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作业结构性调整

2013-12-23焦爱云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基础性所学布置

焦爱云

高中教育直接面临着高考的检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压力很大,作业繁重.对于本该强调严谨、发散性思维的数学教学,却一味僵化思想,强调结果,使得数学作业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忽视了数学真正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重复作业、机械作业、题海作业,集中布置,题型混杂,批改草率,难以达到通过作业巩固数学知识、熟悉方法公式、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

下面谈谈如何根据数学教学目标,调整数学作业结构,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数学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现阶段的知识并熟练运用,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理性的思维过程,建立起空间数学模型,拓展思维模式,强调灵活运用和创新思考.而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是培养、巩固学生能力的最经常性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学生在亲自操作解答中巩固知识、掌握方法、锻炼思维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用来检查、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必须要靠作业的适当安排,以此延伸和继续课堂教学,完成师生的又一交流.要培养学生严谨、灵活、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思维的习惯,就要通过数学作业进行慢慢地训练与纠正.教师要把对学生的作业要求,“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巩固所学知识和运用所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二、数学作业现状

目前,高中数学作业主要以“多”为主,让学生重复作业、机械作业、题海作业,既挤占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又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反而拖累了数学教学质量.数学作业的题型混杂,没有分门别类,基础性、提高性、探究性题目的难度不一,随意布置,要么过于简单却量多,没有达到练习提高的效果,要么过于困难难以完成,也不能达到提高拓展的作用.

另外,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过于草率,形式单一,方式粗放,没有做到及时地统计与反馈,使得教师缺乏对教学过程掌控和了解,也使得学生难以及时更改错误的方法,转变错误的思维方式.所以整个的作业安排没有一定的体系,缺乏典型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反而存在着重量多,轻质量;重复习,轻预习;重布置,轻批改;重结果,轻反馈的问题,造成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不仅不能起到作业巩固知识.锻炼思维的效果,反而困扰教学的进程,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刻板训练僵化思维,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数学作业结构调整

1.布置方式

教师进行作业布置时要安排合理,不能过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而影响其他科的学习.教师应尽量采用多阶段布置作业,避免一次性作业积压.如可以安排预习作业,事前学生做好预习,勾画重点和不明白的地方,同时做一做简单的题;课堂上也可以做相应练习,可以及时运用、巩固现学的知识,及时做改正;布置课后作业,要详略得当,不可过大增加压力;提供自主作业的形式,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找自己弱项进行训练,或者找开放探究题进行思维的锻炼拓展,深化所学的知识.

2.作业内容

作业布置的内容也要有一定的组合形式和比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技能,并且逐步递进,深化知识掌握方法.可以根据数学的知识分类和思维特点,分为基础性作用、提高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主要关于计算,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等方面,教师可以提出完成的最低量要求,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完成度.这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有利于因材施教,不会耽搁学生过多的时间.对于提高性作业,强调在基础性作业上进行排列组合的变化,将几种知识揉和在一块,进行新的变化,考查综合能力.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完成一个章节所学的理论知识的梳理和联系.探究性作业一般是有难度的、综合性的专题,可以不强制学生必须完成,允许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共同研究解题方法.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齐心合作的学习精神..

3.评改反馈

教师要重视评改反馈这一环节,这既是前一段学习成果的体现,又是后一段教学任务的开始,从评改结果、反馈改正中提取前段教学的失败之处,在后面的教学避免相应错误.对评改进行改善,可以进行学生间的互批,让学生更认真听评讲和分析,同时可以加深印象.也可以采用自我修改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找错,加深印象.对于最重要的由教师讲解,教师要事先作好学生错题的统计,而后及时利用课堂机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评改反馈的良性循环,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基础性所学布置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非所学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对外汉字教学的若干基础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