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俗共赏“说”相声

2013-12-12李翔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侯宝林李翔玩意儿

李翔

雅俗共赏“说”相声

李翔

我们今天说的相声的雅俗共赏纯粹是指相声的内容以及相声演员的表现手法。雅俗共赏,是相声的灵魂,是相声植根于地气的快乐宝典,只有认识到并为之奋斗,雅俗共赏的相声才能名至实归。

相声 雅俗共赏 灵魂

很多人都喜欢相声,因为它雅俗共赏。我们常说某种艺术雅俗共赏,其实一般都是泛指观众的欣赏口味,说确切点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高雅艺术,有人喜欢通俗艺术,这里说的通俗不是低俗,更不能把通俗当成低俗,那是对广大受众的极其不尊重。而我们今天说的相声的雅俗共赏纯粹是指相声的内容以及相声演员的表现手法。有人一提到相声,就把它归纳为是俗的玩意儿,是只有那些生存在底层的普通百姓才看的东西。甚至我们有些相声演员本身也这么认为,相声不是高雅的东西,想看高雅别来我这儿。一时间,相声被排斥在许多艺术的门类之外,有的省市举办的艺术节就根本不让相声参加。没有办法,相声只有自己玩儿,都玩到了中央电视台,和“青歌赛”一样,独立门户,专门搞了个“相声大赛”,还是一年一届。无论从哪方面说,相声都不仅仅是俗的东西,它的高雅之处有的艺术是根本没办法比拟的。侯宝林说相声说成了北大的教授,常贵田说相声说成了将军,马三立、马季、姜昆、冯巩等等说相声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腕儿级人物。

也有的人说,相声不是教育人的,是娱乐人的,因为只有高雅的才能教育人,难道只有俗的东西才能娱乐人吗?不有那么多人同样喜欢书法、绘画还有交响乐吗?所以我们说,娱乐是分“雅”与“俗”的。

一切在轻歌曼妙的声色里自我陶醉,可称为“雅”娱乐;一切在一种狂欢刺激中得到安慰,可称为“俗”娱乐,方法不同,体味异样,但是同样起到解乏放松的效果。

我们说相声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是从相声的内容以及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来说的。一段让大家耳熟能详、经久不忘的好相声,内容上引经据典、行云流水,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与此同时,其也有民俗、民风、民味儿,有俚语、有插科打诨,在表演上既有“卖、帅”又有“坏、怪”,“说学逗唱”里无不包含着“雅”与“俗”。就人而言同样也有“雅”与“俗”,那是与他的年龄结构、受到的文化教育、周边的环境、亲朋好友以及与其接触的各色人等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欣赏水平,但是大家都有共性,就是都有两面性,即是“雅”与“俗”。“雅”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俗”是人们的生活要素。两者兼之,缺一不可。相反,必然会遭到社会的唾弃。

当初的东北二人转,就是农民们田间地头、村头炕上的娱乐消遣的玩意儿,是人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最火的娱乐方式,它的“荤口”让在那个年代的生人确实酷爱无比,按照现在的话说确实是低俗。正是它的低俗不能适应现在人们的审美要求,才出现了赵本山誓把二人转从厨房拉到厅堂来,把低俗的民间小调变成了绿色产品,登上央视的春晚,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就在赵本山拼命想把二人转向艺术上拉的同时,而有些小剧场的相声则完全相反,它的努力方向是拼命把相声拉离艺术,其目的就是想把相声一夜说回解放前。

旧社会的相声艺人是很不被人看起的,新中国成立后,以侯宝林为代表的从旧社会过来的老艺人,为了想让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被接受为一种艺术,于是成立当时的相声改进小组,他们把一大批过去为了混口饭吃的充满着低俗的荤口相声段子,经过大量的修改重新创作,为净化相声语言所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才把一个只是撂地卖艺的玩意儿改成了真正的一门艺术,并从此在人们的心中占据了很高的地位。可以说当时的“侯宝林”们为相声创造了一个黄金时代,他们把过去的只有低俗的相声变成了既俗又雅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

相声是能够雅俗共赏的。所谓雅,好比是物理现象中的势能;所谓俗,就是它的动能。雅俗共赏,就是这两者融合,缺一不可,光有雅不能使受众青睐,光有俗又味同嚼蜡,只有雅俗并之前行,相声才能丰满而俏丽。

侯宝林大师把相声的语言净化成了势能,就相当于在银行储存了大量积蓄,而我们现在有些小剧场里的相声演员,他们的表现就好比在无度地挥霍那些积蓄。他们玷污了相声的雅俗共赏,其实我们说没有完全的“雅”也没有完全的“俗”,相声在经过了多年沉寂,终又回到了剧场,是一个多么好的事情,而为什么我们总是乐不起来了呢?那时因为我们的小剧场的相声演员们,正在走进一个死胡同,他们错误地认为只有“俗”的东西才能娱乐大众,所以就一条道儿走到黑,于是,什么低级的、难听的、下半部的东西都一股脑地出现了,底下的掌声、笑声是有,但更多的是唏嘘。那种对俗的渴望、对俗的依赖已经成瘾,如同病毒植入身体,仿佛让我们感觉是否有了“癌变”。相声这门艺术只来到世上一百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草根艺术能否存活于人们的心间完全取决于我们所有相声从业者,脚痛医脚,头痛医头,一味地俗下去,让其发展,只顾自己一时的快感,必将走进尽头。那些“侯宝林”们只能代表他们那一个时代,如今的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外来的东西耀眼夺目,信息的传递使人目不暇接,一则短信笑话让人争相喜悦,有“雅”有“俗”,“荤素”搭配,这足以冲击相声这门老又年轻的艺术,我们根本不应该完全不理会世界的变化之快,而低头弄首、缠绵暧昧,直到最后关门歇业。所以,我们还是把“雅”提起来,让“雅”在相声里生根发芽,把“俗”作为调味剂,使之“味美、汤鲜”。雅俗共赏是相声的灵魂,是相声植根于地气的快乐宝典,只有认识到并为之奋斗,雅俗共赏的相声才能名至实归。

(作者单位:合肥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侯宝林李翔玩意儿
李翔作品欣赏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侯宝林巧胜华罗庚
BOUNDEDNESS OF MULTILINEAR LITTLEWOOD-PALEY OPERATORS ON AMALGAM-CAMPANATO SPACES∗
李翔书法作品欣赏
侯宝林生病不忘幽默
侯宝林的幽默
科技是个什么玩意儿
Study on Kinetics of Iron Oxide Reduction by Hydro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