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2013-12-23沈志勇
沈志勇
在教学中,教师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有众多的期待,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到“教师是蜡烛、是辛勤的园丁”再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和肯定.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重新塑造自己、转换角色可以说已是迫在眉睫.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一、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对每位教师而言是痛苦的蜕变.这种抵触心理是很正常的,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每位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有一位课改专家在描述现在课改现状时,无不担心地说:现在很多地方依旧进行着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教学,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歪曲理解了新课改.为此,数学教师应该尽快适应新课改.
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转变非常重要.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这次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首先,必须接受课改新理念,为失去平衡的心理寻找支点,真正走进新课改;其次,努力建树并在实践中贯彻新理念,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新角色,做有思想、有远见的实践者;再次,参加必要的各类培训,同行间进行信息交流,对先进经验教训及时学习和总结,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
二、改进教学模式
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见打造“人文课堂”是时代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尊重、鼓励、赞赏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或根本回答不出来时,学生最需要被尊重.数学是一种文化,要在保证数学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数学的文化性、思想性、方法性、语言性等,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责任心;充分发挥数学的抽象、困难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求简意识和好奇心.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1.教师要扮演好合作者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合作意味着参与.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改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变“传话”为“对话”,确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能“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与学生合作,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
2.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
教师应充分领悟课标,把握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个核心,精心组织,全面考虑,以学生身份、学生视野去观察、思考、备课,才能体现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才能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组织者角色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境;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在方式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3.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如,当学生在预习和听讲中有一些疑点或者疑问,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习的障碍,越积越多,就会打击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疑”又往往是朦胧的,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此时教师为学生排忧解难的角色就重要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教师要引在关键处、引在抽象概括处、引在知识的联系处、引在加深理解处.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为数学教学突出特色提供了机会和载体.也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理念,大刀阔斧变革的意识和胆识,才能把数学教学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