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2013-12-12童晓燕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基本素质语文课程习惯

童晓燕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日趋完善,使语文教学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许多教师和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虽然新颖独到,但具体实施起来,好像又不太好把握。总感觉似乎有这么一种倾向:认为课程改革就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地强调发表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为此展开辩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能力的体现。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思辨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是,这是不是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笔者认为高职语文学习重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高职语文学习是基本素质的形成。语文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高职语文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宣扬的不仅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思想态度,也是专业技术内容与人文精神的综合。所以高职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和社会人的体验学习,是语文文化与专业技术文化的提升学习,也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的养成学习。同时,高职语文学习也是重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语文知识是实现语文课程育人目的的重要载体。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决不能因此轻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样,在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下,专业课程也不能替代工具性的语文课程的学习。作为国家未来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理论的领会、专业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人际思想的交流、团队合作的沟通等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支撑,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有科学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因此高职学生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具备以下素质:

(1)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高职学生虽然已经经历了长达九年的中小学语文学习生涯。但是未必就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高职学生普遍对基础科目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点点滴滴抓起,多方面引导,严格要求。对高职学生而言,以下四方面的习惯应当必备:a.主动学习的习惯,如课前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搜集与所教内容相关的资料;b.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如完成作业后仔细检查一遍;c.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如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不同的见解;d.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这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讨论和比赛中尤为重要。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日趋完善,使语文教学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许多教师和专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虽然新颖独到,但具体实施起来,好像又不太好把握。总感觉似乎有这么一种倾向:认为课程改革就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地强调发表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为此展开辩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能力的体现。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思辨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可是,这是不是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笔者认为高职语文学习重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高职语文学习是基本素质的形成。语文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高职语文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宣扬的不仅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思想态度,也是专业技术内容与人文精神的综合。所以高职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和社会人的体验学习,是语文文化与专业技术文化的提升学习,也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的养成学习。同时,高职语文学习也是重要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语文知识是实现语文课程育人目的的重要载体。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决不能因此轻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样,在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下,专业课程也不能替代工具性的语文课程的学习。作为国家未来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理论的领会、专业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人际思想的交流、团队合作的沟通等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支撑,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有科学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因此高职学生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具备以下素质:

(1)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高职学生虽然已经经历了长达九年的中小学语文学习生涯。但是未必就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高职学生普遍对基础科目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点点滴滴抓起,多方面引导,严格要求。对高职学生而言,以下四方面的习惯应当必备:a.主动学习的习惯,如课前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搜集与所教内容相关的资料;b.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如完成作业后仔细检查一遍;c.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如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不同的见解;d.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这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讨论和比赛中尤为重要。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2)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热爱母语,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语文课堂应是鲜活灵动的,教师应该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氛围,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敞开温暖的怀抱,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愿,通过演示、讨论、查资料等方式优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个班级都会有性格内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教师应格外重视,肯定、赞许的语言和表情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集体讨论中。相反,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能及时关注到学生的消极反应,授课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课堂就会变成“鸡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文课感到厌倦,一看见语文老师就皱眉,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

(3)会阅读,即具备各种基本的阅读技能。语文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学生要会朗读,我们经常看见电视里古代的老夫子带着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读的情景,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文中的内容,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因此,我们要饱含感情地朗读。其次,学生要会默读,有时候由于环境的限制,如在图书馆,就要求做到默读。这要求要注意力集中,抓住主要内容等;再次,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我们不可能细细品味每一本书中的所有内容,这时候就需要速度和略读,迅速捕捉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学生要学会边读边思考,大胆质疑,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还能使我们受到传统经典文化美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一定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3,4.

[3]姚本键.简论中学语文课堂改革[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4]何翠华.课堂教学改革中应确立的几个理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5]李健民.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J].河南教育,2002(05).

猜你喜欢

基本素质语文课程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纸媒编辑的基本素质和责任
好习惯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
校园文化与校长基本素质浅析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