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3-12-23郑则广
司 琴 郑则广
1.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ICU,浙江台州 318000;
2.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广州 524003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护理服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患者的需求[1-2]。 为此,优化患者的护理措施意义重大。 本研究笔者观察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知道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 年9 月~2012 年9 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61 例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症状和体征;②患者均符合2007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指南》诊断标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3];③患者均行序贯机械通气;④监测患者的呼吸显示频率>25 次/min,行动脉血气检查示PaO2<60 mm Hg (1 mm Hg=0.133 kPa)或PaO2/FiO2<300,PaCO2>50 mm Hg; ⑤患者年龄为30~65岁;⑥患者为小学以上文化,无交流和沟通障碍,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⑦患者和患者家属均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需要配合医师完成的工作,并且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减退或衰竭;②患者患重型精神疾病,无完全行为能力;③患者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 根据有无实施重症专职护理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 组和B 组,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和平均病程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干预方法
A 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和把握准确的吸痰时机、采用半坐位体位并适当将床头抬高30°~40°, 以防止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和细菌移植,B 组患者则给予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步骤如下:一是组建科室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由医院护理部专职护理管理委员会讨论筛选决定科室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员(即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科室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直接领导,由科室副护士长担任组长,3 名专科主管护师组成副组长,上述成员均经过全国危重症专业进修学习;二是小组成员培训:由呼吸机使用经验丰富的呼吸科主任医师和受过呼吸机专业培训的2 名护理专家对小组里的成员进行培训;三是实施质量跟踪督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①使用保护套固定患者口腔的气管插管;②选用0.05%氯己定液每日4 次冲洗口腔,边冲洗边吸引,以防止患者误吸;③每7 日更换一次性呼吸机管路;④每日对多功能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2 次消毒,30 min/次,通风2 次/d,20 min/次,采用氧化电位水擦拭仪器设备,定期对病房的空气进行监测;⑤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机械通气吸痰流程对患者的吸痰效果进行评估后进行吸痰;⑥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员接触患者前后和操作前后均充分洗手或换手套;⑦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员协助患者早期活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如果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 检验,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比较则采用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有创通气时间比较
B 组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短或少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有创通气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比较
B 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3。
表3 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n(%)]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比较
B 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61 例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现:B 组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短或少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6]。 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前先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学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原因、病理生理特点、序贯机械通气概念、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应用范围、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实施的必要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有创和无创通气的指征、序贯通气模式的选择和参数的调节、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知识,同时,对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员的操作技能培训,重点培训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员机械性排痰技术、 吸痰操作流程、呼吸行为训练、无创通气的监测要点、气道安全评估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口腔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的方法、 应用有创呼吸机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的时机选择、安全有效拔管法、气囊压力监测方法等,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②科室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员由医院护理部专职护理管理委员会讨论筛选决定,科室重症专职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直接领导, 在科室重点学习《机械通气》和《危重症护理手册》,同时,重症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在晨间、中午和晚间跟随主管医师查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能够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明显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1] 朱红,叶向红,方红梅.喉癌术后患者人工气道的系统化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39-440.
[2] 邓琼,丽华,汉华,等.门诊系统化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05-907.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指南(2007 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7-16.
[4] 刘敏.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86-889.
[5] Sajjan US. Susceptibility to viral infec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ole of epithelial cells [J]. Curr Opin Pulm Med,2013,19(2):125-132.
[6] Nicholas BL. Search for biomarker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urrent status [J]. Curr Opin Pulm Med, 2013,19(2):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