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作用

2013-12-17王永成陈彬川王延武帖红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视盘视神经新生

王永成 陈彬川 王延武 帖红艳 杨 峥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郑州 450014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已成为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已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DON)却未引起足够的认识。临床观察1~5a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神经病变的几率为5%,6~10a者则达8%[2],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丧失。本文对145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整理2012-01-2013-02在我科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在我科室行FFA 检查的患者152例(290眼)的资料。对患者的眼底检查结果及FFA 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

1.2 分析方法 询问患者糖尿病史、主要症状,散瞳后行眼底检查及FF检查。对眼底检查结果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糖尿病视神经性病变分型。

1.3 诊断标准 本研究依据国内学者研究将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分为4型:糖尿病性视盘病变(DP)、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视盘新生血管(NVD)和视神经萎缩。以眼底FFA检查中视盘低荧光、遮蔽荧光及荧光渗漏改变为诊断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诊断标准[3]:(1)DP:眼底表现为视盘轻或中度水肿,FFA 早期可见视盘表层扩张的辐射状毛细血管,晚期视盘及其周围荧光染色。(2)ION:眼底视盘色淡,FFA 早期视盘充盈延缓或缺损,视盘上荧光强弱不均,晚期视盘渗漏荧光而呈强荧光。(3)NVD:眼底新生血管可见于视盘,并可延伸至邻近视网膜或伸人玻璃体,呈线状、网状或团状,FFA 中新生血管可融合成簇,晚期渗漏荧光明显。(4)视神经萎缩:眼底见视盘色苍白,FFA 早期视盘低荧光,晚期荧光着色。糖尿病视网膜糖尿病视网膜膜病变分期按照1984年中华眼科学学会全国眼底病学组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Ⅵ期及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眼不纳入本研究。

2 结果

2.1 FFA 检查结果 本研究290眼中,直接检验镜检查眼底视盘有异常表现者共103眼,异常率35.5%。主要表现为视盘水肿、边界不清、视盘色淡、及视盘新生血管。FFA 检查结果中,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率为35.5%,其中糖尿病性视盘病变(DP)者29眼(28.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4眼(13.6%);视盘新 生 血 管28 眼(27.2%),视 神 经 萎 缩 患32眼(31.1%)。

2.2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关系 见表1。

表1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眼)

3 讨论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ON)为糖尿病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5]与代谢紊乱、轴浆流转运损伤等有关,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视力将至无光感,眼底镜下大部分患者视盘并无肉眼可察觉的病变,少部分患者可以有视盘水肿、色淡、充血、出血、新生血管等改变,临床上容易被忽视。本文通过FFA 检查诊断DPN 发病率35.5%,与李曼丽等[1]研究一致,却远低于Ali Abdollahi等[5]研究的78.1%,可能与诊断标准不一样和样本量较少有一定关系。研究中D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期均可发生,其总体发病发生率与DR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但DP和ION 的发病率却多见于Ⅱ、Ⅲ期DR 患者,高于Ⅳ和Ⅴ期DR 的发病率。DP多表现为视盘水肿,其机制在于神经递质的轴性传导阻滞引起视盘表面和周围毛细血管病变,与视盘表面的毛细血管网缺血损害有关。有学者认为DP 是DR 病变进展的前兆,是因在视盘水肿消退后迅速出现了视盘新生血管,有待进一步研究。长期糖尿病病变导致视盘供养血管调节被破坏,视盘局部灌注压比率失衡,从而导致ION 的发生。FFA特征表现为早期视盘全部或部分荧光充盈缺损,视盘荧光强弱不均匀,晚期全视盘高荧光。视盘新生血管是视盘及其周围1DD 范围内的新生血管,其形成表示视网膜缺血严重,视网膜无灌注区靠近视盘,NVD 常引起玻璃体积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严重下降,需要及时治疗。FFA 显示NVD 荧光充盈迅速,成车轮状、团扇状,并可融合成簇,常与脉络膜荧光同时出现,晚期NVD 处大量荧光渗漏,本研究中NVD占全部DON 的比率为27.2%,且随着DR 程度的严重程度增加而明显增加。

总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FFA 检查可发现检眼镜下不能发现的各种微血管损害及其损害程度,早期发现视网膜缺血状况,在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视神经病变和了解病变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视盘荧光表现复杂,诊断明确仍需要电脑视野及视觉电生理等辅助检查。对糖尿病患者无DR改变而有视力下降或者事业损害的患者更应注意有无DON的发生。

[1]张承芬,张惠蓉.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及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6.

[2]丁小燕,欧杰雄,马红婕,等.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2):1 269-1 274.

[3]李曼丽,张小猛,王艳丽,等.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FFA 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2):217-219.

[4]孙冉,张健,刘大川,等.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研究概况[J].中国医刊,2011,46(2):30-32.

[5]Ali Abdollahi,Sasan Moghimi.Abdolreza Tabasi,et al.Neuropathy and retinopathy in diabetes:Is there Any association[J].InternationaJ Joumal of Ophthalmol,2007,7(5):1 229-1 232.

[6]余金龙,唐玉梅.FFA 对糖尿病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的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2,25(1):86 .

猜你喜欢

视盘视神经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视盘水肿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结果分析
伴视盘出血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眼底影像特征陈秀丽
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先天性双视盘2例
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1例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