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3-12-16巴黎
巴 黎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我科2008—2011年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科2008-2011年收治的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0岁。2组经病史、CT检查、体格检查等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1],且2组在年龄、发病时间、伴发疾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无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0.1g,1次/d;低分子肝素钙0.4mL,2次/d,皮下注射,连用14d;对照组单纯口服阿司匹林0.1g,1次/d。同时2组均辅以胞二磷胆碱脑细胞保护剂,脑水肿者用脱水剂、控制血压及改善循环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1)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2]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并判定疗效。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2)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测定,比较全血黏度(ηb),取切变率全血高切黏度200S-1,全血低切黏度3S-1、血浆黏度(ηb)、红细胞比积(%)治疗前后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变化: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积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见表1。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6.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由于LMWH诱导血小板聚集和增强诱导剂的作用均低于普通肝素,因此,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并无明显降低。2组患者6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度皮肤瘀斑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 (±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 (±s)
组别 n 时间 全血高切 全血低切 血浆黏度 红细胞比积治疗组 30 治疗前5.25±0.52 12.65±1.8 1.93±3.1 44.5±4.24 30 治疗后 4.17±0.36 10.53±1.5 1.42±2.18 41.7±5.78对照组 30 治疗前 5.36±0.83 12.78±2.1 2.01±3.10 45.3±4.21 30 治疗后4.98±0.76 11.43±2.0 1.78±3.36 43.72±4.63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3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s)
表3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30 22.3±4.1 7.5±4.6对照组30 21.8±6.8 12.5±6.3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神经缺损情况和临床症状会更加严重。进展性脑梗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颅内外血管狭窄、侧支循环代偿差、脑灌注低、血栓逐渐向近心端发展累积更多的分支或主干。血管狭窄和侧支循环代偿差的原因多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导致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另外血液黏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也可使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栓,而纤维蛋白原(FiB)的增高又是血液黏稠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有关资料表明:血浆FiB是动脉硬化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随着血栓的继续扩大或通过阻碍侧支循环,使血管腔逐渐闭塞,呈进行性加重,但因周边的缺血半暗带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其缺血损害还未达到不可逆阶段。因此针对发病机制及时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抗凝等病因治疗可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侧支循环微血栓的形成,从而增加脑灌注,挽救半暗带神经元,最大限度降低神经缺损情况。
阿司匹林(ASA)为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主要通过失活脂肪酸环化酶,阻止血小板合成血栓素(TXA2),抑制ADP、肾上腺素、组胺等活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同时,高浓度ASA可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使前列环素(PGI2)合成减少,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只阻止TXA2合成,而不影响PGI2合成。有关资料表明,阿司匹林对脑梗死的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长期服用可明显减少脑梗死的病死率[4]。低分子肝素钙(LMWH)是一种新的抗血栓药物,首先是抑制FⅡa生成和对抗FⅡa活性。多数LMWH分子质量为4 000~6 000道尔顿,只能与ATⅢ结合,因而能抑制FXa,较抗FⅡa活性提高了2.5倍,因此对FXa具有更强大的抑制作用;LMWH包含了18个糖单元的肝素分子,而每1mg的LMWH所含抗FⅡa活性是66.5U[5],所以对抗凝剂来讲,这种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来灭活已生成的FⅡa;LMWH与PF4的亲和力低,并且不会发生中和反应,因此不受血小板聚集的干扰,相反还会抑制血小板表面凝血酶的形成;它制剂本身还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和血液黏滞性,以及LMWH与血管内皮和血液相互作用的多方面原因,将有可能产生某些迟发型抗血栓作用。本组实验表明,治疗组应用LMWH后,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变血流变学,促进血液流动,增加脑血流量,对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和改善侧支循环微血栓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使神经功能缺损更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明显,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李艳花,范颖,刘红.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FiB的检测与分析[J].山东医药,2006,46(5):59.
[4]俞世勋.实用脑血管疾病[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15.
[5]李晓燕.抗凝与溶栓[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