此将音乐人物的紧张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左手通常是三连音和单音,主要作用是对寒风呼啸或者急促马蹄声进行描绘,由此演奏时就比较容易、简练,让人听之欲罢不能。

三、舒伯特歌曲唱法把握

1.感伤忧郁歌曲唱法

以《冬之旅》中的《菩提树》演奏为例,对此类歌曲唱法进行分析。《菩提树》所表达的是旅人对家乡幸福时光的回忆,充分表达了其怀念昔日爱情生活之情,与孤独、忧伤的旅途心境形成强烈对比。在对其中风吹树叶声进行描写时,采用十六分音符,让人能够感受到随风摆动的菩提树叶在沙沙作响,然而,此意境又饱含焦虑与不安,并以此为铺垫,与接下来的人声显现形成强烈对比。所以,在演唱时,一定要找准感觉:《菩提树》的A段属于旅人通过自言自语形式进行的回忆性叙述,所以大跳很少,仅有八度的音域,而且旋律比较平稳,以温柔、略带伤感的声音开始演唱,控制气息,此处理方法使歌曲主题得以强化,同时达到伴奏的目的,而且在表达情绪上,出现平静、温和的递进,让人感到虽然歌曲在叙述旅人的痛苦与忧伤,然而却还是能从回忆中回味到一种幸福、

甜蜜的情调。

2.甜美温馨歌曲唱法

舒伯特的《夜与梦》《小夜曲》《暮春》和《摇篮曲》等是其甜美温馨歌曲的代表作,以《小夜曲》演奏为例,“静静树林里,月光洁白,爱人,我在等你,树梢耳语轻声,甜蜜歌声传送爱情,亲爱的来吧,听听我的歌声,给你甜蜜的爱情。”由歌词可见,此作品表达的感情非常柔和、细腻,所以,演唱时一定要有平稳的气息,并连贯声音线条。例如,在演奏第一句时,声音会有四、五度音程,虽然非大跳,却还是要对其进行细心处理,方可连贯、平稳地唱出来,气息柔和、音位统一。在对此歌曲进行演唱时,一定要让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在四小节后,融合伴奏与歌声,将自己的情感与故事人物的情感联系起来。此外,处理音量时,一定要和钢琴伴奏达到统一、和谐,避免出现大量颤音或抖音。

总之,德国艺术歌曲在19世纪得以重生,而且巧妙结合了音乐与文学,同时对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进行延伸,相比于早期艺术,舒伯特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其创作模式具有独特性,然而依旧没有摆脱浪漫主义歌曲的创作风格模式。

参考文献:

[1]黄腾鹏.西方音乐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154-155.

[2]蒋英编.舒伯特歌曲选[M].邓映易,译配.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20-121.

[3]于润洋.舒伯特歌曲的时代内容[J].音乐艺术,2009(9):159-160.

[4]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舒伯特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101-102.

[5]费谢尔·迪斯科.舒伯特歌曲及传记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32-33.

注:项目名称:音乐学院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构建。项目编号:SZXYZLBZ201309

(作者单位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浪漫主义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大型民族风格原创交响作品——清唱剧《嘎达梅林》隆重上演
大型原创民族风格交响作品 清唱剧《嘎达梅林》
民族风格服装中民族元素研究
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形成与发展
对《双城记》中对立特点所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行再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