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云微观点

2013-12-19

检察风云 2013年2期
关键词:先人故里风云

读完杂志社三位编辑的Blog后,再来看看其他编辑对本期话题所发表的微观点吧。诚邀您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检察风云》杂志的官方微博:http://weibo.com/jcfyzz,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jcfyzz,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吴元浩检察风云:

历史遗迹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可识的物理形态,一种是与人和事有关的文化形态。如果我们只识物理形态,这又怎样呢?推掉旧房子,建造新房子。而如果重视文化形态就不一样了,因为任何遗迹都是叙述故事的主体,主体灭失历史就沙化了。没有文化形态的城市尽管光怪陆离,但就像没有雕琢的玉石黯然无光。

@赵进一检察风云:

先人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毁了就永远没了。但不可能凡先人的遗产都得保护起来,尤其是建筑物,毕竟土地资源有限。在城市建设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都要在仔细考量其文化价值与意义后依照法规进行。有些可仿照长江上的张飞庙作整体迁移的办法予以保护。

@程新友检察风云:

越来越多历史建筑与文物在城市化过程中消亡,我们很难想象,再过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我们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多少灿烂的文化遗产!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之中,需要我们保留民族的文化遗产,因为那不仅是建筑与文物,更是人们心中一份永不可追回的记忆。

@刘雨濛检察风云:

你有“大裤衩”,我有“小蛮腰”,我们时不时比较一下城市的电视塔,要么就讨论哪里又在建新“地标”,而这块土地上之前的建筑物也就“英年早逝”了。拆了建,建了拆,久而久之,城与城之间,无特色,无差别,“千城一面”。这可如何是好?那我们就从古籍里面选择一些名人,仿一条街,造一座宅,建成名人故里吧。

@张同舟检察风云:

四年时光都在南京,满城几人合抱的梧桐绿荫使得纵使火炉也阴凉。几年后新闻中看见大批梧桐被拔起在路边等待移栽,灰土漫天,感觉凄凉。一面是旧居故里不断拆,一面是新楼仿古不断造,如同复制的雕梁画壁经不起细细推敲。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如同天平两端,摇摇晃晃却总不见稳。如何解?

猜你喜欢

先人故里风云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窃听风云(九)
从门缝掬接月光
故里山西
探访林语堂故里
梦回故里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商故里大酒店
先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