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发区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形态及龋病患病状况调查
2013-12-18刘怡杰王颖吴孝楠王萌赵秀兰荣文笙
刘怡杰 王颖 吴孝楠 王萌 赵秀兰 荣文笙
[摘要] 目的 了解大连开发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形态和龋病患病状况,探索第一恒磨牙窝沟形态与非成洞龋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大连开发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形态和龋病患病状况。窝沟形态包括深度和着色情况,龋病的检查参考ICDAS标准分为成洞龋和非成洞龋。结果 总调查样本量
1 160人,第一恒磨牙成洞龋患病率为19.1%,龋均为0.31,城乡、男女、不同年龄组患龋率和龋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成洞龋患病率42.1%,龋均0.86,农村儿童龋均显著高于城市儿童,女生龋均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龄组之间龋均无统计学差异。44.7%的人第一恒磨牙有深窝沟,非成洞龋的患病率随着窝沟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大连开发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的非成洞龋患病率和深窝沟率均较高,窝沟深度与非成洞龋之间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 儿童; 流行病学; 龋病; 窝沟形态; 第一恒磨牙
[中图分类号] R 780.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6.008
第一恒磨牙不仅是行使咀嚼功能的主要力量,还是形成正常咬合关系的关键,保护第一恒磨牙至关重要。第一恒磨牙在恒牙中萌出最早,且窝沟点隙多而不易清洁。研究[1-2]表明第一恒磨牙的龋病患病率居全部恒牙之首。窝沟点隙的结构有利于菌斑的形成和滞留,是龋病易发部位。为了解大连开发区儿童第一恒磨牙的龋病患病状况及窝沟形态与龋病的关系,本研究于2010年6月对大连开发区7~9岁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为龋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信息。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连开发区共有20所小学,其中二、三年级7~9岁的学生共5 559人,男、女生分别占52.4%、47.6%,7、8、9岁学生分别占19.6%、51.5%、28.9%。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将20所小学按学校规模划分为三层,第二阶段从每层中随机抽取一所小学。对入选的3所小学的二、三年级7~9岁全部学生进行口腔检查。
1.2 样本量计算
根据对率做抽样调查的样本量计算公式:N=
(Uα2pq)/δ2,Uα=1.96≈2,容许误差不大于10%,δ=
0.1p,同时根据文献[3-4]假设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为26%,算得最小样本量为1 139人。
1.3 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在学校进行,学生先刷牙,然后躺在课桌上接受检查。参照《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的检查方法和标准[5],用带光源口镜和CPI探针检查第一恒磨牙的龋病患病状况。参考ICDAS(Internatio-nal Carie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标准[6],将龋病分为非成洞龋(D1-2)和成洞龋(D3-6),检查各牙面的龋病患病状况。对ICDAS标准稍作改良,用棉签擦干牙面代替用气枪吹干,当无法确定病变阶段时用激光荧光龋诊断仪DIAGNOdent(KaVo公司,德国)辅助诊断,标准详见表1。同时检查无龋和有非成洞龋的第一恒磨牙面、颊面和腭面的窝沟深度及着色情况,将上颌第一恒磨牙分为面近中窝、面远中窝、腭沟三部分,下颌第一恒磨牙分为面窝和颊沟两部分。窝沟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度:窝沟浅而平,可见窝沟底部的为浅窝沟;窝沟深而窄,不能见底部的为深窝沟;处于二者间则为中度窝沟[7-8]。上颌第一恒磨牙面的窝沟深度取该牙面近、远中窝的最大值。窝沟着色以视诊为主。记录受检者的龋齿及充填情况,充填情况用龋补充填比表示。
1.4 质量控制
本次调查有2名检查者,均为口腔医学院毕业、临床工作经验2年以上的医生。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和检查者之间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大于0.8。调查过程中每天从受检者中随机抽取5%儿童进行复查,检查者自身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大于0.8。调查数据由专人核查录入。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患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龋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设为0.05。
2 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资料
本次抽样调查入选的3所小学二、三年级7~9岁的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口腔检查,样本量为1 160人,男、女生分别占53.7%、46.3%,7、8、9岁学生分别占25.9%、47.7%、26.4%。样本与总体的性别、年龄构成比类似,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 龋病患病状况
第一恒磨牙成洞龋的患病率为19.1%,龋均(D3-6FT)为0.31,城乡、男女、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患龋率和龋均均无统计学差异。非成洞龋的患病率为42.1%,龋均(D1-2T)为0.86,农村儿童龋均显著高于城市儿童(t=-4.21,P<0.001),女生龋均显著高于男生(t=-2.16,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龋均无统计学差异(表2)。
不同牙面成洞龋的患病状况不同,下颌第一恒磨牙面患龋率最高,其次为上颌第一恒磨牙面和下颌第一恒磨牙颊面,各牙面患龋情况见图1。
第一恒磨牙的龋补充填比为19.4%,城、乡分别为31.9%、8.3%,城市显著高于农村(χ2=18.85,P<0.001)。26.4%的人至少有一颗牙做过窝沟封闭,其中城市39.7%,农村13.7%,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01.07,P<0.001)。
2.3 窝沟形态
44.7%的人第一恒磨牙有深窝沟。其中女生为48.2%,男生为41.6%,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χ2=
5.17,P<0.05)。
深窝沟最常见于下颌第一恒磨牙面窝,占40%,其次为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面远中窝、面近中窝,分别占17.2%、11.6%,三者间有统计学差异(χ2=237.62,P<0.001)(图2)。
窝沟越深,着色的比例越大。随着窝沟由浅至深,着色的比例分别为20%、44%、60%。
2.4 窝沟深度与非成洞龋的关系
1 160人中,共检查7 768个牙面,1 022个牙面有深窝沟,其中52.8%的深窝沟伴有非成洞龋。非成洞龋患病率随着窝沟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深度窝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2 047.21,P<0.001),详见表3。
3 讨论
目前多数龋病流行病学调查都采用成洞龋作为诊断阈值,事实上,成洞龋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多数处在非成洞阶段的龋损都被诊断为无龋。随着对龋病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检测非成洞龋的重要性。学者[9]指出,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只记录成洞龋已经过时了,应该同时记录龋病的非成洞阶段。在实施口腔公共卫生项目时,诊断标准的选择应与项目目的相适应,应将龋病区分为成洞龋和非成洞龋,并考虑龋病在牙体硬组织(包括釉质和牙本质)上的发展进程。
ICDAS标准是由一个国际龋病专家研究小组在2002年提出的,吸取了现有的不同诊断标准的优点而综合成为一个标准的龋病检测和评估系统[6]。它将龋病分为0~6级,从脱矿引起的釉质早期改变到广泛的龋洞,清楚详细地展现了龋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进程,在短期评价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时有明显的优势。另外,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诊断阈值,包括龋病的发展阶段(非成洞龋和成洞龋)和严重程度(1~6级)。研究表明运用ICDAS检测冠龋的有效度和可靠度均达到要求[6]。
ICDAS标准要求用气枪吹干牙面,本次调查用棉签擦干代替了气枪吹干,由于擦干所造成的牙齿脱水程度小于吹干,因此,为减少漏诊,对于经视诊诊断为深窝沟和非成洞龋的牙均测定DIAGNOdent值。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非成洞龋在牙面湿润时没有任何表现,而擦干后却可见釉质浑浊或变色。DIAGNOdent龋诊断仪在诊断上有良好的有效性和特异性,重复性也较好[10]。相对于空气压缩机和三用气枪,棉签和DIAGNOdent便于携带且操作方便,更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是由于不能吹干,部分非成洞龋损可能无法查出,本次调查非成洞龋的患病率可能存在被低估的情况。
国内关于7~9岁年龄组人群第一恒磨牙龋病患病状况的研究较少,且调查阈值均为成洞龋。程睿波等[3]研究表明,沈阳小学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为19.6%~35.2%,龋均为0.31~0.62。王春风等[4]研究表明,怀化市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19.24%~
31.42%,龋均为0.59~0.87。本研究中,大连开发区儿童成洞龋患龋率为19.1%,龋均0.31,低于上述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显著高于上颌,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与该牙深窝沟发生率高有关[3-4]。本研究还表明,非成洞龋的患病率较高,为42.1%,即近一半儿童的第一恒磨牙都存在早期病变,而这些病变没有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进而发展为成洞龋,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将会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临床工作的压力,因此这部分龋齿是防龋工作的重点干预对象。
本研究调查显示,女生非成洞龋的患病率及龋均都高于男生,国内很多研究也证实儿童恒牙患龋率女生高于男生[2-3],以往多认为原因与女生恒牙萌出早、爱吃甜食有关,而本次研究发现女生第一恒磨牙深窝沟的发生率高于男生,提示男女生牙齿结构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女生龋病患病率及龋均均较高,但这仍需进一步研究。
窝沟点隙有利于菌斑的形成和滞留,尤其是深窝沟无法用牙刷有效清洁,是龋病的好发部位。本次调查证实窝沟点隙多的牙面(下颌面及颊面,上颌面)的患龋率显著高于其他牙面,同时有深窝沟的牙非成洞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浅窝沟和中度窝沟。窝沟越深,着色比例越大。研究[11]证实仅窝沟严重着色(深褐色或黑色)的可疑龋,经X射线和组织病理证实均已是早期窝沟龋。大连开发区儿童中有近一半的人有深窝沟,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窝沟龋。窝沟封闭预防龋病和治疗窝沟非成洞龋的效果已得到证实[12-13],但尚未得到有效普及,本次检查1 160人中仅有26.4%的人做过窝沟封闭,且城乡差距显著,这提示今后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并建议将窝沟封闭作为口腔公共卫生项目来推广以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本研究表明:大连开发区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中深窝沟发生率较高,非成洞龋患病率高,窝沟深度与非成洞龋间存在相关性,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冯靳秋, 沈庆平, 曹新明. 上海市12岁儿童患龋状况调查分析[J]. 口腔医学, 2010, 30(10):618-620.
[2] 齐小秋.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93-95.
[3] 程睿波, 张晓芳, 刘淑杰. 沈阳市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调查分析[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4, 14(2):88-91.
[4] 王春风, 熊正南, 彭彩刚, 等. 怀化市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调查分析[J]. 广东牙病防治, 2010, 18(3):135-137.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M]. 4th ed.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39-46.
[6] Ismail AI, Sohn W, Tellez M,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Carie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ICDAS):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measuring dental caries[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7, 35(3):170-178.
[7] Bader JD, Graves RC, Disney JA, et al. Identifying children who will experience high caries increments[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1986, 14(4):198-201.
[8] Sánchez-Pérez L, Golubov J, Irigoyen-Camacho ME, et al. Clinical, salivary, and bacterial markers for caries risk as-sessment in schoolchildren: a 4-year follow-up[J]. Int J Paediatr Dent, 2009, 19(3):186-192.
[9] Pitts NB, Stamm JW.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Workshop on Caries Clinical Trials (ICW-CCT)—final consensus sta-tements: agreeing where the evidence leads[J]. J Dent Res, 2004, 83(Spec C):C125-C128.
[10] Ba?eren NM, Gokalp S. Validity of a laser fluorescence system (DIAGNOdent) for detection of occlusal caries in third molars: an in vitro study[J]. JOral Rehabil, 2003, 30(12):1190-1194.
[11] 谢毓秀, 吴奇光. 窝沟龋的早期诊断[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1, 19(3):158-160.
[12] Griffin SO, Oong E, Kohn W,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sealants in managing caries lesions[J]. J Dent Res, 2008, 87(2):169-174.
[13] Borges BC, Campos GB, da Silveira AD, et al. Efficacy of a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in arresting dentin non-cavitated caries: a 1-year follow-up, randomized, sing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Am J Dent, 2010, 23(6):311-316.
(本文编辑 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