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在《基础会计》课中的创新实践研究

2013-12-23李丹丹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12期
关键词:基础会计技能模块

李丹丹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一、教学现状分析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应用型课程,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拥有一套规范的专业操作程序和方法,计算性和操作性很强。[3]在过去高职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多的是采用传统的以7种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线的学科课程模式。即先注重强调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再注重强调实用性、技能性。这对于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会计知识近乎空白的大一学生,由于在学习中无法接触到企业实际工作情景、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对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工作联系起来,也不能深刻体验到知识对技能的指导作用,因而普遍觉得学习该课程抽象难以理解,难度较大,同时也不明确自己需要形成什么样的职业能力进而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学生对于繁多的需要识记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厌倦情绪,导致学生怕学,教师厌教。

二、《基础会计》采用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的优势

“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它是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原则,由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在教学项目中创设学习情境,通过“教”、“学”、“做”相结合,以实践操作过程引领理论知识学习[1]。

在《基础会计》课程中采用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构建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的技能模块,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实施项目活动,评价项目成果,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拆解融合到各项目实例之中,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在操作过程中训练技能,从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创新实践与应用

1.课程的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将会计各岗位的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上,按照会计日常工作任务分项目组织教学。在课程设计时做到三个“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与工作一体化和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

2.确定教学内容

为贯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确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企业实际情况看,会计工作具有非常明确清晰的流程,都是填制及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及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会计核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同工作流程下,按照岗位工作内容的不同不断进行职业判断并作出账务处理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将课程共设计了5个模块和18个教学项目及36个工作任务。每个项目都针对会计工作过程中的某一具体方面或环节,都有具体特定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培养目标。学生完成所有项目的学习,也就具备了从事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1)分模块

《基础会计》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会计工作流程、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并序化教学内容。本人将课程分为五个技能模块,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模块又下设计若干个项目,共18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又设计若干个工作任务。其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表1。

为了体现知识和技能结构的整体性,体现各组成部分的关联性,本人将联系紧密的几章内容放在一个技能模块,并对其进行了优化整合和结构调整,注重知识的积累、技能的逐步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十章教学内容调整组合为技能模块。如下表2所示。

(2)设项目

项目设置要以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为出发点,将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项目化,每一个项目都应勾勒出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会计》课程各模块的项目设置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3.实施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

基于对会计职业情境和岗位的分析,为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在各项目实施之前,教师根据不同项目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如在进行填制记账凭证项目前,给学生播放填制记账凭证的过程录像,介绍填制记账凭证的流程以及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再发放仿真的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真实的记账凭证,以此创设工作情境。学生在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穿插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操作中体验、应用,在讨论的基础上巩固、提高,用自己建构的知识指导实践,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2)提出项目计划

在教学情境中,教师提出—个或几个项目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项目设计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浅入深,要有层次感。同时,设计项目时要根据会计实训的内容出发,针对实训的过程进行目标的制定,比如:填制记账凭证项目,在学生拿到仿真的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真实的记账凭后,提出三个项目任务:分析经济业务事项引起哪些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

表1 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的模块划分与项目设计总表

这样,学生对每个项目任务就非常明确,任务完成的效果也就很好考核。

表2 教学内容调整组合为技能模块

(3)示范技能

本课程对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设有多个动画操作演示,具体包括24个基本技能动画演示项目和9个基本业务动画操作演示项目。教师示范关键技术,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使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最后理论指导实践。

(4)任务驱动,实施项目计划

这是实施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项目课程要以工作任务来组织,项目中理论知识负载于工作任务,理论的选取必须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础会计》作为操作性很强的一门技术,要强调在“做中学”,可以将知识点设计成一系列任务,通过在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活动中产生对知识的需求。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将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整理归类为若干个具有连贯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师所要教授的知识点穿插在一个或几个典型工作任务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达到渗透理论知识的目的。[2]如在企业的采购业务中,由教师扮演供应商,学生进行采购流程模拟和相关发票、业务单据的填制,编制会计凭证并进行登账,让学生不仅会进行采购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更能理解实际采购业务的操作过程、企业资金的流向、凭证填制、账簿设置及登账要求、错账更正等知识点,把本来分列在几章的知识通过一个工作任务进行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知识的应用。

(5)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在实训结束后对实训过程和项目成果进行总结、反馈,也是引导学生对自己参与项目活动过程及生成的项目成果中所存在的问题、体验与收获产生完整、正确、清晰的认识。项目的评价内容,一是对项目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如计划的合理性,项目完成情况及作品的质量等;二是对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是由教师、项目小组及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确在项目学习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以后的项目学习。

(6)归纳总结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进行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帮助学生明晰完成项目的思路,找到自己知识理论上的不足,掌握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最后将项目研究的经验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提升理论高度,及时归档,为以后的教学准备素材。

四、教学成效分析

1.取得的成效

(1)学生方面:

通过以上这样一个目标明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式的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对项目任务、项目实施需要掌握的知识、项目的综合解决方案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采用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同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在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任务指引下进行学习,更易于明确学习目标,易于理解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求知欲增强了,学习的参与面与参与度提高了。

表3 各模块的项目设置具体情况

我抽取了八个教学知识点,以作业或课堂测验的形式在教学效果上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分析。这八个被检测的知识点是:区分会计要素、编制筹资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生产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编制经营成果核算业务的会计分录、根据简单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格式的准确性、根据采购业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费发票判断业务类型并填制付款支票和收料单。

对八个相同教学知识点的检测结果见下表4。

表4 教学知识点的检测结果表

根据上表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到,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检测平均分高出8.2分,优秀率高出1.7个百分点,而及格率则高出14.7个百分点。及格率的大幅度提高说明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中,通过对根据简单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格式的准确性进行对比检测,优秀率前者比后者高出26.4个百分点,及格率均为100%。而根据对采购业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费发票判断业务类型并填制付款支票和收料单进行对比检测,优秀率前者比后者高出8.3个百分点,及格率高出14.5个百分点。这两点证明了技能模块与项目教学的确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业务类型判断能力上有了较大的突破。

(2)教师方面:

课题和教学的研究使教师的认识、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理念,知识体系和细节更为完善,提高了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及课堂教学的能力,充分认识到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不再是知识的化身、教学过程的主宰,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为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提供各种积极有效的帮助。

2.课程教学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

目前,因教师的知识面和技能水平有限,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合程度不够。而以会计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课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包括对课程项目的进一步优化、教学情境设计水平、实践性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教学组织和监控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工作项目的确立或组织实施往往需要教师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因此,教师要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企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双师型师资人才的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

(2)教学过程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

在开展项目教学时,开始学生都很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个别学生甚至有放弃课题研究的念头。这时,教师应通过鼓励、激励的方法,让学生重新振作起来,让他们体验成功,这样在班里形成一种竞争气氛,可以激励学生做得更好。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形成团队精神,使学生在群策群力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快乐。

(3)课程教学改革成果需要不断总结凝练。

[1]刘春萍.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11(26).

[2]刘萍.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当代教育论坛,2010(12).

[3]刘云珊.试论《基础会计》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考试·教研版,2012(14期).

猜你喜欢

基础会计技能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画唇技能轻松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