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民俗体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研究

2013-12-25高灼荣

关键词:民俗安徽安徽省

高灼荣,李 毅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研室,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建筑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安徽合肥230601)

一 安徽民俗体育现状

(一)安徽省民俗体育分布情况及特点

从自然地理来说安徽地跨长江和淮河,地区差异和交通状况不同;从人文地理来说,安徽各地又有自己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受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影响,并与楚荆文化、吴越文化相互渗透的黄淮文化,这里的民风彪悍豪爽,文化上则刚健淳朴,具有阳刚之气;兼具淮北之刚、江南之柔的皖江文化,则具有空灵飘逸、感染力强的特点,富有阴柔之美。而新安文化地处山区,人民崇文尚义,文化凝重厚实。因为民俗体育是融入和依附于节日庆典、礼仪、宗教祭祀等民众日常生活之中的,所以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安徽各地的民俗体育活动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民俗体育活动,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特色。各地文化风格、韵味各不相同的民俗复合形成了安徽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见表一)。

(二)安徽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状况

安徽省民俗体育活动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各级、各地政府思想意识的转变,一批民俗体育陆续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大批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各地纷纷举办了民俗文化节,并在文化节展示了自己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如铜陵两届安徽民俗文化节上各种民俗体育表演;砀山梨花节上的斗羊、斗牛等民俗体育表演。在黄山举行的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让皖南的一些民间艺术节目如“花棍舞”“叠罗汉”等在艺术节中亮相;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既展示了当地文化特色,又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民俗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利用。

表一 安徽民俗体育分布情况

二 安徽民俗体育面临的问题

(一)传承断层问题

我国的民俗体育大部分都属于民俗行为,通常在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一些重要活动中举行,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在农闲时间将民俗活动形式传授给年轻一代。然而,城乡经济发展出现的不平衡,使得农村的年轻人口不断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原有的农业人口结构发生改变。以前民俗活动的“老传小、师傅传徒弟”的模式,因为青壮年人口的减少而破坏,民俗体育传承的重要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民俗体育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严重危机。虽然目前各地举办了各种民俗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民俗体育和我国的其它民俗文化一样,正陷入传承断层的尴尬境地。

(二)现代文明冲击问题

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许多民俗体育面临消亡。现代文明的冲击首先表现为现代都市文化的侵袭。现代传媒的发展使现代都市文化广为传播和渗透,农村青少年对于现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捧,使得他们不再对本地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兴趣,甚至不愿学习。民俗体育活动则因受到关注少和自身不适应等问题,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

(三)民俗体育的劣变问题

在各地方发展经济过程中,一旦当地政府和村民发现某些民俗体育活动受到人们青睐,并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实惠,就会对其进行积极的商业开发。这些民俗体育因为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民众的配合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这看似不错的发展趋势却存在有致命的弱点,即有些民俗体育实行产业化,导致过度开发,使民俗体育出现劣性变异。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发展,的确能给当地民众带来实惠,但也使民俗体育原有的娱神、祭祀、自娱功能弱化,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当地民众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而宗教感情和宗族意识减弱,使得民俗体育被现代之风浸染,失去原有的古朴粗犷气息,变得不伦不类。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商业开发中,人为地造成民俗体育浅表化;有些地方甚至制造一些伪民俗等,导致当地一些有特点的民俗体育活动,因吸引力和开发不足问题,面临消亡的危险。民俗体育的功利性劣变,会破坏整个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平衡,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非常不利。

(四)安徽民俗体育开发呈现北冷南热

安徽省民俗体育开发主要集中在体育旅游上,范围相对较窄,且呈现出北冷南热现象。因为安徽南部尤其是皖南地区,风景秀丽,且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所以皖南地区因旅游的兴起带动了民俗体育的开发利用。在皖北、皖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受关注的程度较低,民俗体育开发利用也相对滞后。其实在黄淮文化和皖江文化熏陶下皖北和皖中民俗体育如果能够得到很好发掘、开发和利用,其影响力应该不亚于皖南地区的民俗体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力也是不可低估的。

三 安徽省民俗体育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进行有组织的挖掘整理

首先,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完善民俗体育理论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总体上了解民俗体育的本质及其价值;通过优化民俗体育内容和锻炼项目,让更多的人主动接受和参与民俗体育活动。

其次,政府要有组织地对各地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发掘整理。民俗体育活动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全民族的精神财富。民俗体育的发掘整理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广大研究者长期坚持不懈,因此需要以政府长期的资金、人力投入作保证,并制定法规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整理挖掘进行制度保障。应有组织地对民族风俗及其文化底蕴的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挖掘、复原、记录、保存和提炼。

(二)完善民俗体育的传承方式

在有些地区把民俗体育作为体育课的内容被引入中小学课堂,有些高校的体育专业也开设了一些民俗体育课程,这对于保护民俗体育,完善民俗体育的传承,当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仅有这些还不够。在完善民俗体育的传承方式上,政府同样应担承起相应的责任。各地可成立民俗体育组织,政府对这些组织提供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这些民俗体育组织可承担起对民俗体育传承和保护责任,改变以往“师傅传徒弟”的单一狭隘模式,还可以承担起普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的责任。他们可以根据人们健身、娱乐的需要,改进民俗体育活动的器材,宣传和推广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民俗体育活动,改善民俗体育活动环境,从而让民俗体育走上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有意识传承”的发展道路。

(三)鼓励和引导民俗体育向良性变异

民俗体育在传承过程中发生应有的变化是必然的,因为历史、社会在不断进步,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民俗体育文化只有适应人们需求,与时俱进,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民俗体育向良性发展的正确途径;而那些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民俗体育必然要逐渐消亡。因此,为保证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能够得到保存并发扬光大,积极鼓励和引导其向良性发展是必要的。应深入了解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背景、道德和宗教观念、依存的方式和手段、种类和规模、参与者的心理行为等,通过合理的改良,使民俗体育活动变为健康的、人们喜爱的、有文化品位的民俗体育文化。切不可只追求经济价值,过度商业化,导致民俗体育失去其原有的特点,而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造成致命伤害。

(四)以人文资源为载体,打造全省民俗体育产业

安徽可以利用本省人文和自然地理资源,通过旅游逐步打造全省的民俗体育产业,以改变目前民俗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南热北冷局面。首先是民俗体育节庆游。安徽各地都举办了自己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如 铜陵“青铜文化节”,安庆“黄梅戏节”、淮南“豆腐文化节”、砀山“梨花节”等等,如果把这些旅游节庆,通过统筹安排,将这些零散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形成一系列的旅游项目,将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其次是民俗体育文化专项游。按照安徽民俗体育的不同类型,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兴趣爱好,设立不同主题的专题游。如以皖北道家文化资源为主题的道家文化艺术专题旅游,以皖南徽州文化为主题的民俗表演专题旅游,以黄梅戏、泗洲戏、庐剧、梆子戏、徽剧等为主题的戏曲艺术专题旅游,以花鼓灯表演为基础的民间艺术欣赏游等。再次是民俗体育专线游。把安徽省各地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通过认真挑选,精心规划,把数个地区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实行联合开发,将分散的民俗体育旅游点串联起来,推出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风情游线路,效仿山东潍坊的“千里民俗游览线”,把安徽南北两部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从而推动安徽民俗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四 结语

安徽省作为民俗体育资源丰富的大省,保护好安徽省民俗体育,对保护传统文化,发挥其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推动安徽省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Z].体科字[2004]2 号,2004.

[2] 色音巴雅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市场经济[J].中国体育科技,1994(6).

[3] 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4):43-50.

[4] 田晓岫.中国民俗学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35.

[5] 安徽省体育网.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旅游局签署体育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EB/OL].http://www.ahty.gov.cn.2009 -02 -24.

[6] 黄 贵.论系统地开发安徽体育旅游[J].安徽体育科技,2005(3):17-19.

猜你喜欢

民俗安徽安徽省
冬季民俗节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民俗中的“牛”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民俗节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