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2013-12-23常婧周娅静石海燕胡志勇
常婧 周娅静 石海燕 胡志勇
(山西太原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系 山西太原 030051)
甘草(Glycyrrhiza uraiensis Fisch)又名甜草,属根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胀果甘(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干燥根及根茎。其药用部位,味甘性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是最常用的草药[1-3]。目前为止,对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还没有作详细的研究报道。本文对甘草提取物不同极性成分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对该药材中抑菌成分的分离分析提供参考。
1 器材
甘草(山西中医学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营养琼脂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庆大霉素(海科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E-52型旋转蒸发仪、DHP-8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XFS-280CB自动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BH-Y040型洁净工作台、A600092型电子分析天平。
2 方法
2.1 制备甘草提取物
称取甘草药材500g,粉碎,在75℃时,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经减压浓缩至无醇,并回收溶剂,得总提取物70g。用蒸馏水加热溶解总提取物,置于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等体积的有机溶剂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各种提取物,干燥成粉末,备用。
2.2 抑菌活性分析[4]
2.2.1 药敏纸片的制备
通过打孔机将定性滤纸打成直径为6 mm的圆形纸片,然后通过压力蒸汽灭菌器将温度控制在121℃,高压灭菌20min,室温干燥。分别取0.5,1.0,2.0mg三个不同重量的供试样品,选择合适溶剂溶解,用制备的滤纸片充分吸收样品,室温晾干,备用。
2.2.2 制备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制备:称取36 g营养琼脂,将其置于1000ml烧杯中,并加入蒸馏水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经压力蒸汽灭菌器在121℃、20min高压灭菌,然后倒入高压灭菌的培养皿,液体厚度控制在3~5mm,等待冷却凝固。
液体培养基制备:用天平准确称取0.3g的牛肉膏,1g的蛋白胨,0.5g的氯化钠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后,加热并不断搅拌,用1%NaOH溶液调节pH在7.2~7.4,然后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中经121℃、20min高压灭菌,分装于试管中,备用。
2.2.3 制备菌悬液
表1 甘草提取物抑菌圈活性
用接种环取不同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放入培养箱中在37℃下培养24h,用灭菌生理盐水分别稀释至1×10-5CFU/ml浓度,备用。
2.2.4 测定药物抑菌作用
采用K-B纸片扩散法[5],移取0.1mL稀释好的菌悬液,于培养基中央位置,用涂布器尽可能的涂抹均匀。用无菌镊子夹取已制备好的含药滤纸片均匀贴在培养基表面,阳性对照选用含药量为10μg的庆大霉素细菌药敏试纸。在37℃下,培养24h后,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以mm表示。每种不同含药量的提取物样品对三种菌平行做三次,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3 结果与分析
甘草提取物不同极性成分,以细菌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霉菌作为指示菌进行的抑菌实验,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知,除了氯仿部分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余各部分提取物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正丁醇部分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次之,水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同时,低含药量的各部分提取物几乎没有抑菌活性,增加纸片的含药量,可以增强其抗菌作用。
4 讨论
本研究表明:甘草提取物不同极性组分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霉菌两种供试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且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效果要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好。研究结果有望指导甘草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从而提高拓展甘草的药用价值,更好的开发利用甘草资源。
[1]杨路路,陈建军,杨天顺等.我国西北地区药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料,2013,32(5):27-31.
[2]王兵,王亚新,赵红燕等.甘草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3):215-217.
[3]陈云华,黄明进,王文全等.不同来源甘草药材成分含量及其保肝降酶作用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283-286.
[4]刘晓军,刘铀,陈绍红等.构树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9):113-116.
[5]时维静,路振香,李立顺.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3):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