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消费内需的治本之举

2013-12-20费杰

行政与法 2013年3期
关键词:扩大内需民生

□费杰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当前,美欧等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持续低迷,外需减弱再度考验着中国经济。如果内需不能替补因外需减少而空出的市场份额,不能有效地把投资转化为消费,则将出现产能过剩、债务增加和经济萧条的后果。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点是消费拉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 “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表明扩大内需与刺激消费仍是2013年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由于内需不足长期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从长远角度看,我国必须向消费型社会转变,努力使内需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以抵御和减轻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震荡,从而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扩大内需绝不是靠投资膨胀和重复建设,更不是简单地“救股市”和“救房市”,而应立足于居民主体消费能力的提升,即富民前提下的扩大内需。事实上,也只有实实在在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内消费才能真正旺盛起来,才能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扩大内需的关系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前提条件。内需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这三者的需求共同构成的。居民需求是其最大构成和最本原部分,而企业需求最终是由居民需求所决定的,政府需求更是由居民作为纳税主体来投票决定的。居民的需求必须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有效需求,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必须足已应付其需求的满足。如果没有占GDP比例较高的居民消费能力的支持,则难以真正形成健康的国民经济内需环境,因此,扩大市场需求必须着重提高居民主体的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哪里来?最终还得看老百姓的富裕程度,也就是说,扩大内需的前提应该是实现民富。很显然,如果没有工资等稳定收入的持续增长,没有完善的社保体制,人们就不敢多花钱。也就是说,只有百姓富裕了,才能产生更多的物质文化需求,才有可能扩大消费。人的消费行为是收入的函数,而收入又分短期收入和长期收入。经济学理论认为,短期收入的增加很难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只有提高长期收入的水平,才有可能改变消费行为。因此,必须建立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切实增加人民收入,完善各项社保、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使老百姓既有长期收入的看好,又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会对消费需求的增长发挥决定性作用,从而使扩大内需成为现实。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根本目的。内需作为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强劲增长的动力,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实际上,扩大内需是为了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民生乃民之生计,乃国家兴衰之标志。目前,尚有很多人仍生活在相当低的水平线上,甚至有些人的基本需求还得不到满足。扩大内需首先应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特别是要着力改善社会中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拉动内需不是让人们为花钱而花钱,尤其不能出现为了扩大内需而使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的状况。因此,扩大内需不能脱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语境,宏观层面的经济政策应以微观的民生保障为基本出发点。发展经济和扩大内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不但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正在日益增长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和动态化特征,民生领域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以此为契机,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加大民生投入的规模和力度,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民生乃民之生计,民生连着内需。作为内需构成的两个方面,投资需求是派生的,属于中间需求,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增加消费,因为投资有可能大起大落,消费增长有别于投资的最大优点是平稳。如果真正能把消费激发起来的话,就能够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要发挥消费的作用,就必须重视民生问题。因为民生需求既包含食品、住房、服装和家具等家庭生活需求,又涉及到教育、医疗、交通和水电等公共事业部门,还涵盖了汽车、互联网和手机等大宗耐用消费品及高科技产品,也体现出人们对政治参与、文化享受、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可以说,现阶段的民生需求不单单是物质层面的,而是已上升为精神、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化需求。如果不能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内消费需求就很难持续扩大。换言之,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使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有能力消费,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能拉动消费,还能增加投资,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力争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现阶段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也做出了极大努力。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显示,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等诸方面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已经达到了80.1%,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已充分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生建设的重大成就。然而,受发展不平衡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影响,在许多民生领域,我们仍有不少欠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所盼、所需和所求比以往时期更多、更强烈。目前,我国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还较为突出。

1.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着诸多弊端,不仅教育质量低而且教育有失公平。从基础教育来看,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填鸭似的应试教育现象,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能做习题仿佛成了检验学生和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已渐渐被扼杀在了书山题海里。在高等教育阶段,有些高校学生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锻炼和提升。再加上高校设置的多数专业与社会需求严重脱钩的问题一直存在,造成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而大量工作岗位又没人能胜任的局面。这种重视传播和灌输知识而淡漠能力素质培养的教育很难造就出创新型人才,不但有碍于个人发展,更会影响国家振兴之伟业。此外,农村教育资源明显落后于城市,西部及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落后于东部及沿海地区的现状并无多大改观,由此导致了落后地区群众以及社会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较少。近年来,严令禁止和大力整治学校乱收费的有关规章制度不断出台,但是,以赞助费和捐资助学费等名义出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却从未真正停止,而且行情看涨。据201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小升初”择校费用至少递增30%,[1]令万千家庭苦不堪言。

2.就业领域的主要问题是“供大于求”与“供非所求”并存而导致的就业难。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为9.97亿。城镇平均每年需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300万以上,而且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加。此外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转移就业的约800万—900万人,可以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城镇新增就业增幅自2012年四月至五月份以来逐月下降,尤其是东部地区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从100多个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情况看,用工需求也在下降。[2]既常常出现几十乃至几百名高校毕业生应聘同一岗位的激烈竞争场面,也存在着众多农民工无法适应具有一定技术含量要求的岗位而难以实现体面就业的求职困境。也就是说,除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外,求职者量多而质不优(不只是农民工也包括一些有学历的人员)也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相比,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大多数居民的收入还比较低,而且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037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而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5%,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2.3%,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居民平均工资的增速。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依然横亘着一道道收入 “鸿沟”。有关数据表明: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目前的近1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11年的3.13:1,远远超过世界上2:1左右的一般水平。行业收入差距1978年是2.17倍,目前是4.48倍;全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23倍。如果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于较高的能力素质和较多的贡献付出,是正常市场竞争的结果,也符合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更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因不合理、不合法、不公平的因素而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使得民众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较为强烈。

4.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社会保障实际覆盖率不高。以两项覆盖面最大的保障内容为例,截至2011年底,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数只占到城镇就业人员的58.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仅占城镇人口的61.7%,并没有实现“全覆盖”,[3]尤其是城镇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率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民工群体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仅有8%到20%。在农村地区,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以外,其他方面的保障仅仅覆盖了少部分农民。二是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而且群体间待遇差距过大。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例,虽然各地的情况不同,但多数在月均200至300元的低水平上,以目前的CPI指数,供养标准明显偏低。另外,各地、各群体的社保标准并不相同,尤其是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虽然近年来农村社保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比如现在农村养老保险一年才不过1000元左右,低保一年也只有1000多元,大大低于城市的保障标准。

5.“看病难”和“看病贵”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约7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优质资源又多集中在大中型医院,而经济收益较低的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因投入不足,发展严重滞后,再加上缺少较高水平的医生,难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因此,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群众看病时身心备受煎熬,还要背负沉重的医药负担的局面。据统计,2011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79.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6632.2元。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3,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4]“看病贵”主要缘于:一是药费高。因药品购销秩序混乱,流通环节过多,致使药品价格虚高;受“以药补医”机制的影响,多数医务人员在利益驱使下,给患者多开药、开贵药。二是检查费高。医院本身的“趋利”行为已抬高了检查费,再加上某些缺少公德心的医生还建议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更加重了患者负担。三是报销比例较低。虽然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已达75%,但由于报销目录外用药未得到有效控制,实际报销比例只有50%左右,居民医药费用负担仍然较重。

6.在住房方面,城市中的广大中低收入者和农民工的住房困境问题较为突出。由于住房的市场化改革使房地产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个以投资投机为主导的市场,开发商将购房目标定位于中高收入以上人群,提供较多大户型、精装修房,每年开发的中高档价位项目占70%~80%,并没有把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居住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因此房价被快速抬高。当前,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已远远高出世界银行的权威认定水平,虽然经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房价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仍然高于居民的支付能力与购房预期,大多数中低收入者很难在短期内依靠工资收入来购买商品房。尽管保障性住房已满足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但因保障房房源有限而且申请条件要求严格、手续繁多,所以,仍有很多住房困难家庭未能申请到保障性住房。如果说低收入群体还能寄希望于保障性住房,那么,许多中等收入家庭则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能享受保障房。即使购买了商品房,也主要是通过贷款等方式实现的,要背负着较大的还款压力,既影响了当下的生活品质,又制约着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大的内动力

⒈转变教育方式,全力打造优质均衡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它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要把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改革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制度,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内涵式发展,使“分数崇拜”尽快淡出教育领域,让多元评价得到落实。从幼教开始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和教育,再通过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等教育的不断递进与升华,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现自身才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的不良状况,真正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还要加强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各类学校的普及程度,关注弱势群体,努力实现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教育公平发展,使普通百姓无须付出高额费用就能让子女接受到优质教育,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⒉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并力促高质量就业。要继续鼓励、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开发就业新领域。同时,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稳定就业岗位。要全面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完善创业服务,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及职业培训院校应认真调查、研究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情况,以就业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有关培训部门要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市场对用人需求的变化,并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做到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当然,求职者也应主动练好自身本领,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顺利实现就业。

⒊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两个同步”。收入是影响公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并重申了 “两个同步”的要求,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为此,要从制度上保证劳动收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形成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机制。要建立收入较快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工资性收入,并大力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尤其是要保护和促进居民取得合法的财产性收入。应将个人和企业的总体税负调整至一个更为合理的水平,努力减少居民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出行等方面的支出。同时,要通过消除垄断、改进税收结构、消除灰色区间等多种措施,调控垄断行业、部分企业高管以及社会某些群体的偏高、过高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从根本上遏制并不断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⒋着力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应从构建覆盖城乡居民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保障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还应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以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努力扩大覆盖范围,重点是要提高城镇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率,并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口覆盖面,以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养老风险。还要对不同职业身份者一视同仁,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逐步提高各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在政策设计上要避免造成浪费和形成福利依赖的问题。此外,要努力缩小城乡、区域以及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

⒌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优化卫生资源的规模、结构和布局,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采取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招聘执业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措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执业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能够放心地在家门口、在基层方便、价廉地治好病。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品价格监管,严禁虚高定价。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切实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片面创收的运行机制。继续提高医保报销水平,不断扩充基本药物目录,督促医保定点医院确立合理诊疗路径,严格控制报销目录外药品、耗材的使用,提高基本药物目录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要合理规定各级定点医院使用非报销药品的比例,而且在使用非报销药品时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实行签字告知制度,以保护患者权益。

⒍建立健全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让百姓“住有所居”的目标。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就必须高瞻远瞩,进行顶层设计,建立起制度框架并明确基本的政策取向。从制度入手,不断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加强市场监管,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方政府要立足本地人口情况、土地情况和收入水平等经济发展实际,编制并落实住房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供给结构,重点发展满足当地普通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着力增加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有效供给。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扩大住房保障受益范围,要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人员都有平等机会在一定期限内获得政策性住房,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从而使更多中低收入阶层、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总之,只有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有效刺激消费,才能真正破解内需乏力的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靳晓燕.择校费越收越放肆![N].光明日报,2011-09-05.

[2]赵鹏.用工需求逐月下降未现农民工返乡潮[N].京华网,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10-30.

[3]刘玉红.新型城镇化助社会保障进入“黄金时期”[N].上海证券报,2012-12-13.

[4]光明日报.多管齐下促“减负”.光明网,http://politics.gmw.cn/2012-07-11/content_4525283.htm,2012-07-11.

猜你喜欢

扩大内需民生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基于扩大内需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
论我国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浅谈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个人税收负担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