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京港两地青年交流

2013-12-18黄永光

北京观察 2013年9期
关键词:两地香港交流

文/黄永光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香港信和集团执行董事

我们相信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透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京港青年交流一定会开创新局面,两地青年一定能为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社会中坚力量和宝贵资产,是国家与民族的的未来。培养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报效祖国的意志品质,掌握高新科技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青年的长远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非常重要。特别是增加跨区域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青年加深国情和世界的了解,引导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来,香港一直都是世界闻名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自由港,被誉为“东方之珠”、“动感之都”。它的成功有不少值得内地学习借鉴的。但是近年,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香港的地位不断受到各种挑战。而同时,内地近30多年来迅速崛起,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对香港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特别是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其丰富的社会资源、优越的产业环境,顶尖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以及豁达、坚强、包容、乐观的民众,对香港也有良好的启发和帮助。

随着北京和香港两地各自快速的发展,随着京港两地交往合作联系日益密切,双方出现共依共赢的新格局。为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开创更美好的明天,很有必要进一步拓展京港青年间的交流互动。这对于增强两地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培养两地高素质人才,共圆“中国梦”,极为必要。

近年来,在参与推动香港同内地青年互动交流方面,我们发起组织“香港大学生暑期内地实习计划”,倡导主办“未来之星-香港传媒专业大学生国情课程班”赴京交流,发起主办“香港大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设立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奖学奖教基金等等。这些交流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多为青少年喜闻乐见,成效显著,令京港两地数千名大学生受益。

通过京港两地青年的双向交流,不仅增进了香港学生对祖国国情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同时加深了双方青年学生的使命感,促进了青年学生相互间的社会认知,专业技能的学习与交流,也令两地人才都能借此契机开阔视野,为个人发展做好积极准备。

推进京港青年的交流交往,对于未来两地社会文化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意义重大。

进一步提升京港青年交流迫切性的认识。各级组织各社会团体要将京港两地青少年的交流交往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京港青少年交流专门委员会,也可筹建京港青年交流促进会,设立北京青年海外交流基金,制定交流计划,鼓励全社会支持并参与京港青年交流工作。

拓展京港两地青年互动交流的领域。交流可以由政府组织,也可以由社会团体倡导主办,广泛邀请京港各界有识之士和青年代表,尤其是优秀青年企业家,推进两地青年在不同层次、领域、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扩大京港青年交往的人数。要有一定的人数,才能达到一定的交流效果。建议采取积极的措施与办法,组织、发动更多的两地青年参与,以更丰富多彩、更务实有效的活动吸引人、留住人,力争每年参加的人数有大幅增加,几年内交流的人数得到较大的提高。

推进更深层面的两地青年交流。可以组织两地大学生领袖的互相回访,实施“香港调研”、“北京调研”项目,收集对两地城市的感受和建议,深入推动两地青年的思想交换;可以组织两地优秀学生大使,结成“1+1交流伙伴”项目,共同学习考察;可以举办“京港青年论坛”等专业交流活动;还可以通过“京港企业考察交流周”,组织两地大学生间的参观考察交流,鼓励两地大学生拓展视野,迎接大中华地区历史性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相信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透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京港青年交流一定会开创新局面,两地青年一定能为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两地香港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