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微博反腐的建设性作用

2013-12-18成秋英

新东方 2013年1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民众

成秋英

2012年1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全体会议公报首次强调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出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置工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路文化,发挥广大网友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中纪委监察部收到的大量案件举报线索,有不少来自于网络这个重要途径。而其中因微博举报,地方纪委介入调查而落马的官员不少,如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表哥”)、广州番禺区城管局政委蔡彬(“房叔”)、重庆北培区区位书记雷政富,等等。俨然,微博已经成为民间反腐的重要渠道,微博反腐也逐渐成为民间反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体制内反腐机制的重要补充方式。

一、传媒生态格局改变

(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来临

21世纪的社会是网络信息社会,继web1.0、web2.0之后的web3.0给全球带来了爆炸式的信息,人们每天在扑面而来的各种信息中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iphone、ipad等拥有新兴客户端手机的上市和流通,使得某一信息以核裂变式的传播速度瞬间成为爆炸性新闻。大部分民众手中所拥有的手机、ipad等就是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介,随时随地发布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对其他用户的微博进行转发和评论,有情绪的发泄,有观点的阐述,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信息源、信息传播者,也有可能成为“公民记者”“公民编辑”,甚至成为“评论员”,简单地说这就是社会化媒体时代,又叫自媒体时代。微博、博客、播客、社区、论坛、贴吧等就是社会化媒体时代自我传播的载体。在这种自我传播的社会化媒体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二)新闻传播格局的改变

随着新型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闻传播格局不断发生着改变,社会化媒体的异军突起动摇了传统媒体报道一支独大的垄断地位。传播方式由自上而下、封闭式的传统的金字塔型向扁平的、开放式的广场型转变,人们从被动接受信息向主动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在同一广场上人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人人都可以发声,并且让人听得到。信息传播的速度、现场感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因此,传统新闻媒体更多的是从微博、博客、播客、社区、论坛、贴吧等网络社群中寻找新闻线索,发现网络舆情。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新闻的报道已经呈现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联动的立体化格局。

(三)话语权的重新分配

目前,在以微博为中心的自媒体场域中,话语权得到了重新分配。传统媒体因垄断了信息源,就等于基本上垄断了话语权,底层民众的声音很难上传到金字塔顶层。然而进入自媒体时代,谁都可以发声,谁都想发出更多、更高的声音且让人听到,这就是话语权的竞争。平时无法与上层领导、名人、专家学者等平等对话、交流,在微博场域中,广场型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底层民众与上层精英的平等对话、零距离的接触。因此,人人都开微博,把微博作为自己发声的麦克风,进行利益诉求和表达。关注就是表态,“微博力量不微”“围观改变中国”体现出微博场域中网民话语权所发挥出的正能量。

(四)微博已经成为网络舆情重阵地

2011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认为,微博已超过论坛,由2010年的第三大舆情源头上升为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国舆论的中心迅速向微博转移,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转向微博。几乎所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微博都是永远在场的信息平台,突发事件早期,传统媒体报道速度已经赶不上微博,微博第一手信息的价值越来越高。如“甬温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抢购碘盐”风波,“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开放局长”事件,“天价烟”事件,“微笑局长”事件,“房叔”事件,“雷冠希”事件,等等,都是曝光于微博。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发展对于原有的信息控制制度起着直接性的瓦解作用,原有的传媒生态格局被改变。变化着的传媒生态格局越来越开放、透明。党政部门须认清新形势,在这种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话语权不被独占已成事实,想要控制网络舆论已不可能,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媒体可控”的侥幸心理逐渐失去了条件和基础,政府不能再用传统老话筒。

二、微博成为反腐重要渠道的必然性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民维权意识、参与意识的逐步提高,互联网逐渐成为了网民利益诉求和表达的重要平台。特别是论坛、社区、贴吧、播客、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民众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既兴奋又好奇,纷纷通过这些新兴媒体来发声。特别是2009年8月新浪推出的新浪微博,它像新生的宠儿一样受到民众的喜爱。随后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网等相继都推出了微博。微博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社交关系的社交媒体,限于140字的内容承载着事件的陈述,观点的表达,心情的体现,它不但可以传播,而且通过一层层社交关系(即粉丝的评论与转发),在瞬间可以将一个有价值的信息或爆炸性的新闻传播到整个网络平台上,引起大家的围观。由于微博具有大众性、互动性、公开性、快捷性、传播性、聚合性等的特点,大家都愿意开通微博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晒自己的心情、观点。

目前,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征收、强拆迁、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社会安全,等等。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领域中许多干部权力滥用、贪污受贿,体制内的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畅通,导致民仇官、民仇腐、民仇富、民仇警,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质疑,社会风气严重滑坡。很多民众在现实中无法合法地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时,便从线下投身到微博中,微博成为了民众利益诉求和表达的体制外的一条重要渠道。

总之,由于制度、机制自身的僵化、封闭,在民众利益诉求面前凸显了其严重的缺陷与失灵,使得民众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公开、透明、大众化的网络作为反腐的利器,网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反腐的一支尖兵。

三、微博反腐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微博反腐呈现了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网民的监督权、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正如反腐专家所总结的那样,微博反腐败,对党委政府而言,多了一个制约监督权力的平台;对腐败分子而言,多了一种威慑力量;对公众来说,多了一种快速便捷监督官员、举报腐败的途径;对党员干部而言,多了一个警示约束自己的机制。所以,微博虽“微”,但反腐的力量不“微”。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微博反腐的建设性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微博反腐推动反腐职能部门反腐流程真正公开、透明

微博等新兴媒体没有发展成今天这种强劲势头之前,体制内的反腐职能部门反腐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即使通过举报或是主动揪出了贪官却不向公众透露有关细节。部分地方反腐部门对于群众的举报敷衍了事,既不受理举报,有时受理了也不进行核实、查办,而是用拖来搪塞。举报信几乎不对外公开。即使受理了,民众也很难知道案件查办的流程和查办的进度,从而大大削弱了体制内反腐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微博反腐则不同,微博反腐完全是公开的,较透明的。落马的官员往往被知情者通过微博揭发出来,这些知情者包括受到腐败伤害的民众、知情的网民甚至是官员亲近的人。他们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在微博上公开贪官不光彩的事或照片,图片和视频向民众真实地揭露了真人真事,引起了网民的围观,网民纷纷转载与评论,引发舆论压力。现在上访民众越来越践行着这样一句话:“信法不如信访,信访不如信网”。

在微博反腐的推动下体制内的反腐监督真正体现了公开、透明。近来,微博反腐事件频现,其力度之大,影响力之广前所未有。地方反腐职能部门得到相关举报后,官员所在的地方纪委部门受理相关线索后立即介入、核实,情况属实的,立案调查,组织审理,批准执行,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其速度之快也是史上前所未有。如“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被网友戏称为官员遭“微博秒杀”。

(二)微博反腐推动党政部门创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一直是我们党在各个阶段取得胜利的法宝。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脱离群众,就成了脱水之鱼。在新兴媒体时代,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网民达到了4.85亿,新浪微博用户数为1.95亿,微博用户每天发布的信息量近2亿条(数据来源于《2010-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研究报告》)。在微博场域中,网民随时随地都可以发泄情绪、发表观点,可以激扬文字,大赞美好河山,也可嬉笑怒骂,抨击时弊。当然在这个场域中,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搞破坏活动。微博已经成为重要的舆情重阵地。微博反腐其实是网民对反腐败与社会公平公正的强烈诉求。我们党政部门必须创新,走网络群众路线。只有在网络上走群众路线,深入网络才能知民意、察民情。也只有上网,与网民互动,才能发现草根的聪明、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地问计于民。目前,我国在网络上走群众路线做得最好的属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他2008年至今连续五年向网民拜年,经常带着党政领导班子与网民互动、交流,真诚地欢迎网民向党政部门的有关决策进行评议,汪洋同志用网络语言欢迎网友“拍砖”“盖高楼”。《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就是在网民的参与下完成的。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你把网民当贵人,网民把你当情人;你把网民当情人,网民把你当兄弟”。

微博反腐就是我们党政干部走网上群众路线践行的结果。地方反腐部门开通官方微博,与网民一样,每天发微博、看微博、评论和转发微博,坚守并深入微博中,了解本地网民谈论内容、关注焦点,随时关注和发现当地反腐的相关舆情,以便迅速地作出相应的行动。比如,广东@中山纪检监察,是我国第一个开通官方微博的纪委、监察局。

(三)微博反腐促成了官与民之间的桥式链接

当前,在微博场域中,出现了两个舆论场,一个体制内的,一个体制外。体制内的舆论场一般是党政机构、主流媒体发声的主场地,主要由党政机构、领导干部开设的政委微博和传递党政声音的几大主流媒体开设的官方微博集合而成的舆论场,传递的是正面、积极、理性的声音;而体制外的舆论场主要是亿万草根开设的微博、各种小型非主流媒体开设的微博及极少数境外媒体开设的微博开展活动的主打舞台,这里的声音尖锐、刻薄,多半是批评、挖苦、嘲讽的声音,是非主流的声音,有时可能是非理性的声音。这两个舆论场一旦对立起来,就有可能撕裂整个社会,引起社会动荡。因此,我们党政部门应主动开设更多的政务微博,与草根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沟通,传递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声音。要以包容的心态和雅量来对待底层民众的批评、嘲讽。对于网民的利益诉求要及时回应,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告知其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去解决。微博反腐就是两个舆论场中草根与精英相互配合、并肩作战的结果,即体制内的“官”与体制外的“民”协同作战所取得的成效。其中,微博就是两者间的桥,发挥了紧密联系两者的作用。没有“官”,或是没有“民”,“微博”这座桥也就不再是桥了。微博反腐过程中,网民通过微博检举揭发贪腐官员,反腐部门通过微博这座桥获取了相关信息,按照反腐流程查办贪腐官员,并将查办过程和进度又通过微博这座桥及时反馈给网民。全过程,网民与反腐部门都是参与主体,是公开的透明的。

微博反腐促成了官与民之间的桥式链接。其经验也昭示着,为了更好地提高其反腐的速度、加大反腐的力度、开拓反腐的深度,体制内的反腐部门要高度重视微博力量、切实维护好网民的发言权、监督权,提高其反腐举报的积极性。同时整合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和畅通网络反腐机制,加强自身反腐渠道建设,扩大反腐败的影响力,以实质性的反腐力度和效果来取信于民。正如有反腐专家所说:反腐败模式需要从政府部门的“独奏”向政府部门、社会、网友的“协奏”转变。

(四)微博反腐推进了反腐的制度化建设

微博反腐虽已经成为反腐一种新的方式,但是因网民的个体差异使得微博反腐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如侵犯别人隐私,虚假举报信息,恶意中伤党政领导干部,等等。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推进微博反腐的制度化建设。根据涂山青的观点:应在制度层面设立明确有效的微博反腐制度规范,起到启发和引导群众,推动国家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的作用。在法律层面,建立一个规范的网络反腐制度流程,从网络反应的腐败信息收集,到事件查实、信息披露与反馈,到官员问责和司法介入,将一些弹性的规则变成硬性成文的微博反腐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个人和政府微博进行规制,防止出现一些滥用微博打击报复的现象,同时防止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面对微博线索的时候出现的不当作为,形成从民间微博举报到法制“接棒”的良性运作,从而将个人微博反腐上升为正常官方渠道的反腐。

(五)微博反腐鞭策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微博素养和能力的提高

面对飞速发展的新兴媒体,我们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都意识到微博所发挥的正能量,但对是否上网、开通微博持谨慎态度,仍处于观望状态。当得知多位高层领导干部在微博上“触礁”落马之后,部分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出现了“微博恐惧症”,不敢上网。一方面可能是觉得地方高层领导干部没有开微博,自己不敢率先开通,怕担责;另一方面是不了解网络,更不了解微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的领导干部即使知道、了解微博,但因担心自己无法回应网民的提问与质疑,反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采取逃避行为。

其实,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趋势,我们每个人不可能置身于网络之外。学会上网,了解学习微博知识,运用和管理好微博不仅是科技、社会发展所需,而且是我们党提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特别是加强和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在微博这个场域中,我们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必须发声并且得发出权威的理性的声音,不然就会让位于谣言、传闻、小道消息,微博就会成为谣言等非理性声音满天飞的场所和舞台。如果我们党政机构和领导干部不上网、不上微博,就无法真实地了解网民的心里所想、利益诉求,我们有可能在网络社会中脱离群众,更为严重的是即使你躺着也有可能中枪。由于缺乏微博知识、不了解网民的心理需求,出现了很多微博反腐事件,多名高官被拉下马。这无一例外地警示着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要学习微博知识、学会运用微博、懂得营销和管理微博,得提高微博素养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政府部门才能提高反腐的速度、加大其力度、拓展其深度;才能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向有利于控制事态的方向发展,加强和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

[1]周滨.“微博问政”与舆情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窦含章,李未柠.政府如何开微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3]刘明辉.超越权力:网络时代领导行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4]雷强.网络领导[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5]秦露.互联网时代如何执政与为官[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圣诞礼物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