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2013-12-12程耘
程耘
大学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学校里大学生不仅要接受科学素养的培养,还要接受人文精神的培育,只有将二者全面地结合起来才能克服片面追求教育专业化所造成的科学和人文分裂的现象,才能为祖国的未来培育出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健全的人格、既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又有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合格接班人。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更要切实地摒除旧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的束缚,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得到良好的锻炼。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学校的校貌教学与管理制度,全体师生的共识及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的、持久的精神环境氛围。从狭义上说校园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包括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1]这个概念从内涵上表明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它与社会主流文化在发展方向上是一致的,高校由于其主体人员的高层次性,使它处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前沿;校园文化还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过程,它的校风校训、管理制度、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等是静态的,而围绕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则是动态的,所以它是一个不断创造的、有生命力的过程。[2]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以大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全面地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这些都是适应社会、促进就业、走向成才的重要保证;其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充分配合了课堂教学活动,深化了课堂知识,使学生们更深刻地领悟并学以致用,同时也拓展了对其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再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调节了单调枯燥的课堂学习气氛,把学生从疲惫的精神压力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缓解疲劳情绪,振奋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十分重要。所以说学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充实和完善了自己,培养了自己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内涵
文化具有系统性,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条件之一的图书馆,继承和发扬了校园文化,又利用自身各文化现象之间的整体性、关联性反作用于大学校园及广大师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和人文氛围,丰富和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首先高校图书馆扎根于大学校园这一坚实的土壤,它的文化使命是承载、建设并发展高层次文化,是大学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文化融合机构;其次,高校图书馆有优雅的阅读环境和完善的检索借阅设施、先进的信息开发管理模式。图书馆的馆舍大多为独立性建筑,各阅览室宽敞明亮,为了帮助师生查找资料和信息,馆里还购置了信息检索和借阅设备,引入了信息交流平台和其他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影像微缩放映技术,并派专人负责维护和使用;再次,高校图书馆有专业类别丰富、学术品位高雅的精品图书文化和一批以馆长为代表的学历层次较高的、文化素养比较深厚的专业学科馆员。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文化使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学术性、学科性和素质养成性,使活动向高品质、高层次方向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作为高校显性文化标志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中心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信息保障,促使他们不仅能认真学习专业科学知识还注重人文知识素养的培养;其次,高校图书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文化素质;再次,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学生的文化活动提供各种设施、设备和文化服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用各种文献资料于各种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的课堂内外活动中,这种自育活动离不开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现代化网络设备、便捷的检索查询系统。此外,图书馆还定期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和教育,开设资源检索课程,为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场地服务和资源支持。所以说文化服务是图书馆介入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
三、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几点举措
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活动中,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
(一)第二课堂的开辟
近几年,伴随着高校连续扩招的热潮,学生人数猛增,但一系列相关问题随之出现,尤其是办学的硬件设施滞后成为突出的矛盾。例如,学生为了上自习经常发生固定教室紧张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可利用自己良好的阅览环境,开辟第二课堂,允许学生在阅览室自习。此外,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需要在课余时间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则为学生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条件,使他们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途径来查阅资料、检索信息,通过这个过程,有效地锻炼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文化活动是一所学校的命脉。例如,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举办读书节活动。在每一届读书节里,围绕不同的主题,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活动的开展。开辟新书导读栏目,鼓励和推动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利用校园网络开辟读书论坛,促进同学们之间交流心得体会;围绕“我与图书馆”为主题,在全校开展有奖征文活动;此外,读书节期间,图书馆还特邀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报告会;将破损的图书集中起来展览,并组织学生一起来修补,这也是一个加强学生爱书、护书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平时,图书馆还为各社团组织举办活动提供各种服务。例如,联合理工院系一起举办科技论坛和讲座,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展;开展网页设计大赛和师范生形象设计大赛;举办英语口语大赛;和艺术系一起举办书法绘画展、艺术设计展、音乐舞蹈晚会等,将校园文化建设寓于艺术教育中。通过广泛参与活动,广大学生既增强了自信心,又锻炼和发展了能力。
(三)积极引入志愿者机制
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和文化交流服务活动中应积极引入志愿者机制。例如,每年开办的新生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图书馆的传统做法是制作课件,在课堂上讲解,但是这种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引入学生志愿者,分批次带领新生到馆实地参观和讲解,将会有效增强培训效果。此外,图书馆还可引入一些具有特殊技能和生活经历、能够指导和帮助其他学生的师生,并为他们建立档案。当有需要帮助的学生时,图书馆负责联系志愿者,“租借”一定的时间。例如,有的学生思想上有问题,专业学习或其他方面的学习有困难,都可通过志愿者获得帮助和指导,通过帮助他人,增强了为他人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四)创新载体,创建网络文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作为一种信息社会的标志性载体已经融入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利用网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形成专题化、专业化、特色化的网络文化体系,集思想性、文化性、互动性为一体,让网络真正成为莘莘学子的贴心朋友和精神家园。[3]例如,图书馆开设网上图书馆服务栏目:纸质、电子图书资源检索;学科信息动态介绍;引入CNKI、万方等论文数据库;读书平台;网络导航栏目的开辟等;在网上还可以建立现代技术远程教育;和其他高校建立网络链接,实现馆际互借等。此外,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心理健康咨询,邀请心理学老师为学生解答困惑和疑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注时事教育,通过“热点追踪”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立“党建窗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理论,为培养和发展新党员做好理论准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是人类文化的殿堂,图书馆又是大学的文化教育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必须发挥它的文化传承、教育育人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发挥离不开领导的重视、观念的更新、制度的健全、措施的得力,更离不开广大馆员的努力奉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文化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体现教育的不懈追求和进步。
[1]王黎,秦红.高校图书馆文化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57.
[2]刘德宇.高校校园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6):9-10.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1):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