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

2013-12-12张爱民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工作

张爱民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在企业转机建制过程中,把企业推向市场,一方面使企业与外部的联系变得更为复杂;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内部关系重组,企业与职工利益更为紧密,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上企业改制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全新事业,一切都处在探索之中,要使企业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没有企业党组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后盾,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笔者认为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地位。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党在企业的喉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务虚”为基本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以经济指标为考核尺度的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怀疑。有人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有人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始终从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在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于体制转变涉及诸多深层次问题和责、权、利关系的调整,如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使企业改革顺利进行,除了相关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的教育、激励和引导作用,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便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整个经营管理工作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它贯穿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仅是企业管理系统工程中的“首道工序”,也是保障生产经营管理规范运作执行的“监控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和培育者。现代企业,文化制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把企业精神、价值理念传播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增强广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事实证明,哪个企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搞得好,哪个企业就有生机和活力,反之,则管理混乱,人心涣散,就会毁掉一个单位。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日益增强,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混杂在一起。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给国企员工的思想带来了新的变化,使部分干部员工思想产生波动,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如果听之任之,不去正确引导,势必引起思想混乱,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着差异。一些同志认为,企业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生了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存在着方法单调、搞成形式主义等问题,有时甚至脱离了企业的实际,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强,从而影响了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利益、地位、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思想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新情况,不讲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效果势必大打折扣,甚至会使人感到厌烦,从而失去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作用。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格局存在着不适应。一种习惯的看法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部门和专职政工人员的事情。在现代企业中,不可能设置庞大的政工部门和专职政工队伍,大量的是兼职政工人员。事实上,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都应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这里存在一个认识和适应的问题。各类管理人员在思想认识上、知识面上、工作方法上都应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由此,如何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和网络体系,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去,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总之,在新时期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对国企员工思想观念的冲击,以及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弊端和问题,决定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改革、发展相同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姓“企”,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是别的什么。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如果我们离开企业这个最基本的个性来研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很难得其要领。既然在市场经济中,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第一需要,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便不能脱离企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中心工作。它必须围绕和服从、服务于企业的中心任务。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千万不可光强调“政治”而把“企业”二字忘掉,我们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高度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做到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各层面政工人员要多站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立场、角度去思考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能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接受,与企业的改革、发展同步发展。

(4)逐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基本放在机关驻地和正式在岗员工上,但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项目多而分散,使用的外部协作队伍增加而且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力量,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实现“三个覆盖”:一是由机关驻地向施工现场覆盖。按照项目法施工,各项目部成为企业的控制重点和利润中心,是企业抓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当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也就必须向基层项目和施工现场转移,把工作做到施工的最前沿,从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抓起。要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企业的形势、任务宣传到每一个项目、宣传给每一个员工,使远离单位机关的员工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动态变化和发展方向。要加大人力、物力在基层项目部的投入,稳定员工思想,活跃文化生活,尤其是要做好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安心一线工作,发挥专业特长,乐于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作贡献。二是由正式员工向外协作队伍人员覆盖。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各个项目基本上只有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是自己的正式员工,而直接从事施工生产的一线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外部协作队伍即劳务工,但在协作队伍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没有真正把协作队伍列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目前,要使用好、管理好协作队伍,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就应该正视他们的付出和劳动,把企业的项目党建、项目团建、“三工”(工地文化、工地生活、工地卫生)建设等都扩大到他们身上,与正式员工同等看待,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其合法权益,稳定他们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增强他们对企业的情感,共同促进企业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三是由在岗员工向离岗人员覆盖。在企业经济体制变化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些员工未到退休年龄便提前离开了工作岗位,和其他离退休人员一样,他们为企业的发展辛辛苦苦奉献了大半辈子,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为企业作出一定贡献,我们应该尊重他们,从思想上做好工作,理顺情绪,从政治上、物质待遇上关心他们,使他们有所养、有所乐,保证企业“后院”的稳定,从而支持“前方”的发展。

(5)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要对其表现形式、内容、手法进行创新和完善,赋予时代特征,使之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一要努力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使系统管理与日常交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灌输说服与寓教于乐、集中教育与个别谈心、务虚与务实等方式方法有机结合,多方面、多触角、多层次地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二要积极扩大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活动阵地和载体,充分利用报、有线电视和各种文体活动设施,积极探索网络等新工作载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的宣传教育手段,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覆盖范围。三要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重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扩大员工的参与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的新问题很多,可以说,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当前,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为更好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而做出积极贡献,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