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考察

2013-12-19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陕甘宁边区边区

● 郭 理 李 辉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在陕甘宁边区的合法执政权,针对边区百姓生活中突出问题,党和边区政府总揽全局,多方举措,从军民温饱、卫生防疫、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着手,改善和解决边区军民的民生问题。

一、实行多项举措,应对生活危机,解决边区军民基本生存问题

(一)调整土地政策,降低封建剥削,增加政府收入

1937年,中共中央洛川会议提出,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改为统一战线性质的“减租减息”政策,并将其列入《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实行。随后,党和边区政府相继颁布关于土地政策的各项指示、规定,明确了实施“减租减息”政策的具体办法,保障了该政策的顺利推行。“减租减息”的实行减轻了地主封建剥削,农民生活改善很大,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边区政府的收入有了保证。

(二)以农业生产为重,提高粮棉产量,发展边区经济

政府鼓励垦荒,推广植棉,发展畜牧业;调剂劳动力,引导农民互助合作,解决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实行政府贷款,开展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开展春耕运动,表彰劳动英模,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党和边区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先后有计划地建立公营工业,奖励私营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发展。这为发展边区经济,缓解生活危机提供了物质保证。

(三)发动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自给自足

1939年,党和边区政府发出开展生产运动的通知,要求“全边区人民及各机关部队工作人员广泛发展生产运动,以达到财政经济上能自足自给”。[1]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边区广泛开展起来。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发展,边区大生产运动也逐步由半自给转到完全自给,农业为主转到以工商业为主要经营方向,由集体劳动为主转到部分人专门生产为主。

(四)实行精兵简政,降低政府支出,减轻民众负担

党和边区政府分三次开展“精兵简政”。精简人员多数下移到县区工作、送去学校或转入生产事业,直接减少了政府人物财的支出。仅边区政府动用民力而言,延安县1941年动员民力60025人,初步精兵简政后的1942年动员民力28493人,减少52.4%;绥德县1941年动员民力74196人,1942年仅动员900人,减少98.8%。[2]此外,党和边区政府通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腐败,达到减轻民众负担的目的。

二、建立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服务,解决边区军民生命健康问题

(一)确立卫生工作方针,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制定基本卫生法规

1937年中央军委卫生部提出开展群众卫生防疫工作的规划。1939年,边区首届参议会通过《建立边区卫生工作,保障人民健康的议案》,号召“发展卫生保健事业,以增进人民健康”。1942年,《解放日报》明确提出“预防胜于治疗”的口号,确立“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同时,为了规范卫生防疫工作,边区先后颁布一系列卫生行政法规和行业技术法规,为解决医疗卫生问题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

(二)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创办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卫生防疫机制

1940年中共中央召开防疫工作会议,成立延安防疫委员会,1941年边区成立家畜防疫委员会,次年4月,边区正式成立“防疫总委员会”,并在区乡村设立卫生防疫小组,以领导基层的防疫工作。与此同时,边区政府努力在中央机关、军队、边区政府三大系统中设立医院、疗养院等服务机构,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一套医疗服务网络。为做好对疫病的预防,边区政府还摸索建立了“事前有预防、事发有报告、事中隔离处理”的现代性的疫病防控机制。

(三)取缔巫医神汉,提倡中西医结合,改变观念落后、缺医少药的局面

边区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造成民众卫生观念淡薄,乡村巫医神汉盛行,党和边区政府坚决取缔巫神的活动。边区于1940年成立国医研究会,提出改良中医中药,加强中西医之间的联系,互相帮助,共求进步。发展中医药事业有效缓解了西药匮乏的状况,中西医的亲密合作,共同防治疾病死亡,也有力保障了边区民众的生命健康。

(四)争取外部医疗援助,发展民间医疗事业,解决医疗人员和经费的不足

自1938年白求恩医生服务队受美加两国共产党派遣支援边区以来,印、德、苏、朝等各国援华医疗服务队先后到达陕北或赴抗日前线,开展医疗服务。此外,边区政府号召群众在自愿原则下,筹集经费,设立医药合作社等民间医疗机构,有效缓解了边区医疗机构有限和经费不足的困难。

三、实施政府赈灾,发展互济备荒,解决边区民众生活保障问题

(一)政府赈济灾荒与群众互济自救相结合,解决灾民生活问题

边区政府于1938年成立下属民政厅的救灾总会,1940年又指示“各县应即组织赈济委员会,切实负责领导与推动赈务之进行”。党和边区政府积极鼓励群众间的互济互助,采取建立义仓、发展粮食合作社的形式,实现群众生产自救和防灾备荒。1944年,边区通过“设义仓备灾荒”的提案,要求各地普遍建立义仓。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

(二)颁布边区法令,鼓励开荒垦殖,安置和优待移民难民

1940年,边区政府制定《陕甘宁边区政府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1941到1943年又先后颁布《优待移民实施办法》、《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等规定。为合理解决移民难民问题,边区政府成立“移垦委员会”,专管移民垦荒,维持垦区社会治安,保证移难民安居乐业。此外,边区政府还在移民难民的住宿、购买生产资料、公共医院免费医疗方面制定了优待政策。

(三)优抚抗日军属,抚恤伤残,提高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

早在1937年,边区政府就颁布《抗日军人优待条例》,详细地规定对抗日将士及其家属的优待事项。随后,边区政府相继通过优待抗日军属的系列规定:1939年通过《优待抗日军人家属》议案,1941年发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3年颁布《新订陕甘宁边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条例》等。优待抗日军属最主要的方式,一是代耕,二是教育,三是帮助建立家务。

(四)关爱老人,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边区政府于1941年6月颁布了《边区养老院组织规程(草案)》,成立边区敬老院,初步尝试由政府来承担群众养老工作。1937年,延安开办的保育院开创了边区幼教事业的先河。1939年,边区政府公布《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大力开展抢救保护儿童的保育工作。此外,边区政府在全区开展妇女放足运动,各级卫生部门对产妇进行卫生教育,增强了广大妇女的健康状况。

四、发展文化教育,净化社会风气,解决边区民众文化需求问题

(一)发展各级教育机构,健全国民教育体系

一是普遍发展小学教育,二是整顿和提高中高等教育。抗战前的边区仅有4所中学,没有大学。在实现政令统一后,边区政府接受旧学校的同时,着手创办新学校。截止1942年,边区办中学10所,各班次42个,学生1828人,教职员209人。从培养效果看,仅从1937年7月到1940年,抗日军政大学有毕业生12000多人,陕北公学毕业6000多人,鲁迅艺术学院有200多人。[3]

(二)采取多种灵活形式,大力发展社会教育

除了沿用早期革命时期开办的识字组、夜校、黑板报等形式实施社会教育,边区政府增开了半日校、民众教育馆,采用突击扫盲、冬学运动的方式,并运用墙报、戏剧、电影、秧歌队、唱歌、说书等民间文娱形式,吸引边区民众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到1945年上半年,不包括冬学在内,各种学习形式发展到3007处,学员30113人,边区农村识字率从1%提高到10%,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种奇迹。[4]

(三)建立文化团体,发展边区文化事业

自1937年底,陕甘宁边区先后创立了文化救亡协会、陕甘宁抗敌后援会、延安电影团、边区文化协会等。这些团体不断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宣传。边区政府还对陕北民歌、陇东道情、秧歌、社火等民间艺术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抗日民主的新内容。革命艺术家们还创作出反映抗战和边区建设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丰富边区民众的文化生活。

(四)查禁烟毒,改造旧式婚姻和二流子问题,净化民俗民风

边区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禁毒机构,颁布一系列查禁烟毒的法规法令,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基本遏制了毒品在边区境内的蔓延。党和边区政府颁布《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和《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等,确立崇尚自由平等、保障个人权利的新型婚姻制度。党和政府还重视对二流子等社会闲散人员的改造,有力地净化了边区的民俗民风,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

五、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

(一)立足民众,坚持为民宗旨是党解决陕甘宁边区民生问题的出发点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5]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到解决边区民生问题与抗战的成败息息相关。为此,毛泽东提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而关心群众生活,关心人民疾苦、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最直接的体现。

(二)发展农业生产,繁荣边区经济是党解决陕甘宁边区民生问题的物质保障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民生问题的解决,其物质基础就是发展生产。具体而言,各根据地广泛组织换工队,短工队,实行劳动互助。在大生产中,大力推行深耕施肥,并积极提倡种植经济作物,搞好各种副业,兴修水利。发展边区各项经济也是当时的重要任务。通过“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保障了边区政府的财政供给,达到减轻民众税赋的目的。这些为解决边区民生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协调战争与民生,“军民兼顾”成为党解决陕甘宁边区民生问题的基本方针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6]抗战时期,党和政府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演变为“军民兼顾”,使之成为处理边区建设和解决民生的基本原则。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民生成功实践,正是较好地处理了这两个任务的关系,取得了良好效果。从服务战争角度看,边区民众积极抗日支前,实现了军民齐心合力打好仗。从保障民生角度看,党政军参加大生产运动和精简机构,有效地缓解了民力不足。

(四)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是党解决陕甘宁边区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战争条件下民生问题的解决有着许多制约因素,为有效化解危机,保障民生,除了力争外部援助,党和边区政府只能依靠军民自己的力量。这一思想广泛地蕴含在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如为增加粮棉产量,党和政府发动军队、机关、学校参加大生产运动,丰衣足食;为解决灾民难民的生活问题,边区鼓励群众互济自救,抗灾备荒;为解决医疗条件匮乏,边区重视发展民间中医药事业,保障民众生命健康等等。

总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全中国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为解决边区百姓生计问题的努力,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将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试验田。这一时期党解决边区民生问题的实践,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生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对当前民生问题的解决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

[1]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162.

[2]雷云峰等.陕甘宁边区史(下编)[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4.87.

[3]王晋林,秦生著.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239.257-263.

[4]宋金寿.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642.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1.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陕甘宁边区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统一战线:杨得志开辟冀鲁豫边区的『秘密武器』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