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定位推进武昌预防创新发展

2013-12-23曹永新陈广鹏张晓晓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2013年6期
关键词:武昌区职务犯罪廉政

曹永新 陈广鹏 张晓晓

武昌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作为省会之区和武汉江南核心功能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丰富的行政资源等区位优势使得该区成为居住人口密集区、社会环境复杂区和职务犯罪案件的高发区。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检察院正确把握区位优势,深化法律监督认识,延伸预防工作触角,拓展预防发展空间,有效促进了预防工作创新发展,创造了独具武昌特色的预防文化品牌。

努力当好预防“服务员”

1.立足四个转变,增强工作主动性。一是由重“对事”预防向重“对人”预防的转变。“对事”的预防是治标,而“对人”的预防才是治本。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由重“对事”预防向“对人”预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对事”不管不问,漠然置之,而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切实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失控、权力滥用。二是由重“事后”预防向重“事前”预防的转变。过去,武昌区院抓预防工作往往偏重“事后”纠正,而疏忽对“事前”的预防,限制了预防工作的内涵。现在,强调“事前”防范和“事后”纠正的有机统一,更加着眼于“事前”防止产生错误、违法、犯罪的预防性监督,增加工作的前瞻性,有利于法律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三是由“单兵作战”向“整体联动”的转变。以前,武昌区院在工作中有唱独角戏,跳光杆舞的现象,内部主要表现在各司其职、各尽其事,结果往往是指头硬、拳头软,无法形成工作合力;而外部主要表现为组织协调工作方法单一、形式单调,满足于把预防工作任务分出去,不重视统起来,更不注意落到底,使工作质量打折扣,效果不明显。现在,强调对内预防一体化,对外预防社会化,旨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内外协调,聚集各方力量,演好双簧戏,打好组合拳,提升预防质量与效果。四是由“应急式”向“常态化”转变。长期以来,预防部门受惯性思维的影响,热衷于“应急式”的工作方法,每年组织开展专项预防活动,或查办案件后在发案单位搞集中整治。表面上看在某些特定阶段、特定领域、特定事项中取得一定效果,但实际上达不到整体防治的作用。现在,预防工作必须由突击式转向制度化,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约束机制,促进预防工作良性循环。

2.健全四种机制,增强工作协调性。一是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在2005年武昌地区“预防职务犯罪,促进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提出职务犯罪预防应当在部门分工负责的模式下向整合预防资源的社会化预防格局推进的建议。根据代表们的建议,武昌区院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武昌地区职务犯罪预防协会。该协会将辖区有关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等70余家单位网聚在一起,共同搭建了共同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预防社会化工作平台。目前,该协会每年集中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工作推进、专项督导、预防调查、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等活动,为预防工作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二是健全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武昌区院按照最高检《检察机关内设机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分工的规定》和《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有关内设机构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运行的规律与模式,把预防工作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依法查办职务犯罪的整个过程,强化预防“一盘棋”意识,坚持共同负责、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原则,着眼于建立查办案件、监督工作和预防工作的联动机制,做到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有机结合、查办案件与预防职务犯罪有机结合,将办案优势转化为预防优势,既从办案角度研究预防,又从预防角度研究犯罪,既利用办案成果抓好案后预防,又结合查办案件开展预防调查,不断增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整体效能。三是健全系统协调机制。近年来,武昌区院针对在国土资源、水利电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职务犯罪易发高发的实际,提出“抓系统、系统抓”的预防思路。通过与相关系统(领域)建立联手协调配合机制,明确双方责任、工作内容、协作方法和预防措施,把厘清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加强风险防控、强化监督制约作为预防监督重点,坚持试点探索,由易到难、由上到下,点面结合、整体推动,确保预防各种手段和措施有序、有力、有效落实。四是健全重点推进机制。武昌区院每年坚持有针对性地选择六至八个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工作领域作为预防工作联系点,适时组织力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规律、寻求对策、发现亮点、总结推广,使预防工作更主动、目标更明确、重心更突出、服务更贴近、成效更明显。近三年来,武昌区院先后在辖区单位建立预防工作联系点22个,开展预防调查9次,组织专项督导5次,编发预防简报32份,总结推广典型6个,转发经验材料13份,有效促进了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3.建立四项制度,增强预防实效性。一是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检察机关与辖区单位领导参加的预防工作协调组织,通过不定期召开联席会、开展专项活动、建立规章制度,对预防工作进行部署、检查、总结、通报,较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二是信息交流制度。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及时向有关单位进行通报,侧重介绍案件特点、致罪原因、作案手段和造成危害等,以帮助促进其正视问题,搞好风险预测,完善内控机制,完善管理监督,做好“亡羊补牢”的工作。三是协查通报制度。检察机关在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时,适时与相关单位领导进行面对面沟通,真诚交换意见,商讨防范对策,协助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工作。指导有关单位发现或者收到群众举报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案件线索,认为性质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及时依法移送检察机关查处。在查办案件中,双方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实现有序衔接、优势互补,畅通渠道、良性运转。四是建立调研督查制度。武昌区院充分利用辖区单位各自职能优势,组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研究活动,有针对性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并视情对相关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情况展开督导检查,以促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防止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切实提高预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努力当好预防“监督员”

1.摸清四个底数,提高预防科学化设置。一是摸清查办案件底数。预防部门坚持对查办辖区职务犯罪案件建立案件台账制度,通过系统梳理案件资料,掌握有关信息,把握案件特点、作案手段、犯罪规律和社会危害,明确预防工作重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摸清建设项目底数。武昌区院适时组织力量赶赴工程建设、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了解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情况,主要包括工程立项、资金拨付、项目分类、主管部门和工程期限等,并结合部门实际,分析行业特征,查找风险源点,搞好先期预测,完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如武昌区院在调查摸底中,对辖区936个建设项目,按照“一般项目”或“复杂项目”进行分类,将不同的项目分别划分为四到五个关键环节,并确定各阶段预防的工作重点和应采取的方法措施,为有针对性开展预防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摸清权力运行底数。通过了解有关部门和单位对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情况,协助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运行机制,使权力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另外,通过制定项目建设运行流程图,载明行使条件、承办岗位、程序接口、办理时限、监督渠道、相对人权利等要素,增强权力运行程序的严密性。四是摸清预防进程底数。预防部门坚持经常到辖区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了解预防工作安排布置、工作筹划、方法措施和经验做法,并根据有关部门预防工作实际需求,帮助分析反腐倡廉形势,查找问题漏洞,剖析原因教训,研究对策措施,完善协作机制,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强化四种措施,推进预防程式化运行。一是实施“嵌入式”监督。武昌区院重视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的重点项目预防,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提前做好工作,防止“工程上马,干部下马”。通过紧盯项目落实、规划编制、立项审批、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资金拨付、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的预防工作,提高防控廉政风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腐败问题的滋长蔓延。通过加强对掌握重要行政审批权、项目资金分配权、市场监督权等岗位的预防,积极协助相关部门不断改革与完善公共权力制衡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二是实施“组合式”防范。为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预防监督,武昌区院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武汉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武汉工人文化宫(扩建)工程、武汉绿地606项目工程等6个预防项目进行挂牌督办,安排一名预防干部专门负责、全程监督、跟进预防,切实做到问题发现及时、提示预警诚恳、防范方法得当、监督制约有力、服务保障到位。三是实施“立体式”巡查。一方面,武昌区院对辖区内相关单位,尤其是对重点项目建设单位,每年重点检查五至八个,力争三年内轮流“体检”一遍;另一方面,每年确定几个主题开展专项巡查。2010年以来,武昌区院先后对辖区亿元以上、特大工程建设项目重点进行预防巡查52次,发现重大问题隐患13个,帮助建章立制37份,提出整改意见49条,有效提升了预防监督效果。四是实施“联动式”办案。坚持重大案件会同省、市、区纪委和有关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联合查办、协同作战,做到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共同监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在案件初查阶段,由所在单位纪委充当侦察兵,负责打前站,掌握信息源,为实施办案创造有利条件。在案件攻坚阶段,由检察机关牵头,集中办案检察干警、纪委力量,迅速展开,合力攻坚,一举突破。

3.提供四个服务,推进预防有序化运行。一是抓好案后预防。武昌区院根据查办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把预防工作重点放在直面问题、查遗补漏、建章立制、落实整改上,着力提升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主要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案件分析座谈会、发送一份检察建议书、开展一次专题预防调查、举办一次以案释法法制教育讲座、赴发案单位进行一次案后回访,帮助发案单位深挖案发根源,提出可行性强的检察建议,科学制订整改方案,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实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如2011年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该院发出的检察建议,集中进行分析研究,改变过去由业务部门直接受理行政审批事项权力集中的状况,创立了行政审批的初审、技术审查、综合审核三权分离的相互制衡机制,杜绝了暗箱操作、用权不公的现象发生,其经验被全国推广。二是搞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武昌区院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将1997年10月以来由本级检察院立案侦查并经法院作出生效判决的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犯罪案件信息,以及行贿行为的信息集中、整合起来,形成行贿犯罪档案库,接受社会单位和个人查询,为有关主管(监管)部门加大行业或市场准入监控提供良好服务。三是提供廉政预警信息服务。武昌区院坚持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具有预警作用的典型案件进行深度解剖,着重分析案件的发生特点、发案规律、致罪原因及发展变化趋势。力求对反复发生的问题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从机制上找原因,深入研究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体制性原因、机制上漏洞,以及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办法,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预防中的支撑作用,把现代科技手段固化到制度建设和权力运行机制中,形成对“权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程监控和动态预警网络,使权力运行流程尽可能“触电、上网、串联”。并依托各部门、各单位电子监察系统,对政务活动进行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防止权力运行越轨。四是尽力帮助排忧解难。武昌区院结合查办企事业职务犯罪案件,研究制定了服务企业发展“十项举措”,做到“三贴心”。即贴心服务,坚持一切服务企业,一切服务需要,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难,多做化解矛盾、稳定情绪的工作。贴心监督,坚持依法开展预防监督,全力支持企业生产和长远发展,鼓励企业和群众举报腐败问题、提供案件线索、评议预防工作。贴心维护,坚持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项目,依法严厉打击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帮助企业维护合法权益,破解经营难题,增强发展后劲。如2010年在查办辖区某医院在医药、设备采购中发生的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医药、设备采购是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易发高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制约和影响医院经营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武昌区院把工作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如何帮助医疗系统依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上,重点对大型药品市场和70多家药商、单位及8个行业部门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调研,全面摸清了医疗设备及药品的审批、生产、流通、招投标、临床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运作方式和交易内幕,认真分析了医药领域存在的滋生职务犯罪的环节和漏洞,向省、市有关部门报送了《医药行业职务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的调查报告,引起了省卫生厅、国家卫生部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推动了行业性改革和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力度的进程。

努力当好预防“宣传员”

1.突出四个内容,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感染力。一是深化主题教育。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每年有计划地在辖区部门和单位开展理念信念和从政道德等主题教育活动。2011年以来,先后组织“廉政宣讲进基层”、“检察官法制讲坛”等活动,举办宣讲132余场,受众8万人次。每年区委和相关部门举办新任领导干部培训班,对新上任或转任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专题培训和集体廉政谈话,从而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增强干部反腐倡廉意识,使其在新的岗位、新的起点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严于律己,做出表率。二是加强政策教育。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加深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全面了解,增强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遏制腐败、净化风气的坚定信心。三是加强法律教育。大力宣传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弘扬法治精神,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恪守修身、明理、崇廉、戒贪的为官之德,认清“可为与不可为”、“罪与非罪”的明确界限,增强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意识,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四是注重警示教育。剖析身边的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用鲜活事实加强教育效果,增强党员干部抵御风险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先后组织3万多名党员干部到洪山、琴断口监狱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组织1760余名重要岗位党员干部到职务犯罪庭审现场旁听。同时,针对查办案件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办案检察官和预防干警赴发案单位召开有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人员参加的案件分析座谈会,实事求是梳理该单位发生案件的来龙去脉,全面分析案件对国家、对事业、对个人、对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影响,以达到教育和警醒的目的。

2.拓展四个阵地,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吸引力。一是打造武昌廉政文化精品工程。2011年,武昌区院积极配合武汉市纪委、市监察局、武昌区委、区政府在武昌中华路地区建设廉政文化园林工程。该工程根据公园周边红色景区的特点,以及配合“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内“湖北省反腐倡廉历史教育基地”宣传的红色廉政主题,把“红色廉政”融入现有的公园环境内,在不改变绿化景观的前提下,以各种雕塑、主题石、宣传廊等形式,植入了红色廉政主题,在形态各异的山水石上,雕刻我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关于廉政建设的语录手迹,廉政语录、伟人手迹与山水园林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提升了公园的游览性和观赏性,使游客不仅可以在该公园内游览休闲,还能感受红色廉政文化,对于开展反腐倡廉和预防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创办《服务与预防》专刊。武昌区院充分运用辖区党政机关集中、大专院校密集、企事业单位众多的巨大优势。 2005年,确定以“维护公平正义、提供法律帮助、预防职务犯罪、服务经济建设”的办刊宗旨,与武昌地区职务犯罪预防协会创办了《服务与预防》(内部刊物)。刊物共开辟了预防工作动态、检务公开、画说职务犯罪、警示窗、忏悔录、预防天地等十个栏目。这些栏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反映中央、地方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综合要闻”,又有真实记录落马官员源自心灵深处的“忏悔心声”,还有廉政典型宣传、廉政故事、廉政格言、廉政短句。这一廉政刊物被免费分发到辖区内70 多家预防职务犯罪协会单位,深受欢迎。三是借助媒体传播预防工作。有效运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开设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专栏、专页,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采编检察工作新闻,解剖重大典型案例,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析理、以案叙情,着力传播反腐倡廉正能量。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依托检察(预防)门户网站,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预防职权、预防范围、工作任务、预防路径、预防手段方法和具体要求等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实现权力要素、运行程序及预防过程、预防成效等信息公开透明,提升检察机关预防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方便群众和社会监督。四是制作预防专题片。武昌区院专门制作《预防是一种文化》专题片来创新预防手段,丰富工作内容,力求通过对渎职犯罪典型案例的展示、解说,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惩治和预防渎职和惩治以及辖区近年来的预防职务犯罪成果,介绍辖区单位开展反腐倡廉和反腐败工作,交流有关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经验做法,扩大检察机关开展预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加深对履行检察职能的全面认识。此举既是对预防单位所做工作的一次系统展示,也是对预防经验做法的一次全面交流,达到了理想的预防效果。

3.创新四个活动,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说服力。一是广泛深入开展“五进”活动。武昌区院积极开展以“深入反腐败,大家来预防”为主题的“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 活动,坚持“量身定制、一事一策”预防思路,为辖区单位送上丰盛的廉政文化套餐。其活动内容包含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以案说法、进行廉政约谈、预防专题讨论、廉政承诺、法制宣传图片展等,结合行业特点、部门性质,为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办公楼场所醒目位置,统一制作廉政书画图案,配以格言警句,并通过访、问、谈、评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跟踪,确保预防教育效果最大化。二是开展廉政公益海报评选活动。近两年,武昌区院根据最高检的统一部署要求,在全区组织了廉政公益宣传短片、廉政公益宣传海报创作活动,积极借助大专院校的力量,发动广大师生想创意、议主题、搞制作,全区共制作廉政公益宣传短片28部,廉政公益宣传海报214幅。三是开展文化活动传廉。坚持积极配合区纪委举办“清风颂廉”为主题的廉政微博、广播剧、诗歌、小小说创作和廉政文化形象标识征集活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清风正气,传播廉洁理念,凝聚预防正能量。四是加大网上宣传力度。该院开通“武昌检察”武昌检察院官方新浪微博,积极营造网上反腐倡廉舆论氛围。目前,已发布微博三千余条,拥有“粉丝”近万名。通过及时发布检察工作动态,传递预防信息,交流经验做法,解答群众疑问,接受群众诉求,征集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单位: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检察院)

猜你喜欢

武昌区职务犯罪廉政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城市集聚经济、基础教育与人口流动
基于CLUE-S模型的武汉市武昌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四川:评阅“打虎拍蝇”成效
关于地、县级供电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对权力使用的制约”的几点思考
廉政领导力有助于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
榆树支行积极开展廉政风险法制教育 建设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职务犯罪对策选择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