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高陡边坡沿工作面走向围岩力学特征及上覆岩层运动研究
2013-12-23王俊峰
王俊峰,陈 娟
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材料工程发明审查部,北京 100083
2.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北京 100083
1 概况
从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很多露天开采的矿山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随着露天开采的延伸,剥离费用不断增加,所形成的高陡边坡将给矿山带来严重威胁,造成露天开采成本不断增加,多座露天矿相继开始转入地下开采阶段,如:凤凰山铜矿,铜官山铁矿等[1]。
抚顺西露天矿是多年风化的岩质边坡,岩体由岩块和一系列的不连续面组成的,这些不连续面包括:断面、节理裂隙和软弱夹层等,而岩体的强度取决于岩体强度、不连续面的分布形态和力学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连续面的变形能力是岩块的几个数量级。因此,在研究时忽略岩块的变形,把岩块视为刚体,去研究受不同力学性质的不连续面控制的岩体运动规律,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用到离散单元法,应用软件为UDEC2D3.10。
西露天矿北帮的地质构造特征主要有褶曲构造、断层构造和节理构造,构成北帮的始新世地层都具有相似的节理破坏类型,其层理和两组较发育的节理通常都呈直立[2]。
2 沿工作面走向开挖的动态过程模拟
2.1 模拟方案
数值模拟软件为UDEC2D3.10[3]。设计的计算模型如图1 所示(黑色体为煤)。模型的走向长度600 m ,垂直高度300 m,开采深度-280 m。煤层假设为水平煤层,厚度40 m。距煤层底板80 m 处是40 m 厚的油母页岩,其上部为厚160 m至20 m 不等的回填材料,材料的力学性能见表1。
图1 沿工作面走向岩层分布示意图
表1 模拟结果
本次模拟采用采放高为20 m 的方案,模拟开挖长度为200 m ,开挖推进步距为10m。
2.2.1 位移场特征
1)监测线上的位移特征
模型从开切眼(W1000 处)自西向东开始推进,分别在-220 m 标高煤层顶面、-180 m 标高油母页岩顶面、-160 m 标高回填材料中设置了三条监测线,分别监测竖向下沉位移。每条监测线上取60 个监测点,对应三条监测线下沉曲线如图所示。
图2 标高-220m 监测线位移下沉变化曲线
图3 标高-180m 监测线位移下沉变化曲线
由图2 可知:当工作面沿开采方向推进100 m 时,上覆煤层下沉位移发生明显增加,由推进到90 m 时1.61 m 的下沉量增加到3.40 m ,煤层发生破断。当推进至140 m 时,位移下沉量由130 m 处的5.07 m 增加到7.24 m ,上覆煤层发生周期破断。工作面继续推进到180 m ,岩层发生第二次周期破断,位移下沉量较前两次稍小,达到0.5 m。
由图3 可知,初次破断、第一次周期破断和第二次周期破断仍然分别发生在工作面推进至100 m、140 m、180 m 处。值得注意的是,位移下沉量较-220 m 标高监测线上的位移下沉量有所减小。当工作面沿开采方向推进100 m 时,上覆煤层位移下沉量发生明显增加,由推进到90m 下沉1.13 m 增加到下沉2.30 m ,煤层发生初次破断。当推进至140 m 时,位移下沉量由130 m 处的2.95 m 增加到4.41 m ,上覆煤层发生第一次周期破断。工作面继续推进到180 m ,岩层发生第二次周期破断,位移下沉量较前两次稍小,最大达到0.9 m。最大竖向位移下沉量由11 m 减小到5.98 m。这也说明:油母页岩强度大,有效控制了开采扰动引起竖向位移的向上传递。
图4 标高-160m 监测线位移下沉变化曲线
从图4 可知,当工作面沿开采方向推进100 m 时,上覆煤层位移下沉量发生明显增加,由推进到90 m 下沉0.88 m增加到下沉1.81 m ,煤层发生初次破断。当推进至140 m 时,位移下沉量由130 m 处的2.49 m 增加到3.29 m ,上覆煤层发生第一次周期破断。工作面继续推进到180 m ,岩层发生第二次周期破断,位移下沉量较前两次稍小,最大达到0.75 m。回填材料与油母页岩和煤层同步协调变形。油母页岩顶面的最大下沉量减小为4.5 m。
2)上层覆岩的变形特征
模型从开切眼(W1000 m 处)开始推进,推进步距为10 m。当工作面推进到70 m 时,采空区顶板弯曲下沉较为明显,采空区直接顶在重力应力场及其上覆岩层的作用下,产生向下的移动缓沉带和弯曲、断裂直至垮落,但老顶未发生破断。当工作面推进到100 m 时,岩层局部破坏与冒落,顶板的弯曲下沉更为明显。老顶以梁或悬臂梁弯曲的形式沿层理面法线方向运动,产生断裂、离层。裂隙带由于岩层运动引起采场周围岩体内的应力重新分布,成层状弯曲岩层的下沉,使垮落破碎的岩块逐渐被压实。当工作面推进至140 m 和180 m 时,破断连续发生,并伴随冒落。当开采范围足够大时,成层状弯曲岩层将传至地表,在地表形成引起地表沉陷变形盆地。
2.2.2 上层覆岩的应力场特征
从工作面开切眼开始,采场围岩的最大主应力分布随着开采的推进发生不同的变化。当工作面推进30 m 时,扰动影响的范围不大,此时除局部应力重分布以外,对上覆岩层影响不大。当工作面推进70 m 时,顶板围岩发生破坏,形成围岩松动区,此时的围岩应力显示出层状拱形结构,拱高大约为33 m ,上覆岩层的荷载通过拱形结构传递到采空区两帮。当工作面推进100 m 时,由于顶板发生了破断,说明直接顶已经发生冒落并在较小范围内形成拱形“小结构”。但此时在上层覆岩弯曲带中仍然存在一个拱形“大结构”传递上覆岩层荷载,从而形成围岩的自平衡结构。此时拱形大结构的拱高大约为65 m。工作面继续推进至140 m ,随着跨度的增加,拱内岩体的自重增加,单个拱形结构体无法承担上覆岩层荷载和自重,产生应力重分布形成了两个拱形小结构。影响上层覆岩范围分别达到60 m 和22 m。拱内岩体应力降低,并在重力作用下垮落形成垫层。当工作面推进到180 m 时,左侧的拱形结构体内垮落比较完全,影响到上层覆岩55m 范围,右侧拱形结构体应力处于重新调整中,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3 结论
通过对沿工作面走向的综放面及围岩的离散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不同监测线位移下沉曲线可知:当工作面推进到100 m、140 m、180 m 时,下沉量发生明显增加,说明上覆岩层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产生了破断;
2)上层覆岩的移动是非线形的,距顶板的距离越近,下沉量越大,其余监测点也出现整体下沉的现象。且各条监测点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离层;
3)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覆岩运动范围逐渐扩大。采场上方的裂隙拱由小到大逐渐向上方岩层扩展,并呈现周期性跳跃发展;
4)从工作面开切眼开始,采场围岩的最大主应力分布随着开采的推进发生不同的变化。并形成“拱形”的大结构和小结构以传递上层覆岩荷载和自重。拱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垮落形成垫层。
[1]徐长佑.露天转地下开采[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3.
[2]抚顺矿务局西露天矿北帮边坡稳定性研究[M].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1990,12.
[3]UDEC2D(3.10).User’s Manual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d.Minnesota USA,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