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方大学文化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作用

2013-12-12教立营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校训大学精神

赵 越 王 帅 教立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可以从西方大学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中寻找可借鉴的内容。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要理解“大学文化”这个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文化”的内涵。“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人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其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

对照“文化”的概念,我们得知,“大学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大学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有时又和大学理念、大学理想、大学精神等概念互用。大学文化的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是一所大学区别与另一所大学的本质所在,它影响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形成;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贯彻和保证,反过来也影响了精神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构成了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存在、发展的基础。我们研究西方大学文化发展的脉络,可以主要梳理其精神文化方面。但是如果我们要借鉴西方大学文化的优秀成果,就必须在三个方面一一汲取营养。

二、西方大学文化发展的脉络

一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即中世纪大学,最早的大学有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等。这些大学从诞生之初,就一直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譬如在博洛尼亚大学,学生们拥有很大的权利,教师由学生选举产生,学生们制定学校的各项规则。另外,早期的大学纷纷主张自己有独立的地位,他们为了能独立开展学术活动而斗争。为此,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还颁布了一项保证学者安全活动的法令,规定学者在国内受到保护,如遭到任何不合法的伤害将给予补偿。尽管这项法令保护的范围有限,但可以反映出早期大学对自由的追求。

近代以来,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发展,人和人的伟大被发现,人的价值和创造力被肯定,“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的口号被广泛接受。文艺复兴的这些理念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法国,建立了主要从事人文主义研究的法兰西学院。在英国,牛津大学率先开始了其人文主义的教育变革,紧接着,剑桥大学也将弘扬人文主义精神鲜明地写进了学校的教育宗旨并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灵之中。可以说,人文主义观念打破了中世纪以来逐渐增强的经院哲学对大学课堂的垄断,使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在大学中得到了承认和确立,所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这一时期西方大学文化的关键词。

现代以来,美国的大学成了西方乃至世界大学的领跑者,美国大学的文化很好地代表了西方大学文化。首先,美国的大学崇尚“自由教育”,包括教授的教学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中世纪的大学就开始追求自由,由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由在很大程度上被扼杀了。而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教育”得以施行。其次,美国的大学践行“以学生为本”,在生活上努力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在教学上,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美国的大学推崇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至上的文化,各大学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价值、个人选择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服务。

三、西方大学文化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将掀起一个建设高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亦步亦趋,应该本着客观的原则,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道路。

(一)要切实将“以学生为本”理念落到实处

当前,在我国高校中,“以学生为本”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理念,也是一个不断在践行的理念,但是与西方大学相比,许多学校还是停留在口号层面,没有落到实处。西方大学的师生间保持着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学习上,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互相探讨的关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深深地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中。而教师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治学严谨,愿意与学生讨论问题并接受学生的质疑,甚至还会坦诚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大学所欠缺的。此外,在非学术教育中,譬如在学生的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于其专业化的队伍、科学化的方法,使得每名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充分解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上的满足。与西方高校相比,我们要走的道路还很长。笔者认为,如何加强以“追求知识与真理”为核心的学风建设,如何加强以“潜心治学、教书育人”为核心的师德建设,如何加强以民主式、探究式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如何加强以为学生提供一流服务为目标的非学术教育,西方大学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二)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一般来说,校训是选择一句最能代表学校理想追求的格言类警句,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在被调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求实”的为 65所,“创新”的为59所,“团结”的为 49所,“严谨”的为 25所。在256个校训中,包含以上5个词语任何一词以上的有147个,占到被调查高校的近六成。还有一些学校的校训一模一样,有8所高校的校训同为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高校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不同的只是先后排列顺序。与此相对的是,西方大学非常注重发展自身的办学特色,这种特色鲜明的方向性充分表现在各个大学的校训之中。例如,哈佛大学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斯坦福大学校训为“让学术之风劲吹”,柏林自由大学校训是“真实、公平、自由”,普林斯顿大学校训是“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麻省理工学院校训是“既会动脑,也会动手”。可以看出,这些校训都很有特色,各有侧重。当前,国内也有很多高校致力打造自身的特色,譬如,中国矿业大学就提出要建设在能源和资源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我们要坚持特色,切实从自身办学的定位出发,打造适合自己的文化标识体系,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三)要确立学生个性培养的原则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个性发展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海交通大学就给每位学生制定了一份个性化培养方案,人手一份的个性化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全面发展。北京大学通过实施“元培计划”、浙江大学通过设立“求是学院”也在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但国内有这种举措的高校不多,绝大多数都还停留在“重集体、轻个体”的层面。西方高校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但是当这种培养没有原则之后,就成了过分地张扬学生的自主自由的个性,变成了鼓励以“自我为中心”或“个人英雄主义至上”,却忽视了群体文化的价值,忽视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这是西方大学文化的弊端,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国高校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必须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猜你喜欢

校训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校训展示墙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校训展示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