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
2013-12-23张静
张静
当今世界,知识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更是阔步向前.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如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呢?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是双边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为他们创设获得知识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感知新知识,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然而,我们也会看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会学生知识并能考出优异的成绩作为最终目标.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是把学生当做盛装知识的器皿,只满足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结论的给出.通过满堂灌和题海战术,使学生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题型,学生很可能考试时取得高分.殊不知,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知识,其结果使原本活泼可爱的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不善于研究事物的本质,认不清事物的运动及其发展规律,而是简单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课本和老师给出结论的记忆上,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考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那么,怎样才能是学生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感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练习逐步形成能力,发展纵向、横向思维,让学生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二、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验和动手操作中学习新知识
数学是最讲究创新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活动中开始的,并不断地在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如果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练习,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积极引导他们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去发展他们的智力,以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新知识,动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强化感知,促进积极思维,学会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例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积极鼓励他们去探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由学生亲自参与到这个实验的全过程,最后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这一点尤为重要.
三、积极引导学生在抽象概括中掌握知识,通过已有知
识获取新知识
新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由此可见,使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培养他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形成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在参与中动手、动脑、动口,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通过抽象概括等积极思维得出结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各章节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是事半功倍的捷径,特别是后续课的教学,搞清楚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有哪些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复习,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探索新知识、发现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注重知识训练的梯度,及时巩固知识
初中数学课还是需要进行大量练习的,练习起到巩固新知的目的,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巩固知识是指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持久记忆,这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一个必备环节.通过知识的巩固,学生可以将理解的知识储存过来,并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新知识最重要的就是优化巩固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及时组织练习.同时,教师还要做到因材施教,进行梯度训练,不同的层次学生都能掌握相应的知识.
总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