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分化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挑战及应对
2013-12-19于昆
于 昆
一、问题的提出
阶层分化是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起点,中国开始了从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国家政策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迁、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成员流动的加快以及职业分工的深化,推动着当代中国由一个分化程度低、分化速度缓慢的同质性社会向分化程度高、分化速度快的异质性社会转变。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被冲破,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而且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刚性到弹性,由封闭到开放。
作为社会转型中因社会分工发展和市场机制运行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 阶层分化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便引起了学界高度关注。学者们根据各自的观察和分析视角,以不同的划分标准致力于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研究。代表性的,如陆学艺根据人们占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不同,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1〕李强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将我国社会成员分为四个利益群体,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2〕李路路在参考一些主要的阶层框架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包括权力优势阶层、一般管理人员/办事人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工人/农民阶层和自雇佣者阶层在内的阶层分析框架。上述学界对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现状所作的描述和分析,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划分标准或测量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
社会阶层分化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阶层分化改变了社会资源中分配与占有的关系,使不同社会群体在占有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方面有所差异,这也势必造成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社会心态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一个社会阶层的具体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必然影响和作用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领域,并带来一定的政治后果。社会阶层分化的存在和发展虽然有着内在的合理性,但由阶层分化引发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必然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深刻影响。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研究阶层分化给社会成员带来的变化,以及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二、阶层分化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挑战
社会阶层分化推动了社会结构从身份到契约、由刚性到弹性的转变,促进了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进程。但同时也应看到,由阶层分化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不仅是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非常重要原因,而且直接影响到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一,阶层结构发育不良引发的社会问题,降低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关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学术界普遍认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是最理想的阶层结构。这一阶层结构以中产阶层为主体,富人阶层和贫穷阶层比例都比较小。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强的调节功能和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因而社会最为稳定。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理想状态和运行机制相比,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虽已具备了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要素,但社会阶层结构转型还远远没有完成,按照陆学艺的说法,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即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而社会中间层规模太小。孙立平根据不同阶层所拥有的经济财富和各类资源,提出了“断裂社会”的观点,认为中国目前已分裂为相互隔绝、差异鲜明的两个部分,即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李强则认为,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是一个“倒丁字型”社会结构,“丁字型”结构中的一横是庞大的农民群体,而其他各阶层形成一个大体上是“立柱”的形状。尽管学界对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结构的看法不一,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已成为学界普遍共识。
社会阶层结构发育不良引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是贫富差距拉大。据首部2013年《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尼系数为0.275,而2010年已达到0.438。我国行业之间职工工资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左右;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与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为2007年的23倍。〔3〕二是层间矛盾突出。当前,层间矛盾以城乡矛盾、地区矛盾、劳资矛盾、行业矛盾、干群矛盾等形式体现出来,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三是群体性事件频发。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发群体性冲突,已威胁到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主张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上述问题的存在,必然削弱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引发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
第二,底层社会群体相对剥夺感的增强,弱化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对剥夺感是美国社会学家S.A.斯托弗(S.A.Stouffer)最先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个体或群体在与参照个人或群体进行比较后,对自身相对状况所持有的态度,如果比较的结果是自己处于较低地位,他们就会有“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前,尽管当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富裕程度都很低,但由于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等原因,社会成员并没有明显的不公平感。然而,随着阶层分化的加速,以经济地位为核心逐渐取代政治地位为核心的分层体系,使社会成员在个体层次上,个人政治地位或升或降,收入或增或减〔4〕,进而使社会成员的异质性日趋增强。伴随贫富分化的逐渐拉大,我国社会中开始出现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底层社会。底层社会主要由贫困的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城市中以下岗失业为主体的贫困阶层。〔5〕另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显示,“新底层社会”呈现扩大化趋势。很多未就业的大学生、知识青年、城市被拆迁户等等也被人们看做底层中的一员。〔6〕底层社会群体处于财富、教育、权力等多种资源配置的劣势位置,加之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地位不对称、腐败现象滋生、向上流动艰难等问题的存在,自然会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对底层社会群体而言,他们更容易把自己地位的下降和自身的境遇归咎于改革政策的结果,进而萌生强烈的反社会情绪。
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在于其理论的深邃或者体系的完整,而是在于它始终体现的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7〕底层社会群体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实际上与社会底层的权益受损以及期望与现实的反差有关。一旦他们认为自己的现状与马克思主义谋求最广大民众根本利益的价值追求不尽一致,就会逐渐失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并进而对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产生质疑。
第三,阶层分化带来的价值观念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既是对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和发展状况的反映或论证,也是对人们理想中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期盼。因而,社会结构特征的变化及其多样化,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社会价值观念的结构性变化和多样化,表现为新的价值观念的不断出现。”〔8〕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不断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地位、社会角色、职能分工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明显。由于社会分工、所处地位、利益取向、教育程度、认知能力不同,不同社会阶层各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即便是同处一个社会阶层,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也因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而有所差异。加之受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态势。如:新的社会阶层趋向于市场经济价值观念,崇尚竞争和效率,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改革进程中利益受损的产业工人、农民以及城乡失业者、半失业者等群体,则留恋传统计划经济的价值理念,更多主张人人均等、社会公平;知识分子作为引领社会思潮发展的阶层,逐渐打破了原来的主流意识形态束缚,极力推崇“民主、自由和平等”思想。〔9〕
多样化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创造活力,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人们总是根据最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最大价值进行选择,必然带来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价值观念的冲突。同时,多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碰撞,人们往往在多种选择面前失去价值判断标准而产生迷茫心理。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涌入,各种非主流价值观念逐渐被很多人接受和推崇。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三、阶层分化视阈下马克思主义认同问题的消解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思想基础。面对阶层分化给马克思主义认同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应对。
1.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的和谐稳定、民众的共同富裕,离不开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只有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才能消除因阶层结构发育不良而衍生的矛盾和问题,进而赢得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主体——民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和支持。要通过加强政策调控扩大中产阶层的比重,以发挥中产阶层“稳定器”的作用;要通过增加就业、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缩小社会中下阶层群体的比例;要保护社会流动机制,拓宽社会流动渠道,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
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真正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取信于民。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全体公民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要加快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要从顶层设计着力,通过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充分保护社会各阶层的合法利益;要加大各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协调力度,统筹兼顾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逐步缩小各阶层间的贫富差距。
3.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执政党只有始终把民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社会各阶层民众,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中、下层民众,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民生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但不可否认,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民众的脉搏,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4. 加大弱势群体扶持力度。底层弱势群体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只有从根本上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活,才能凝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出台有关政策,对弱势群体在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事业方面实行特别援助;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弱势群体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资金投入;三是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积极构建服务体系,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四是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救助、就学救助、孤儿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实现社会救助从生存保障向生活保障转变。
5.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多样化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动员下,多样化的价值观念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观念向制度转化,以制度的刚性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
〔2〕 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A〕.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0.
〔3〕报告称我国贫富差距正扩大逼近社会容忍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9/15/c_123719153.htm.
〔4〕 韩树军.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分层与平等意识〔J〕.学术论坛,1999,(5).
〔5〕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下的底层社会形成〔A〕.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44-348.
〔6〕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超过九成受访者认为底层公众有扩大趋势〔J〕.人民论坛,2010,(19).
〔7〕 袁铎.从政治合法性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当代重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4).
〔8〕 陈光金.当前我国若干重大社会结构变化与结构性矛盾(下)〔N〕.学习时报,2007-12-24.
〔9〕 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