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教师最本真的状态

2013-12-23代安荣

中小学德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神坛圣人师德

代安荣

最近,随着新闻媒体不断曝光,师德问题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成都市出台了史上最严的师德标准,教育部也颁布了师德标准讨论稿。师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教师是塑造灵魂的职业,唯有高尚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质的学生。一般而言,师傅品德高尚的人培养出来的弟子才能走正路,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很难培养出品行端正的弟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提到的就是知识和品行这两个基本的要素,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曾几何时,教师被打入“臭老九”行列,坠入社会最底层,没有地位、没有尊严、没有合理的收入,更没有话语权,默默承受着各种生活的不公和待遇。如今,教师从“万丈深渊”的社会底层一下子被高高供奉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神坛上,身居“显赫”位置,成为“万世之师”。教师职业从“冷宫”到“神坛”,这是一个华丽转身,也是一个伟大的突变,更是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尊重和高度重视,这是教育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

但是,目前对教师师德的过度关注却让教师不堪重负。只要是教师,无论你做了任何一件事情,人们都会从教师的角度去评判“你是教师,怎么……”。哪怕教师骂了一句脏话,也可能升格为师德问题。其实,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惧,也有自己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教师不是圣人,而是普通人,甚至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在学校里并不是成绩最好、综合素质最高,大部分教师如我一般都是中等生。因此,不要把教师神化,还原教师为一个平常人,对教师不要太苛责,要求太严、太多。一旦把教师非正常化,教育也将非正常化。当社会把教师“神化”,当教师收入和职业地位以及社会期许出现“心理错位”后,必然会导致教师放任自流,会在某些方面降低要求,从而去做一些本不该做的事来。

教师不是圣人,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松警惕,降低要求。相反,教师更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艺术。当前,很多教师因为工资待遇低,从事“第二职业”,有的甚至本末倒置,忘了“主业”。因此,我们强调教师不是圣人,并不是放纵教师、宽待教师,而是要对教师的这些“铜臭”行为加以约束。

教师不是圣人,但教师一定要先把自己当人。把自己当人,前提是要做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有违师德之事,都不是一个正常的教师该做的。唯有把自己当人看待,才能做正确的事,所言所行才能贴近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才能以知识充实人、以行动影响人、以情感熏陶人,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聚焦师德,教育和社会各界首先要做的是还原教师最本真的状态,以对待普通人的心态去对待教师,让教师远离功利场、远离名利场,让教师做回自然人,让教师能安安静静教书,心平气和育人。

社会各界,不能把教师当圣人看待;教师本身,也不能轻视了自己的身份,要把自己当一回事。唯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正本清源,回归本真的自我。

责任编辑 颜雪梅

猜你喜欢

神坛圣人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非暴力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故宫文化是该走上“神坛”,还是该沐浴“人间烟火”f
电子书跌下“神坛”?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