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楚秦改革成败的当前启示——应对权贵集团的策略最为关键
2013-12-23孙立群
□ 孙立群
进入战国,改革成为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革除传统的贵族制度,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制度。各国纷纷由政府出面,进行自上而下改革,而那些旧贵族、既得利益集团则极力维护传统制度,宣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墨守常规,极力反对改革。改革过程充满了激烈的矛盾和斗争,真可谓你死我活,惊心动魄!
两千多年过去了,今天重温战国的改革历史,不禁感慨良多。战国改革因各国的国情不同,改革家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不同,因而结局也各异,其胜败得失很值得认真研究总结,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李悝双管齐下式改革启示: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总的方面看,魏国改革是成功的。在战国诸雄中,魏国地盘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改革为这个国家注入了活力,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当时,国家强盛则必然发动战争,争夺土地和人口,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都是魏国发动的。
魏国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第一,魏国国君魏文侯任人唯贤,在他身边有一个力主改革的群体。魏文侯任命李悝在朝廷主持变法,同时任用吴起为西河郡守、西门豹为邺令,在地方搞新政,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改革搞得有声有色。魏国改革,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均有改革家主政,这就营造了改革的氛围,形成了改革的气势,反对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弱。与后来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仅凭个人单打独斗相比,魏国的经验值得记取。
第二,改革全方位,相互配套。社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法律改革密切相关,相互依托,不可脱节。魏国改革就做到了这一点。
在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打破贵族垄断朝政的格局,剥夺其官职和俸禄,“夺淫民之爵以来四方之士”。李悝提出,要提拔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食有劳而禄有功”。传统的贵族世袭制压抑人才成长,阻碍社会进步,李悝抓住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废除贵族特权,启用贤能之士,很快见到成效。后来楚国、秦国在改革中,均把此项措施列为首位。
李悝的“识人五法”
居视其所亲——看他平常都与谁亲近。
富视其所与——看他富有时结交哪些人。
达视其所举——看他显贵时选拔哪些人。
穷视其所不为——看他失意时不做哪些事。
贫视其所不取——看他贫困时不要哪些东西。
在经济上,实行重农政策,扶持小农经济,颁布“尽地力之教”,鼓励农民“治田勤谨”。同时,出台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的“平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作为储备,使粮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制商人的投机活动,使农民利益不受损失。
坐落于北京密云中国古代法典广场(也称李悝广场)中的以竹简为造型的《法经》雕塑
法律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法经》,在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三条改革措施看,废除贵族的“世卿世禄”是政治改革,为选拔人才、确立新制度铺平了道路;“尽地力之教”是经济改革,保证了小农经济和生产劳动者的基本利益;而《法经》的制定保证了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得以顺利进行。魏国改革做到政治、经济双管齐下,避免了两者的脱节,因而获得成功。
吴起大刀阔斧式改革启示:搞改革不能只凭热情
吴起在魏文侯死后因内部纠纷来到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与其他国家相比,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把持许多重要职位,而且盘根错节,动弹不得。吴起是一位勇敢的改革家,他分析楚国的局面,对楚悼王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他把魏国改革措施运用到楚国,对楚国的贵族保守势力予以猛烈打击。
吴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条:第一,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规定封君“三世而收爵禄”。即贵族只要传了三代的,一律收回封爵和俸禄、世袭特权。吴起还将居住在京城的贵族迁往荒凉地区。第二,整顿吏治,淘汰冗官。吴起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枝官”,精简机构,还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谗不蔽忠”,“塞私门之情,一楚国之俗”。将省下的行政经费用于训练军队,“要在强兵”。
吴起改革的劲头之大、勇气之足,实属罕见。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恨不得一下子将旧贵族势力全部扫清,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然而,事与愿违,吴起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他变法仅过一年,支持他的楚悼王死去,对吴起心怀不满的贵族、宗室大臣就按捺不住,聚集起来,杀死吴起,并将他车裂。吴起之死是悲壮的,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为改革事业献出生命的人。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式作风也为后人称颂。的确,吴起立志改革的精神值得肯定。在战国,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但吴起的悲剧又告诉我们,搞改革不能只凭热情,还要讲究节奏、策略,还要照顾方方面面,吴起显然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从吴起改革的内容看,基本是在政治层面。政治改革无疑是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国家选人、用人和重要制度的建立。然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中国古代,政治改革多在统治阶层进行,对于老百姓而言实在太遥远了,人民关心的还是生活问题、温饱问题,吴起改革没有涉及与人民利益相关的经济问题是一大缺憾。在当时,不扶持小农经济,不保障农民利益,就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看魏国,李悝颁布“尽地力之教”,西门豹实行“藏粮于民,寓兵于农”,都使农民切实得到了好处,这就使改革有了稳定的社会基础。吴起改革缺少这方面内容,如同一个人缺了一条腿,不可能走得太远。照吴起的思路,只抓政治,不抓经济,只抓军事,不抓民生,再给他几年的时间,国家也好不到哪儿去。
吴起的政治改革也颇有商榷之处。我觉得,他犯了急性病,操之过急,树敌过多。楚国是一个贵族保守势力很大的国家,错综复杂的宗法关系、人际关系,使得既得利益集团树大根深,要想触动他们,扫除他们的势力,必须掌握轻重缓急,从薄弱环节入手,而不能简单草率,必须有破有立。比如,他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三世而收爵禄”,这是对西周以来宗法制度“五世则迁”的重要修改。可以估计,当时爵禄传承三代的贵族一定不在少数,他们执行的是老祖宗定下的传统。而吴起竟断然宣布,从即日起爵禄传至三代者不再下传!贵族丧失了爵禄,要不要给予安置,或者帮他们找个出路?不仅没有,而且“迁往广虚之地”——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实在有些不近情理了。什么事情容易激起剧烈的矛盾冲突?莫过于断了人家的生路,使其生计出了问题。其实,对这些旧贵族可以用缓和的手段和办法,有节奏、有分寸地逐步解决,不要扩大矛盾,不要打击面过宽。而吴起大刀阔斧,不管不顾,使许多并非敌人的贵族利益受到损害,对吴起恨之入骨,最后导致楚悼王死后仅三天,尸骨未寒,吴起就被贵族们杀死并车裂。
以往一些研究吴起变法的学者说,吴起变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吴起对旧贵族的打击不够坚决,镇压不够彻底。我说,非也。是他打击面过宽,办事过于简单粗暴,迅速激化了矛盾。司马迁说吴起“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意为吴起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从性格看,说吴起“刻暴少恩”并无不确之处,这是吴起的性格,也是法家的性格。古往今来,社会矛盾越尖锐越好吗?敌人越多越好吗?吴起的悲剧很值得我们深思。
吴起的人生侧影
▲吴起早年曾因一事无成而被邻居嘲笑。一怒之下,他竟杀了三十多个嘲笑他的人,因此不得不逃亡在外。临走前,吴起咬破手臂,向母亲发誓,不功成名就,绝不回卫国。
▲吴起跟着孔子得意门生曾子学习,过了一段时间,传来母亲逝世的消息,吴起没有回去奔丧。曾子因此厌恶吴起,与他断绝了师徒关系。
▲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君心有顾虑。于是吴起手刃妻子,鲁君不再犹豫,拜其为将。
▲吴起行军途中,看到一个士兵肩上长着疽疮,已经化脓。吴起立即亲自为那个士兵吸吮脓血。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失声痛哭,说“吾儿必死”,因为她的丈夫也曾是吴起手下的士兵,身上生疮,也是吴起为他吸的脓血,之后,他打仗便舍生忘死,战死沙场。今天,儿子又被如此对待,必定也会拼死作战。
▲楚悼王病死,反对改革的人乘机暴乱,围攻吴起。吴起逃进灵堂,趴在楚悼王尸体边,但仍被乱箭射死,有些箭还射中了王尸。楚肃王继位后,下令严惩射中王尸者,有七十多家参与这次叛乱的贵族被灭族。
商鞅环环相扣式改革启示:敢不敢处罚权贵是关键
商鞅与李悝、吴起相比,是个幸运儿,他是在总结了东方改革变法经验教训之后来到秦国的,而秦孝公又有感于秦国落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怀着知耻而后勇的决心向东方伸出了橄榄枝。
商鞅的成功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宣传变法理论,制造舆论氛围。商鞅变法目标明确,就是要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一跃成为军事强国。为此他在朝廷上与守旧官僚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针对保守派“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的论调,商鞅坚定地说:“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作礼,不肖者拘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此话掷地有声,秦孝公非常欣赏,连连称“善”。法家主张“今胜于昔”的进化观点,眼睛向前看,政治观念是进步的。
商鞅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并取信于民,还在南门立一木,有搬至北门者予以重赏,这本来是举手之劳的事,用得着重金赏赐吗?有人搬木,果然赏赐兑现,商鞅这近乎作秀的举动,只为“以明不欺”,为颁布人人遵守的新法铺平了道路。
改革内容全面,环环相扣。商鞅变法内容丰富,涉及秦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化,扶持小农经济;政治上,破除世卿世禄,按军功授爵,将贵族身份的符号爵位扩大化,变为所有人均可获得,条件只有一个,上战场杀敌人,此项改革极大调动了民众参战的积极性,秦国军事力量迅速壮大。应指出的是,商鞅对旧贵族不像吴起那样,剥夺爵禄甚至赶出京城,而是让他们也参加战斗,立功授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种给出路的办法显然比吴起高明。
推进改革必须执法严明,而敢不敢处罚权贵是执法关键。商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典范,甚至对犯法的太子也没有放过,处罚了他的两个老师,在秦国引起很大震动。
罚不讳强大
在新法施行的头一年里,以太子驷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为首的守旧派不满新法,出来捣乱。他们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令。商鞅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决意严惩;考虑到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便以责罚太子的老师来代替。公子虔被责打,公孙贾遭受黥刑(在脸上刺字)。几年后,公子虔再度犯法,商鞅仍没有放过他,对他施以劓刑(将鼻子割掉)。
总之,商鞅在秦国改革的成功,绝不是他个人拼搏的结果,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民众的接受,他的新法在秦国落地开花,大获全胜。史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虽然也因为得罪权贵落得和吴起一样的悲剧下场,但他的事业成功了。自商鞅变法后,秦国走上了崛起之路。经过130多年的艰难历程,秦国由弱变强,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从这点看,商鞅是个英雄,对中国历史有贡献,功不可没。
然而,研究商鞅变法的得失,不可忘记商鞅是把改革的目标锁定在“耕战”二字上,为此,他不遗余力地加强集权统治,肆无忌惮地对民众役使、压迫,实行弱民、愚民政策。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又把秦国的统治模式放大到全国,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公元前206年,仅仅存在了16年的秦帝国就灭亡了,短暂的十几年与在崛起之路行进的130多年相比,形成了强烈反差。从秦朝的国力看,不可能在短时间灭亡。这又是为什么呢?分析商鞅变法改革得与失,也许可以使我们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