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主转型中的政治价值重构

2013-12-20刘新圣

行政与法 2013年3期
关键词:冲突民主民众

□ 刘新圣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自外于这个过程。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如何面对从西方输入的自由和民主的政治价值, 如何做到将西方民主价值同本国传统价值结合起来, 并最终形成一种为社会大部分民众所接受的政治价值,即政治价值的重构。我们看到,近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尤其是西方国家所推动的 “阿拉伯之春”,一方面,是大量信奉西方民主政治价值的民众;另一方面,是坚持本国传统政治价值的民众,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表面上,西方民主价值获得了“胜利”,但是,这些国家依然存在出现社会巨大分裂危机的隐患。这就需要我们对政治价值的内涵、特点、结构进行认真剖析, 对承载和体现着政治价值的政治制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政治价值,才有可能避免民主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民主倒退、 民主崩溃等现象。

一、政治价值的涵义及特点

(一)政治价值的涵义

政治学家艾萨克指出:“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不涉及价值,质子和分子无所谓好坏;然而社会科学家却要涉及价值,因为人是道德的存在,所以社会科学家不可避免地要潜心于价值问题,政治科学尤其如此。”[1]由此看来,我们要明确政治价值的概念,需要先了解“价值”这个概念。 国内学者李德顺教授将价值定义为,“所谓价值,是特指主客体关系的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就是:客体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同主体相一致、为主体服务。”[2]价值的这一本质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从客体对主体的关系看,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第二,从价值形成的角度看,价值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三,从价值形成以后对人的意义来看,价值是客体对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意义。[3]价值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讲,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和满足程度。 政治价值就是政治的客体对政治主体的意义和满足程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价值最为突出地表现为生活在政治共同体中的人们对政治现实的认知、判断和追求。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整个客观环境也是不断改变的, 尤其是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为人类所感知,恰如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人类思想的伟大革命一样。 政治价值最常见的形式是人们的政治精神、观念和信仰。这些将成为指导人类政治活动的标准和目标。

政治价值是一种观念和理想的凝结。民主、自由、平等、秩序等等都可以被称为政治价值,它们是一种政治行为和活动的指引和判断标准。但是,这种观点是零散的、不全面的。所谓的政治价值还应该是系统的、一整套指导政治实践的理论和思想。

(二)政治价值的特点

政治价值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描述为一种金字塔结构。 处在最基础位置的政治价值是建立在“安全”的要求之上的。尤其是我们在讨论民主转型与政治发展时, 不能忽视的就是追求民主需要在固定的领土范围内存在一个完整意义的民族国家,存在一个能够保证权力行使的政府,简而言之,即权威的存在。 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完整就不可能存在民主。马克斯·韦伯就现代社会中国家的核心属性进行了经典而且明确的阐述,“现代国家在形式上存在如下基本特点:它提供一种行政秩序和法律秩序,这种秩序体系所形成的权威的有效性, 不仅针对该国的成员,即公民,其中绝大部分的成员资格由其出生地加以界定; 也在很大程度上针对其管辖范围之内所发生的所有行为。这样一种强制关系是以领土为基础的。此外,如今只有获得国家的允许或者指示以后,运用暴力才被认为是合法的……现代国家所宣称的对暴力的垄断, 被认为是其强制管辖权和组织持续性的一个根本特征。”[4]如果人们接受韦伯的论断,就意味着一个组织在成为国家之前, 需要在其领土范围内成功地获得有效的权威。

在这个基础之上,国家才有资格发展和建设民主。“民主”就成为更高层级的价值目标。此时可以视为开始进入民主转型时期。 我们必须承认: 在经济发展之后,民主可能是民众需要的东西。在这个阶段,各种推动民主的思想不断出现,相互激荡。不同类型的政府就需要面临两难的抉择:要么主动顺应潮流,推动改革;要么同各种思想激烈对抗。 从目前出现的许多事件来看,这两种方式的风险都很大,以往的政府都有被倾覆的可能。当然,在这个动荡的过程中,任何内部或者外部的干预力量或者突发事件都有可能使这个过程发生戏剧性的转变。但是,民主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可以认为,当民主的价值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民主的政府形式获得绝对的权威的时候, 民主化的过程即告成功。

在政治价值这个金字塔的最顶端是 “自由”。“自由”可以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政治秩序。“自由”是明显带有终极性的政治目标。马克思在描述理想的共同体时,就将其归结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此处讲的“自由”当然不是完全没有限制的绝对自由, 而是每个人各得其所、各安所得的理想状态。此处的“自由”是以高度的秩序为前提的。这种状态可能只是人们的理想状态,在民主化完成之后,人们必须要面对的就是个人自由、社会力量与政府权威的关系问题。个人、社会、政府如何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下,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以促进共同体的发展,成为此时的核心问题。而我们看到,在很多国家和地方出现了公民参与过热、政府被社会“绑架”的后民主化问题。

二、民主转型过程中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

(一)政治价值重构角度下的民主转型过程

政治价值的重构是否具有共同的方向, 各个国家的民主化是否有类似的模式, 这是面对民主化潮流需要回答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共享某些重要的价值理想;另一方面,每一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的差异,实现民主目标的道路各不相同,而且民主也绝非如西方国家所规定的模式。 在民主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共识包括:⑴现代化的进程势不可挡。这就为某些政治价值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提供了基础。 物质生活的巨大改善导致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寿命的普遍延长, 并且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人们对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强大的差距激发了人类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激情。这种“幸福”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人的主体性的发挥。⑵尽管不能说“民主”、“平等”是唯一的政治价值追求, 但认为这二者不是人类前进的方向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在特定地区存在着对他们而言的独有的政治价值, 这恰如黑格尔在论述民主为什么在希腊盛行的原因。[5]就完成民主转型的国家而言,在实现民主转型之前不能够完全否定其存在民主的因素, 但是力量非常微弱, 占据主流地位的是专制或者威权的意识形态。

以往的政治价值在外来政治价值的冲击之下,会与之发生激烈的冲突,从而实现重构。政治价值重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新的思想的传入,而后形成固定的信仰者, 最后信仰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当前的政治制度进行调整。必须指出的是,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冲突和倒退。各种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否决点”。观念和理想的实现需要某种载体和工具。 政治制度就是保证政治价值得以实现的工具和手段。具体地讲,民主转型就是如何在民主理念的指引下设计和建构具体的政治制度和运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背负着本国的历史和传统向民主的目标前进。 固有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未必是包袱, 也有可能为转型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政治价值为制度设计了一个蓝图,但是这个制度是建筑在以往的政治制度的地基上的。以往的价值和制度在时时塑造着这个新的政治制度的外观和内涵。

(二)制约与激励:政治制度与政治价值的关系

在制度主义政治学中, 被广泛接受的是豪尔的定义: 制度就是在各种政治经济单元之中构造着人际关系的正式规则、惯例、受到遵从的程序和标准的操作规程。[6]埃肯贝里在此基础上将制度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层次。从最为狭义的层次上看,制度就是指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内部的权力分配方式及其所指定的调节冲突的规则;在第二个层次上,制度是指纵向上的中央与地方之间,横向上的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7]

价值具有指导人类行动的功能, 民主的价值要求对原有的体制进行改革, 建立起与民主信念相适应的体制,而在同原有制度斗争的过程中,以往的制度又制约着行动者的行为。 因为制度一旦确立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这个稳定的制度为千差万别的政治行为划定了范围,规定了标准。具体表现在:(1)惩罚的功能。通常表现为正式的法律规章,越过这个界限,就视为“非法”,就意味着政治行为人要为此付出代价;(2)为行为提供一种“预期”。各种制度就像是全体成员和整个国家机器之间的契约,规定了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尽管很多情况下这种关系是不对等的, 这种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对形成行为者的“偏好”有着巨大的作用;(3)提供“资源”。政治行动者生活在特定的制度环境和组织中,他们可以利用制度的有利因素甚至是利用制度的缺陷,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分析了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之后, 不容忽视的是环境对这二者的影响。 现代的民主转型过程大多发生在日益高涨的民主化的浪潮之下, 并且同时要面对在经济和社会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事实, 正是这二者使后发展国家的不同阶层或群体在价值选择上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分歧, 并有可能导致直接的冲突。

三、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价值体系

(一)民主的建设和发展有赖于权威的建立

这种权威最为重要的体现是建立一个能够获得领土范围内绝大多数公民认同的政权, 这个政权颁布的法律和政令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对发生社会动荡的政府而言,政府权威的丧失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威权人物作用下降。本来威权政府的根基一方面来自于威权人物的魅力, 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成绩; 但随着威权人物影响力的减弱或者经济的下滑,脆弱的政权必然动荡。第二,政治体制僵化。民众的思想和要求已经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 以往的政府体制长期不能适应民众的要求。第三,在重大国际事件中的失败。 保证国内利益与融入外部世界的压力产生矛盾,每一国的民众都希望本国人优先发展,但是外国势力的进入往往阻碍了这种愿望的实现。

危机发生的导火线往往是上述因素同民族冲突的结合。近期那些处在剧烈的民主转型过程的国家,之所以出现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分裂,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往的政府没能很好地处理国内的民族、 宗教之间的冲突。 专制或者威权的政治体制对这种冲突采取了压制的手段,民族、教派之间的冲突不但成为爆发危机的导火索。而且,即使是推翻了以往的政权,这种冲突也不会得到解决,反而会越演越烈。这就是为何中东一些国家在建立“民主政体”之后,国内依然动荡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简单依靠选票难以解决这种冲突,反而有可能使这种冲突不断激化。 因为如果按照一人一票的统计,占人口少数的民族将处于永远的劣势。解决这种深藏于民族和宗教内部的冲突, 有赖于冲突的双方通过谈判实现认识上的谅解与共识。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实现这样的目标对刚刚经历了充满暴力的变革的国家来说可谓难上加难。因此,在建立新的政权的过程中, 只有赋予少数民族和教派超过其自身比例的代表性,才能化解这种冲突,从而建立起一个得到国内民众认可的政府。 这个具有权威性的政府的建立为实现政治价值的最为基础的部分——安全提供了保证。

(二)民主转型的新特点要求以往的政治体制形成对自身缺陷的纠错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 民主转型就是政府或国家向社会让渡权力的过程。 旧的政治体制如何适应日益强大的社会力量是每一个政权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民主转型过程中,事态的发展同以往的民主运动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第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我们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传播工具起到了加速器和放大镜的作用。手机、网络、电视媒体等新的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得彼此之间原本没有联系的人们有可能采取共同的行动。第二,民众的自发参与更加突出。在中东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 不再是某一个反对党或者是某一个领袖人物领导民众, 而是民众自发地参与到运动当中。第三,“滚雪球”效应越来越明显。导致旧政权垮台的导火索很可能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件, 但是这足以激起巨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同僵化的政治制度相比,社会力量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活跃性,有时甚至是无序的。稳定性是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特征, 反应的速度很有可能难以适应急剧发生的事件的冲击。 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 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制度必须面对的不仅仅是某种新的思想的冲击, 而是信奉这种新思想的人们所采取的激烈的行动的冲击。 社会力量突然之间的释放让政府措手不及。 在一个没有形成为全社会绝大多数民众接受和尊重的价值观之前, 这样的社会都存在着风险。微小的事件都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激烈的社会运动可以推翻以往的政府, 但并不能建立一个新的让绝大部分民众满意的政府。就此而言,民主的价值就难以实现。

交往方式的进步促进了社会运动的发展, 民众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甚至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面对这种挑战,首先,政府的策略是“防患于未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倚重的是传统价值。一般说来,传统价值都比较注重对秩序的尊重。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能够为大多数民众理解和接受,这对于化解因为某个小事件升级为重大事件提供了保证。其次,通过政治体制的适时调整及时避免出现社会分裂的风险。以往的政府只有将一定的权力让渡给一些在民族和宗教冲突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 才能保证本身的存续。再次,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这种改善不仅是指同以往水平相比的提高, 更是指在分配上比以往更加公平。

(三)在西方政治价值同本国传统政治价值的结合中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价值体系

西方思想的传入是难以阻挡的潮流,但是,西方价值必须“本土化”。在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中,我们看到的是大量民众尤其是青年, 以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为武器,冲击以往的政治制度。这种以外国的现实来批判本国实际情况的思想明显是“非此即彼”的逻辑体现。这种逻辑割裂了本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其结果只能是为更大规模的冲突埋下隐患。

自由和幸福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追求的目标。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在争取自由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就。但是,西方国家的经验不是达到理想的唯一途径。 西方国家的进步是建立在对许多国家和资源的压迫和掠夺基础之上的。目前,处在民主转型中的国家一般都有某些相似的经历。第一,曾是某个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者深受某个西方国家的影响,这为西方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基础;第二,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同以往相比有所提高,但是经济结构单一,民众间的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第三,某个威权人物或者威权政府长期统治。一方面,这些特点会导致政府适应民众要求的能力日渐弱化;另一方面,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会加剧。

要化解这对矛盾,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必须认识到西方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的区别。对权利的尊重,对个人尊严和自由的保证、平等的信念等等是应该借鉴和吸取的。而具体到制度层面,就必须有所取舍。因为某种政治价值的实现方式可能会所有不同。这就需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 如果仅从学习具体制度入手, 无疑是舍本逐末, 而且结果也必然是南辕北辙,实现不了原本追求的政治价值。第二,对传统价值不能一味抛弃,对以往制度不能全部废弃。传统是经过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对本民族和国家有意义的思想,不可能强行隔断,如果一味抛弃,就会适得其反。第三,要做到以上两点,需要政府以改革的勇气、灵活的态度、开放的胸襟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为同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具有最大的权威,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稳定社会的作用。

[1](美)艾萨克.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M].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李德顺.价值新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3]丁志刚.政治价值研究论纲[J].政治学研究,2004,(03).

[4]Max Weber,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Sociology,Talcott Parsons: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New York:Fres Press),1964.156.

[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6]G.John Ikenberry,etc.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19.

[7]G.John Ikenberry “Conclusion: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in G.John Ikenberry,David A Lake,and Michael Mastanduno,eds.,The State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226-228.

猜你喜欢

冲突民主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冲突解脱算法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生态民主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