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口腔营养管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2013-12-16付伟锋李和平
付伟锋 李和平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郑州 450044
我院2011-03—2013-03收治的7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现将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1-03—2013-03收治的7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年龄19~59岁,平均(46.5±6.5)岁。入选标准: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均经头颅CT或MRI影像学证实,符合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性别、年龄、损伤类型、入院时GCS评分、治疗方法、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系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留置鼻饲管给予营养支持,200~300mL/次,每2~3h喂1次。
1.2.2 观察组: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系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之上,采用间歇口腔营养管[2]给予营养支持,即根据病人正常生理需要采取间歇喂食(经口至食道置管加灌食)。
1.2.2.1 根据病人病情,制订患者三餐饮食、水量及性质: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达到病人正常生理饮食量。经口至食道置管加灌食具体操作如下:进食、水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将口腔营养管经口腔插至食道上端,然后将糊状食物注入口腔营养管,注食前后均应用20mL水冲洗口腔营养管,进食完毕后拔除口腔营养管,并嘱患者取半坐卧位30~60min,以免食物反流。
1.2.2.2 根据病人消化能力及运动量,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研磨、打碎成糊状,保证病人足够营养,满足其生理需要。注食过程中,发现食物由口角溢出,即停止喂食;当出现发热、颅压高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喂食量或遵医嘱;口腔护理、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吸痰等操作均要在喂饭前或喂饭后2h(即空腹时)进行。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入院24h内及进行康复治疗1个月后进行营养状况及肺部感染评定,评定指标包括:(1)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正常值男性8.3mm,女性15.3 mm;(2)健侧上臂中部肌围(ACM),正常值男性24.8cm,女性21.0cm;(3)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4)血清白蛋白(ALB),正常值为≥35 g/L;(5)血清前白蛋白(PA),正常值为250~400mg/L;如以上指标中有任2项低于正常水平,即认为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的诊断采用《内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2。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各项营养指标评估结果 (±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各项营养指标评估结果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a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P<0.05
组别 n治疗前后 TSF(mm) ACM(cm) Hb(g/L) ALB(g/L) PA(mg/L)观察组 38治疗前 13.34±1.21a 28.75±176a 135.71±11.95a 38.75±3.28a 261.71±36.15 a治疗后 13.38±1.20 28.81±1.86 140.32±11.51bc 40.23±2.67bc 277.50±35.75bc对照组 38治疗前 13.32±1.15 28.87±1.59 135.70±11.86 37.77±3.28 261.69±35.76治疗后 13.36±1.11 28.86±1.61 130.67±11.25b 32.53±2.66b 237.93±33.26 b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 [n(%)]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4]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脑外伤的病死率逐年下降,但同时致残率明显上升,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周期长,并发症多,如营养与肺部感染。为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间歇口腔营养管的护理方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2]。
本实验2组均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系统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留置鼻饲管的方法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间歇口腔营养管给予营养支持,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治疗后,发现Hb、ALB、P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提示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提高;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Hb、ALB、P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提示对照组行留置鼻饲饮食后患者营养状况进一步下降;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Hb、ALB、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间歇口腔营养管更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这是由于间歇口腔营养管注食:即间歇喂饭,在病人需要吃饭、饮水的时候,给予喂饭,避免长期带鼻饲管带来的不良反应;营养管直接从口腔进入,进食、水3~5次/d,每次需花5min即可完成进食,进食后拔除营养管,更加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在保证患者营养的同时,给予及时的吞咽训练,利于病人早日恢复安全、有效的自主进食[2-4]。
同时本研究结果表2显示表明:2组患者在治疗前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通过采用间歇口腔营养管喂食1个月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2%,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2%,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间歇口腔营养管喂食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这是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或吞咽障碍,留置鼻饲管虽能解决吃饭问题,但长期使用鼻饲管导致许多不良反应:如压迫鼻、咽、食管导致黏膜损伤、引起胃食管反流、导致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等,使病人免疫力低,极易造成肺部感染等。然而间歇口腔营养管注食可有效减少留置鼻饲管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有效防止并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因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早期间歇经口至食道置管加灌食,能有效保证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显著降低肺部、消化道等感染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建议早期给予间歇经口至食道置管加灌食的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1]曾西,王德军,王留根,等.间歇口腔营养管辅助进食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9):703-705.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9.
[3]王运,孙荣青.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1-2.
[4]龚淑梅,李国荣,曾西.间歇口-胃管饲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