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我国森林经理的对策研究

2013-12-16蒋冬冬龚志兵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

蒋冬冬 龚志兵

【摘 要】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进行森林功能区划的技术科学。为促进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森林经理的认识,解决森林经理的多头管理,大力培养森林经理人才。

【关键词】森林经理;发展对策;经营技术

1.森林经理的内涵及作用

在我国,对森林经理名称的认识尚不统一,但其含义十分明确。森林经理,在现代的科学体系中,它是一门学科,即森林经理学。森林经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以及工艺的技术学科。森林经理学的内容包括:获取森林资源和生态现状,研究森林生长、发育、演替及规律,预测森林短期、中期的变化,结合森林对生态的影响,科学的进行森林功能区划,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例如一个经理期),在时间和空间上组织安排森林各个分区的各种经营活动,例如更新、抚育、采伐等,在坚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在日常生产与实践中,森林经理是一种活动,即森林经理工作,其内容是在森林经理理论的指导下,在森林经理技术的支撑下,对森林资源进行的统筹经营管理的实践活动。

森林经营是森林经理学和森林经理的重要内容。①其核心工作是: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②其中心任务是:围绕森林经营方案所进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森林经理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在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中,不断地调整和修订森林经营方案。可见,森林经理是一门支撑森林经营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还要指出的是,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和森林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技术体系来说都是相同的,不同处在于森林经营的理念和目标上。因此,森林经理需要研究的是提出科学的森林经营理念和内容,并不断的进行森林经营技术的改进。

2.我国森林经理发展历程

我国森林经理从20世纪30年代起步至今,己经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的1950年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就设立了森林经理司,并在森林比较集中的东北地区设立了森林经理局。1951年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调集部分森林经理专业人员,部署了我国的首次森林经理试点工作,并将试点选定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

1958-1960年间陆续开展了公有林森林经理调查,进行了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经理试点。1966-1977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和林业机构变动的影响,森林经理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森林经理工作者仍未停止探索和研究,例如在这个时期,森林资源调查引进了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的抽样调査技术,广泛开展了 “分层抽样调查法”,进行了多种抽样调查方法的试验和应用。基于这一技术,采用航片判读和实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我国第1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与此同时,国家正式确定我国的森林调查分为1、2、3类,1类为森林资源调查,2类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3类为森林作业设计调查,并颁布了我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办法》、《全国林业调查规划主要技术规定》等技术规程。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广大的森林经理工作者通过出国考察等多种途径,开始较为全面的了解国外的森林经理工作,根据中国森林经营和森林资源管理自身的特点,不断吸收国外森林经理先进的理念和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使我国森林经理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制度和体系于1988年建成,即:按系统抽样原则,在地面设置固定样地,进行精确测定,按5年的间隔期进行复查,并按着这一清查办法,分别完成了 1977-1983年、1984-1988年、1989-1993年的第2次、第3次、第4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1年在联合国粮食组织的帮助下,我国对已有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一时期,我国的森林经理学的学科被国家列入国家重点学科,获得了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与此同时,我国森林经理的学术研究也掀起了高潮,在人工林生长模型、经营优化、资源科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我国森林经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诞生了诸多研究成果:例如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森林优化决策系统、PDA野外调查系统等,使我国森林经理的水平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这些成果使得我国在1994-1998年、1999-2003年和2004-2008年进行的第5次、第6次和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得以顺利完成,而且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也于2009年正式启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社会开始普遍关注森林问题,各国普遍接受了联合国提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并都在开始审视和调整各自国家的森林经营方针,我国也是如此,这一时期,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和以木材采伐为主的传统林业思想影响下,可采森林资源锐减,林区出现“两危”,致使生态不断恶化,生态灾难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调整森林经营方向,试图从单纯取材的森林经营模式向多功能森林经营方向转变,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林区经济危困的影响,这种转变难以实现。为了实现森林经营方向的转变,只能采取以保护为主的方针,在以国有林为主的重点林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从安置富余林业职工入手,扭转林区森林资源过伐严重的问题。必须指出的是,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由于认识和国家财力等原因,森林经营没有摆上重要位置,森林经理也随着被弱化。森林经理学科的重要学科地位也一度被取消,甚至,森林经理学在某些高等学校被清出了课堂。

3.我国森林经理的对策

(1)进一步提高对森林经理的认识。森林是陆地生态平衡的主体,建设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森林又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功能,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林产品供给;森林与山水交相互映,构成了森林的特殊美,林区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最佳场所。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最充分的以森林这些不可替代的功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森林功能充分的发挥,必须依托森林资源优劣,依靠科学的森林经营,依靠加强森林经理工作。回顾建国以来的林业工作,虽然森林经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森林经理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森林经理一直是森林工作的薄弱环节,这也是我国森林经营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

(2)为森林经理创造条件。影响我国森林经理的因素很多,但是以下问题是必须要着力解决的:①解决森林经理多头管理问题。现在国家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内部,与森林经理关系密切的部门很多,如过去的林业产业司、现在的资源司、造林经营司,还有具有行政职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速生丰产林等几大工程管理办公室,机构很多,但是,这些部门对推进森林经理工作的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影响了森林经理工作的开展。②解决学科体系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造林学、森林经理学和森林生态学都与森林经营相关,各学科之间内容重叠,造成了学科之间内容的混乱,特别是在学科内部,对森林经理学的名称和内容也存在争议,莫衷一是,至今仍未定论,这也是影响森林经理学发展的重要原因,应该通过认真地学术讨论加以解决。③健全法律。森林法第2章第16条规定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林业长远规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国有农场、牧场和工矿企业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约束条款,加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致使没有真正体现出森林经营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森林经营者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或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也不执行的成为普遍现象。为此,应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抓紧1998年颁发的《森林法》修订工作,把依法推进制定林业长远规划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放到重要位置,并相应制定强制性的法律约束条款。

(3)大力培养森林经理人才。由于林业工作中长期忽视森林经营,森林经理陷入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学科水平整体滑坡。林业高校教学弱化、学生学习内容过时,甚至把森林经理学课程从教学课堂上清出,致使森林经理人才培养远远滞后于林业发展之后,造成森林经营人才匮乏。这种状况只能靠强化高等学校森林经理人才培养和实践中森林经营人才的培训加以解决。这是关系林业发展全局的大事。

参考文献:

[1]程爱林等.国有森林资源变动研究[J].林业经济,2010,(5): 44-46.

[2]董乃钧.开展森林经营问题研究的思考与看法[J].老教授协会林业专业委员会通讯,2011,(3):58-60.

[3]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08) [R].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蒋冬冬:(1969—),女,湖南安化人,从事森林经营与管理工作。

龚志兵:(1971—)男,湖南安化人,从事林业资源与经营工作。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
甘肃银行惠农贷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论新医改下医药物流与医疗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模式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基于RMP分析的龙岩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现状探究
河南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