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013-12-23杨振金
杨振金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益.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即是提高效益的主渠道.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问题化
教学内容的设计问题化,就是将课程中的文字内容、图片内容等转变成内容和问题的有机“链接”,以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调查、实验、合作等激起其问题意识,并从中求解.
1.教学问题设计要“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地引入一些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2.教学问题设计要“悬”
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学问题设计要“巧”
好的提问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设计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潜能.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最优化
1.选择教学方法的最佳效果原则
最佳效果,是指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在一节课内取得最好的效果,达到方法和效果的统一.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有的教师选用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好自身对各种教学方法驾驭的能力,选用那些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教学方法.
2.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原则
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的,因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
例如,讲授法能在短时间内传递信息,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但片面使用这种方法,就会妨碍学生直观记忆能力的发展,不能充分形成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每种方法都有长处和短处,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不能单一化.
三、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化
教师的教学语言力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1.生动形象、富于直观的教学语言
生动形象的语言最能发人深思,最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动手去操作,并从中获得知识.
2.含蓄幽默,耐人寻味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的含蓄,指的是含而不露,教师只引导思路而不告诉结论,不讲本意而进行烘托和暗示,让学生思而得之.教学语言的幽默,是指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科学规范的前提下,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等,使讲授富有启发性.含蓄幽默的教学语言是耐人寻味的,它能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去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
四、教学机智结构最优化
教学机智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沟通思想,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控制和调节教学气氛的能力,重点是把握“教态”、调控“学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见解进行再学习,引导他们找出不同结果、不同见解的关键,调整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和评价.
总之,教师要把自己的意图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路活跃、独立思考,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精心思考:思考是否吃透教材;思考学生的知识基础;思考学习这部分教材时可能存在的问题;用什么方法突破.然后精心设计:怎样开头?怎样指导学生读书自学?怎样启发?怎样设计检测题?最后精心组织:组织课前预习,组织课中听讲、问答、思考、讨论、练习,组织课后巩固、补差、实践活动等.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建构有活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