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空图与诗味论

2013-12-12夏迪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诗味钟嵘司空

夏迪

与西方美学传统中排斥贬低官能感受不同,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更重直观感受,哲学思想更多的是从感知而来,而非抽象出来。因此味觉这一被西方哲学家认为与美感无关的感知方式,在中国却从原本的饮食概念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步走向审美领域,成为具有中国独特文化的诗学方法。

诗味论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但这一时期“味”只是多与审美体验联系在一起,而“味”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享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开始出现,诗歌创作流派层出,诗在文学中居于突出地位,在诗歌创作上开始注重艺术美和情感美,这也促进了审美文学的发展。加之魏晋玄学、佛学的盛行,理论思想活跃,促使了诗味论的产生。

一、“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辨味批评

司空图对诗味的探讨是从“辨味”开始的,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文之难而诗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①强调无论作诗、读诗、评诗都必须首先辨味,把“辨味”看成是“言诗”的前提和条件。将诗味论的探讨角度从以往的探讨“诗味”转变成了“辨味”。

在司空图之前,人们对诗味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客体之味上也就是文本本身的味,而对客体之味的论述又以钟嵘“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为核心和代表。“滋味”是钟嵘评判诗文的标准,在他看来,诗必须要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称之为上品。钟嵘认为曹植的诗“体被文质”,将内容美与形式美高度统一,产生了“滋味”,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是为上品。钟嵘对诗味的探讨以“滋味”为标准,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关注点在诗文本身,钟嵘的客体诗味论在这一时期影响很大。

直到司空图提出“辩味言诗”改变了客体诗味论,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主体方面,创作的主体和品评阅读的主体,论诗的重心从客体转向了主体。首先要“辨味”而后才能“言诗”。这里“辨”是一个动词,具有分辨、辨析之意,又可引申为体悟、发现、领会,它带有较为浓厚的主体意向和主观能动性,因而具有一定的主体性色彩。“辨味”也就是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去领悟、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味”,然后才有“言诗”的可能性。

司空图的“辨味”主张不仅从主体角度谈了“诗味”的形成,还从文学活动和人的感知出发,对诗味进行了全面又深刻的认识,这是对之前诗味论的超越。司空图的“诗味论”主要对象是诗歌,他将诗与非诗区分出来,认为论诗必须要“辨味”,因为文无需有“味”,而诗则必须有“味”。先辨味之有无,将诗与非诗区别开来,司空图又对“诗味”进行了辨析。

味源于食物的品评,司空图以饮食为例来说明诗的味:“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酶,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雄,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中华之人以充饥而邃辍者,知其酸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②咸酸味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但不是全部的味,咸酸之外还有醇美。与咸酸相比,醇美不易得到却是我们追求的所在。同理,诗歌也是如此,除了在诗的语言中包含的具体可感的“味”之外,还有隐藏在其中更深层次的“醇美味”,也就是“味外味”,司空图显然更注重和提倡“味外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诗歌的优劣,“表圣论诗,味在咸酸之外,因举右垂、苏州以示准的,此是诗家高格,不善学之,易落空套”。③司空图虽然推崇“味外味”,但并未单一地固定其定义,在《二十四诗品》中列出了二十四种诗歌意境,其实也就是二十四种具体的味外味。

司空图对诗味的探讨是从“辨味”开始,“辨味”是对已有诗味论的发展和创新,是从客体诗味论向主体诗味论的转变。标举“辨味”正是要人们辨别诗篇的美,如此将“诗味”即“诗美”看成是诗区别于非诗的最基本特征,将“辨味”即“审美”当成品诗论诗的基本条件。

二、“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

司空图在“辨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诗歌的高级追求“味外之旨”,并围绕这一主张又提出了“韵外之致”、“象外之象”的观点,司空图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将“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并举,后人将其合称为韵味说。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这样定义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诗歌除了形象、情感和具体的语言形式能给人带来美感之外,还有含蕴于其中能给人带来更加“醇美”感觉的“味外之旨”,也就是后人常说的“味外之味”。这样的诗歌可以称为“全美”。这是司空图对味论的深化,钟嵘在《诗品》中强调的是诗本身的味,司空图在此基础上提出“味外之旨”,也即醇美味,并将其视为“味”的最高境界。

“味外之旨”是司空图诗论体系的核心,对于“味外之旨”的理解也各有看法。但是“味外之旨”的前提是作品本身具有“味外味”,诗人首先创作出具有“味外味”的作品,而后读者在阅读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联想和想象,对作品深层含蕴的“象外之象”有所把握,进而体会到作品包含的意境和情感,达到对更高层次的“味外之旨”的感知。可以说“味外之旨”是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产物。

在韵味说之外,司空图又提出了关于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的“象外之象”观点。“象外之象”的第一个“象”指诗人用文字描绘的直观具体的感性艺术形象,也即实像;第二个“象”指读者在诗人创作的具体艺术形象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自己再创造出的具有个体性的心中的意象,也即虚像。“象外之象”的提出,表明司空图对诗歌艺术性形象的重视,也再次显示出他对审美主体的关注。

“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共同构成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美的阐释,也是司空图诗学体系的“韵味说”。司空图认为,诗人的创作应当塑造出“象外之象”,包含着“韵外之致”,这样的诗歌才具有“味外之旨”。

三、《二十四诗品》与“淡味”

在《二十四诗品》中司空图以四言诗的形式列举了二十四种不同的“味外味”,也是对诗歌意境多样性的展示,纵观司空图所列举的二十四种诗歌意境,可以发现司空图对于“淡味”意境的偏爱。

《二十四诗品》的第二品“冲淡”中,司空图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他心中的冲淡意境:“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④冲,和也;淡,淡宕也。冲淡是一种平和而淡泊的意境。司空图不仅描绘出“冲淡”的意境,而且对于如何创造出“冲淡”意境也提出了对创作者的要求,即“素处默然,妙机其微”,就是要具备“冲淡”之心,心境淡泊,安然自居,追求一种闲适恬静才能与万物归一,达到天机自合。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创造出含有绵延之味的冲淡之境,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司空图对“淡”的偏爱,还体现在《二十四诗品》的其他品评中。司空图对“冲淡”的推崇,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司空图所处的晚唐,社会呈现衰败之象,美学上趋向于平淡。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司空图必然受到这种时代审美的影响。同时,社会思想的混乱、儒学的僵化使禅宗成为文士们的一个精神归宿,众多文人转向禅宗寻求心灵的慰藉。司空图在晚年时期开始崇信禅佛,禅宗思想对他的美学思想必然会产生影响。因此,司空图格外推崇“冲淡”的意境,这也与禅宗的空寂自在的审美观契合。司空图的思想和人生轨迹投射在文论创作上,就形成了他推崇淡远的诗论主张。

司空图的诗味论吸收了前代关于诗味的理论成果,并提出自己的创新理论,对艺术本质进行了更深刻的探讨,使“味”这一审美概念得到更深入的探讨,而对平淡之美的推崇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追求。

注释

① 司空图,袁枚.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郭绍虞,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47.

②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A]//诗品集解·续诗品注[C].郭绍虞,集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47.

③ 司空图,袁枚.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郭绍虞,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6.

④ 司空图,袁枚.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郭绍虞,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5.

[1]司空图,袁枚.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郭绍虞,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钟嵘.诗品[M].韩晶,译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张海明.经与纬的交结——中国古代文艺学范畴论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4]李知.“味”论内涵的延展[J].舟山学刊,2007(4).

[5]毕曼.“味像”之“味”的心理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9.

[6]周卫明.试论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的嬗变及其成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猜你喜欢

诗味钟嵘司空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诗歌翻译时对诗味的理解与表达
美哉侗都 诗味乡愁
司空见“惯”
诗歌教学要教出“诗味”来
论钟嵘《诗品》中的“怨”
里耶简“司空厌弗令田当坐”文书研究
钟嵘论赋、比、兴
山居阁(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