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013-12-23赵卫强
赵卫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1.课程改革需要教学研究
“新课改”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专业智慧,把这种思想化为现实的课堂教学、教学形态.在理解新化学课程理念、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化学教师应当遵循化学教学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化学课程科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2.研究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教学策略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理论和实践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教学策略离不开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它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的过程是特殊认知的过程,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在化学教学中,教学研究主要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尊重、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3.社会发展需要课堂教学研究
化学与工业、农业、生活紧密联系,渗透到各个方面,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它能够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事实性教学,忽视理论知识教学及思维培养
一直以来,我国化学教学的内容局限于具体的、事实性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化学知识中含有的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忽略了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方法论.
2.忽视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考虑具体的化学知识对未来学生发展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认为化学学习就是记忆元素化学物知识、概念原理和操作知识.学生学习了几年的化学知识,一旦进入实际生活,就把所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在生活中遇到同化学相关的问题,也不懂得从化学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脱离了实际,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有帮助,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
3.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是让学生记住具体知识,简单理解概念和原理,课堂活动围绕着具体知识的讲解展开,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大量练习,获得高分,但缺乏课堂情境的创设.
三、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1.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能够引发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和学术或科学研究相类似的情境,通过师生的对话、互动,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发散了思维.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凸显交往的主体性,表现交往活动的互动性,突现交往效果的整体性.交往的主体性是指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对话的关系.交往活动的互动性是指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生在智慧、身体、态度、情感、价值观、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课堂教学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厚此薄彼,否则会破坏发展过程的有机统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学生发展的自主性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人翁意识,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自觉积极,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能够独立学习知识,寻求发展的机会,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在各种能力中居于核心的位置.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情境、时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要围绕重点和难点;在对有机化合物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体系;在对化学理论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