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苔丝悲剧命运的存在主义解读

2013-12-12郭爱云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2期
关键词:苔丝存在主义家人

郭爱云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他“性格与环境”系列小说创作精神的作品之一。主人公苔丝纯朴善良、美丽勤劳、热爱生活、富有牺牲精神。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计、接济家人,渴望得到一份两情相悦的爱情。然而她在短暂的一生中遭受了太多的灾难和不幸后,悲惨地走上绞刑架,成为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人物。小说自1891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和批评家们的青睐。评论家们曾用不同的理论对该作品做了大量的阐释。本文从萨特存在主义角度分析苔丝的悲剧命运,探究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其悲惨的人生经历中的体现。

一、荒诞的生存环境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所生存的外部世界是荒诞异己的,人作为“世界上的存在”总是会处于逆境,要面临各种限制和约束,要经受痛苦和死亡的威胁。这种令人难以抗衡的外部世界使人类感到烦恼、恐惧,甚至绝望。

苔丝生活在19世纪末的英国农村,当时英国正经历着出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力侵袭到农村后,给古老的农村生活带来急剧的冲击,造成个体农民日趋破产。大量的农民在经济上陷入失业、穷困的悲惨境地。人们在往日宗法制社会中所形成的稳定感、安全感和尊严感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继而感到茫然困惑,无所适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苔丝作为生活在最下层农民阶级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遭受社会转型过程带给她的痛苦和灾难。无论她怎样卖力地工作,都无法使她自己和她的家人摆脱贫困的困扰。

从苔丝所生存的家庭环境来看,她生活在一个濒临破产边缘的贫困家庭。父亲是个懒散虚荣、愚昧无知且嗜酒如命的小商贩。自从听说自己家的贵族历史后,便沉浸在祖先的荣耀中,不再理会家事。她的母亲头脑简单、不谙世事且爱慕虚荣。贫穷而又无能的父母却有着七个子女,身为长女的苔丝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沉重的家庭负担。在家人的经济生活陷入困境时,迫于无奈,年仅16岁的苔丝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下,去富裕的“本家”亚雷家认亲,希望得到一份能养家的差事。涉世未深的苔丝一踏入社会便落入虎口,被亚雷设下陷阱诱奸,失去了传统道德所看重的处女贞操,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从此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

在维多利亚时代,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传统的道德观念还在左右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在社会道德和规则中,男性对女性的侵犯往往得不到惩罚,而女性一旦失去了贞节,往往被认为不守规矩而受到鄙视甚至抛弃。男性一方面在性问题上花天酒地,放纵自己,另一方面却要求女性保持贞节,严格遵守道德准则。所以当安玑听到苔丝的坦白后,他立即感到自己受到了残酷的愚弄。在他眼中,苔丝一下子从纯洁、完美的化身变成骗子和不道德的人。苔丝在遭受传统道德和世俗舆论谴责和迫害的同时,她比别人更不能忘记和原谅自己的“耻辱”,整日生活在自责、悔恨和不安中。即使被丈夫无情抛弃,她也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表明她的思想已彻底被传统道德观念所异化。

二、与他人的关系

在萨特看来,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试图保持自己的主体地位,都想将别人当做自己的支配对象。这样一来,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充满了戒备、倾轧和矛盾,这使得人类的现实生活境遇甚至比地狱更悲惨。

苔丝与他人的关系首先体现在她与家人的关系上。苔丝自始至终处在为家人牺牲自己利益的状态中。她的父母既虚荣又无知,他们只是盼着苔丝能嫁个有钱人,能帮家人摆脱贫困,却根本不去考虑苔丝的内心感受。她的弟妹们因年少不懂事,也在又哭又闹地逼着姐姐去做“阔太太”,以便他们能有钱买新马和“玩意儿”。在苔丝受辱回家后,她的父亲抱怨她让家门受辱,母亲埋怨她没能设法成为亚雷的妻子。失职的父母非但不能理解、帮助苔丝,反而将沉重的家庭负担转嫁到她肩上,将她逐步推进困境,推向毁灭。

亚雷是苔丝眼中的恶魔,是断送她美好前程的罪魁祸首。亚雷是靠商业致富的资产阶级新贵,财大气粗,行为放荡。亚雷第一次见到苔丝,就被她超众的美貌所吸引,对她产生了很强的占有欲。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近她,取悦她。他清楚地意识到苔丝的致命弱点是家人的利益,便通过在经济上慷慨资助她的家人,使苔丝觉得亏欠他。他利用苔丝的轻率和屈从,设下陷阱诱奸了她,揭开了苔丝悲剧人生的序幕。苔丝从此背上不洁女人的污名,受到世俗舆论和腐朽的道德观念的鄙视和迫害。苔丝与亚雷再次邂逅时,她正在一个条件极其恶劣的农场做苦力。为了能同苔丝重归于好,亚雷使出惯用的伎俩,千方百计地讨好她。他的纠缠使苔丝不得不忍受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和担惊受怕双重煎熬。后来,苔丝的父亲去世,一家人被逐出村子无处安身,不得不住到祖宗坟地。为了家人的利益,心力交瘁的苔丝只好再次牺牲自己,违背自己的意愿与亚雷同居。当苔丝看到魂牵梦绕的丈夫回来找她时,她无法遏制满腔的悔恨,将所有的不幸归咎于亚雷的诱惑和逼迫。为了能重回安玑身边,她举起复仇的餐刀刺向亚雷。

毋庸置疑,随着亚雷对苔丝的了解,他对苔丝的感情与追求是真诚和发自内心的。他想赢得苔丝的爱,想要娶她,弥补她,但他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完全隔绝的。他对苔丝的情感是一厢情愿的,甚至让对方感到反感和厌恶。他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出发,不失时机地利用苔丝家人的经济困境使她屈从于自己,但他忽略了苔丝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他根本不明白他强迫苔丝做的一切都是她内心最痛恨的。他的种种努力对于他自己和苔丝来说都是致命的。

安玑是苔丝眼中的天使,苔丝爱他甚至超过自己的生命。他博览群书,思想开明,鄙视等级观念,俨然是人道主义和自由思想的化身。对待恋爱问题他温文尔雅,严肃认真,似乎与亚雷大相径庭。他为纯洁美丽的苔丝所倾倒,并人为地将苔丝抬高到理想的高度,认为她是没有丝毫污点的“自然女神”。在新婚之夜,当苔丝向他坦白了自己不幸的遭遇时,他感到自己受到了残酷的愚弄而陷入痛苦、沮丧之中,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苔丝的过失。虽然安玑平时宣称要以独立的见解来判断事物,但在考验真正到来时,他思想的虚伪性暴露无遗,顽固地选择维护虚伪的传统道德观念。他没有把自己曾经的荒唐行为当回事,却对苔丝的失贞耿耿于怀,进而残酷地遗弃了她。苔丝对安玑的爱是真诚而炽热的,甚至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安玑的绝情令苔丝痛不欲生,万念俱灰,使她的精神受到重创。因为固守传统的道德观念,安玑既扼杀了自己内心对苔丝的真实情感,也断送了苔丝的幸福。后来,在异国他乡饱受磨难的安玑开始真正了解人生,也慢慢理解苔丝的善良和价值。但他那迟到的回心转意反倒加深了苔丝的不幸,使已做了亚雷情妇的苔丝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迷乱中。内心充满悔恨之意的苔丝为证明自己对丈夫的爱,杀死了亚雷,并最终将自己送上断头台。

毫无疑问,作为苔丝生命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亚雷和安玑都是苔丝的“地狱”。他俩分别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彻底毁掉苔丝,断送了她的幸福和生命。

三、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根本特性在于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造就。人在自由选择中获得存在的本质、价值和意义。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由选择,所以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总是处于彼此对立和冲突之中。每个人在自由选择时,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既强调自由选择又强调要承担与之相随的责任的观点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

出于家庭责任感,苔丝放下自尊去“认亲”,结果被诱奸。之后,苔丝没有选择顺水推舟地待在亚雷身边死心塌地做他的情妇,过富裕但失去尊严的生活。她也没有利用亚雷对自己的迷恋努力使他们的关系合法化。她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亚雷,顶着世俗的压力独自承担后果。

对待自己的挚爱安玑,她选择以诚相见,纯真坦白,不顾母亲的告诫坚持在新婚之夜把自己的过去告诉他。因为她认为隐瞒“失身”的经历是对安玑的欺骗,是对纯洁美好爱情的玷污。她的高尚选择使她不得不面临被丈夫抛弃的灾难。在以后的日子里,她辗转于不同的农场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以惊人的忍耐力承受着恶劣条件下超负荷的劳作,忍受着不怀好意的农场主的百般刁难以及亚雷的再次纠缠。她咬牙坚持着,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回到她身边。然而,面对父亲离世,全家人无处安身的残酷现实,苔丝只好再次牺牲自己,做出无奈而痛苦的选择:做亚雷的情妇来换取家人的衣食住行。后来看到丈夫回来找自己,为了找回爱情,为了维护爱人,苔丝杀死了亚雷,并为此走上了绞刑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苔丝在每一次命运的重大转折关口,总是根据自己的纯洁本性和高尚道德做出选择。虽然她选择了一条艰辛的人生道路,但正是她的选择证明了她纯洁善良的本质和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四、结语

苔丝悲惨短暂的一生中,虽然饱受磨难和打击却依旧渴望爱情、追求自立。因为物质生活极度贫困,她对感情生活的追求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很被动,她想要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屡屡受挫。穷困而荒诞的生存环境迫使她逐步走向悲惨的结局。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无论经受多少折磨,苔丝自始至终都坚持着自己的纯洁本性。苔丝的悲剧代表着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而在经济上彻底崩溃的农民阶级所遭受的种种灾难和悲惨命运。尽管存在主义哲学兴起于“一战”后的欧洲,但时空的距离并没有妨碍哈代和萨特对于人类生存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自由选择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时所产生的共鸣。

[1](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苔丝存在主义家人
蜂鸟——致苔丝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