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2013-12-18聂勋伟

重庆与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数字中职教学模式

聂勋伟,钟 勤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重庆 401336)

伴随着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及数字媒体产业飞速发展,我国不少高校已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

然而数字媒体产业现实发展中,还需要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由此应运而生,但也遇到重重困境。王犹建[1]认为,中国传统的职教教学模式为“三段式”,即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理论学习为中心,课堂以教材为中心,老师教学实施以大纲为中心,学生素质构成以专业理论为中心,理论教学占80%以上,实习实训不及20%。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教学模式的传统化更是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那么,如何提高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的有效性?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有效课堂模式有哪些呢?由于我国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起步极晚,还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因此,本文借鉴国外数字媒体教育及我国高等学院数字媒体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成果,结合中职数字媒体教育实际,进行探析。

一、教学模式概念的发展

“教学模式”一词最早由美国的学者韦尔和乔伊斯等人提出。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2]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教材选择、提高教学活动的一种模型或计划。西尔维亚·法纳姆·迪戈蕾[3]在研究教育心理的基础上,将教学模式进行了分类,即行为模式、发展模式、学徒制模式,并指出无论是在实验室研究的设计、课程指导的重新整理还是共用体的非正式练习中的各种教学项目,都可以被归类于他所划分的三种相互不兼容的教学模式之中。

20世纪50年代末,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国外著名的有赞可夫的“一般发展”模式、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模式、布鲁姆的“接受”模式、罗杰期的“非理性”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模式、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模式、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凯洛夫范例教学模式、赞可夫的一般发展教学模式,等等[4]。这些著名的教学模式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国外的教学模式与理论,在实践教学理论基础上形成“四维-双层-感官”教学模式。以学生和教师为两大主体,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将其分为“流水型”、“流沙型”、“扬尘型”、“原石型”四类,从而实行过程控制。司俊娜等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准确地接受自身感兴趣的知识点和技能,从而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纳知识。

教学模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演变成的各种形式,均离不开以专业个性为前提,以人的能力为中心,以达成教育为目的,因此教学模式具有共同性与个体性、沿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二、国内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及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在我国尚属起步期,以大学及高职为主,中职尾随其后。数字媒体发展迅速,为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相匹配提出较高要求。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与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不同的,但是其教育模式有诸多可以借鉴之处。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着重于解决“教”与“学”以及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倾向于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

吴小霞[5]等认为,BTEC(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教学模式侧重于职业能力和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变教为学,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此教育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

李维勇[6]提出“抛锚式”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综合了当前三大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体现了三大转变,即由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王犹建倡导复合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线,构建教师导学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三位一体的复合式教学模式。

马小强[7]则提出参与式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是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车间与教室、教学与生产、老师与师傅、考核与评价等融为一体,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BTEC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复合式教学模式及参与式教学模式并非单纯的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的前提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基础之上,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应该说,这几种模式的合理利用,是较为符合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这一特征的。

(二)倾向于培养学生专业实作能力

目前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多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形成了由理论教室、专业实训室、企业实训基地和理实一体化教室等构成的专业教学体系。但是,不少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设计题目陈旧,与理论结合不够紧密;有的学校重视实作,但又使学生陷入注重钻研实验工具、缺乏理论指导的纯工程性训练这一误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专业教育过于理想化,与社会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

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定位为培养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更注重实践教学,模块式教学模式就倍受重视。邓桂清[8]提出,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设计模块中,既重视理论教学,更突出动手能力,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提高学生市场意识和实践能力。

李小苓[9]认为,实践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并形成相对独立体系,实现早切入、层次化、模块化的多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分集中实训用拓展实践,在实践教学模式中还应健全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王万良[10]提出按照“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他所提出的这一观点于中职数字媒体教育同样适用。

郑春辉、陈月华[11]提出,实施模块式教学模式,需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须、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狠抓基础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对课程设置科学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正逐渐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主流模式。王春辉[12]认为衡量一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学生实践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正好能达到这一目的。罗祥远[13]指出,在这种课程设计下,强化了学生实践教学、企业观摩教学、案例教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企业要求的能力。

淮永建[14]倡导“案例驱动”教学模式,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划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作品创作、公司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以上几类教学模式共同特点在于突出实践,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中职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培养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还需潜移默化理论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反思能力。

(三)强调分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分层次人才,既可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加强针对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郭蔓蔓[15]将数字媒体艺术分为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平台的艺术创作,二是基于各种传统艺术平台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她认为对学生可分向化培养,在加强实践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艺术素养、创意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燕、邹霞[16]提出“走班式分层”教学模式,指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各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实现个性教育,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素质教育目标。

实施分向化、分层教学培养可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走班式分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有与之匹配的考核制度,要注重过程控制以及对学生实效的观察,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强调团队合作

数字媒体行业,既讲分工,更讲合作,因此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模式应用中也是重要的一环。

项目教学模式既有独立学习,也讲协作学习,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一种经典教学模式,也是当今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法。孙妍[17]认为在项目教学模式采用过程中,还可使用多种教学组织方式,促使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进步。史丽霞、刘荣福[18]提出了模块化项目教学模式。多年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专业课程模块化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

“工作室”教学模式同样也是注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模式,并在不少中职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得到尝试。“工作室”源于西方艺术创作领域,而“工作室”教学模式则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21世纪,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以“工作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有了更新的内涵。张成霞、付宁[19]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载体,强调团队合作,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道德意识。章洁[20]认为“工作室”教学模式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通过实际项目使学生取得经验,了解工作过程,是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

“工作室”模式注重培养团队合作和实践经验。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科结构的特殊性,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特别强调协作与联系、多元与个性、和谐与整体等理念,并常与项目教学模式相辅相成,是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办学探索的重要方向。

三、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效果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数字媒体行业对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有以下看法:

(1)实践经验欠缺,在校期间的学习不能与工作实际完全结合,有时甚至需要再培训;

(2)稳定性差,公司花费人力、物力培养后,他们往往另择高就;

(3)职业规化能力差,职位定位不清晰,职业素养、沟通协调、团结合作等方面较差。

(4)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

(5)知识结构欠缺,提升技术能力困难。

(二)改进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堂教学的建议

从上述5点中,可看出中职数字媒体课堂模式改革任务任重而道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力求掌握数字媒体行业发展趋向及新要求;

(2)综合利用行业及校内多种教育资源,提升数字媒体教育者总体技能水平;

(3)把握学生特点,合理划分数字媒体子专业,实施分类教学;

(4)在以上3点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科目,有的放矢,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模式,满足数字媒体行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1] 王犹建.产学研合作,构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教学论坛,2010(5).

[2] 佚名.构建优化学习方式下的教与学模式研究[EB/OL].[2013 -03 -10].http://wenku.baidu.com/view/7cc1396fa45177232f60a2f5.html.

[3] 朱丹丹.从新手到专家的三种核心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启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

[4] 司俊娜,段飞.“四维-双层-感官”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理论探析[J].群文天地,2012(16).

[5] 吴小霞,王珑.借鉴英国BTEC教学模式,加强职业素质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6] 李维勇.浅谈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7] 马小强.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17).

[8] 邓桂清.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2).

[9] 李小苓.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

[10]王万良.软件与艺术融合的数字媒体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11]郑春辉,陈月华.数字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1(4).

[12]王春辉.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9).

[13]罗祥远.高职数字媒体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09(9).

[14]淮永建,王立臣,韩静华,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9(19).

[15]郭蔓蔓.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影视制作,2008(6).

[16]高燕,邹霞.论走班式分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3).

[17]孙妍.项目教学法在《网页制作》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0(9).

[18]史丽霞,刘荣福.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模块化项目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2(1).

[19]张成霞,付宁.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刍议[J].职教论坛,2012(23).

[20]章洁.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J].广西轻工业,2010(12).

猜你喜欢

数字中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答数字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数字看G20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