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量短语作定语语义指向分析

2013-12-12葛林姣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歧义书本指向

葛林姣

一、前言

语义指向分析方法是产生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成熟于80年代的一种有关语义分析的方法,是我国汉语学界在语法方面的一次重大贡献,它主要是在克服句式变换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是对句式结构的简单分析,而是对句子深层次的分析。它于1984年第一次被刘宁先生作为专业术语提出来,但是,至今并未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理论。而且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所关注的对象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副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以及介词当中,研究得最为成熟的是副词,在量词的研究方面较少。[1]而在定语成分的语义指向方面,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也主要是在形容词定语和副词定语上面,而在量词作定语方面研究得较少。在现汉语中,量词短语主要可以分为指量短语和数量短语两类,指量短语主要是由指示代词“这、那”等+量词(如个、尺、寸、件等)组成,数量短语则主要由数词+量词组成。本文将主要对数量短语作定语的语义指向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语义指向”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语义指向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先确定一下本文所采取的观点。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陆俭明先生主要认为,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与陆俭明先生观点比较一致的主要是陈昌来先生,不同的是,陈昌来先生强调的是某一成分与几个成分在语义上的直接关联性;第二种观点主要以卢顺英先生为代表,他突破了句法结构的限制,认为语义指向应该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不仅仅是一个成分,包括多个成分)相匹配的可能性,与他观点存在很大一致性的主要是朱晓亚;第三种观点则主要以沈开木先生为代表的语义功能论,认为语义指向主要是指一个词指向它的对象的能力或者是特征。而语义指向分析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句子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揭示某一语法现象,这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采取陆简明先生的观点。

三、数量短语的语义特征

语义指向分析的方法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语义特征的提取,所以在分析数量短语的语义指向情况时,首先必须了解一些与数量短语相关的语义特征。语义特征的提取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义素分析法、内省概括法、组合分析法、对立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2]根据以上的分析方法,笔者认为,数量短语的语义特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根据数量短语在语法中充当什么样的语法成分来判断其功能特征。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数量短语在句子中充当的主要成分一般是定语、状语和补语三种,少数情况下可以充当主语。充当定语的情况,例如:

a.他在上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宾语的定语)

b.这三个人又迟到了。(“三个”做主语的定语)c.他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着喊着央求我。(状语的定语)

充当补语的情况,例如:他推了我一把。充当主语的情况,例如:你们三个跑快点。充当状语的情况,如:他一把将她抱住,好像久违的恋人一样。

(2)内在的语义特征,这主要是指量词短语所表示的基本的概念意义、理性意义以及逻辑意义,一般而言数量短语所表示的主要意义是指数量的多少。

(3)体词性语义特征,数量短语在语法功能上与谓名词较为相近,因此,也具备体词性的语义特征。

(4)状语性语义特征,即一些状语不单说明谓语动词,而是与整个句子乃至语段都存在联系,主要用于表示事件发生的事件、地点、方式、程度范围(含数量等,数量短语则主要用于表示数量的方式以及数量的多少等。

(5)数量短语的色彩意义,在这里主要是指修辞色彩(强调的主要是感受性的语义特征),数量短语的修辞色彩特征是数量短语与其他词语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修辞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几种辞格的使用上面。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 “三千尺”即是夸张的表现。

四、数量短语做定语的语义指向情况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基本上确定了数量短语的一些语义特征以及数量短语做定语的语义指向分析的相关原则,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语料对数量短语做定语的语义指向情况进行分析。

(一)数量短语作定语在主语位置上的指向情况

(1)组里的三个人用一种沉闷的、勉强的声调在聊着天。——《绿化树》

(2)一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早上被运到农贸市场上去了。

(3)李明、张三、王四这三个人又迟到了。

从这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例(1)的数量短语“三个”主要后指人,例(2)中“一批”主要是后指蔬菜和水果,例(3)中的数量短语“三个”主要是回指“李明、张三、王四”三个人。也就是说,数量短语做定语在主语的位置上时主要存在前指、回指两种情况。例(3)是数量短语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句子中的数量短语“三个”之所以是前指“李明、张三、王四”四个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数量短语在句中起着代词的作用。

(二)数量短语作定语在宾语的位置上的语义指向分析

(1)张三一共买了四本书。

(2)这家工厂七月份总共生产空调五千台。

(3)这家工厂七月份总共生产了五千台空调。

(4)他终于得吃了一顿饱饭。

(5)他骑了一匹高大的马。

(6)早市上运来了一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例(1)中“四本”主要后指书本,例(2)中的数量“五千”主要是前指空调,而例(3)中的数量短语主要是后指宾语的中心语,例(2)、(3)两个例子的主要不同是宾语中心语的位置有所不同,一个是放在前面,一个是放在后面,可见,数量短语做定语在宾语位置上时,其语义指向的情况会出现前指和后指两种情况,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都是指向宾语的中心语。例(4)和例(5)的情况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例(4)中的数量短语“一顿”既是宾语“饱饭’的定语,但是也同时是谓语“吃“的补语,而例(5)中的数量短语“一匹“既是“马”的定语又是谓语“骑”的补语。也就是说,一个词在句子中同时与两个成分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这时,数量短语“一匹“既前指“骑”,同时也后指“马”,“一顿”既前指吃,同时也后指“饱饭”,也就是存在着语义兼指的情况。例(6)中的“一批”主要是后指“蔬菜”和水果,与前面有所不同的是,它同时兼指两个成分,主要原因是因为“蔬菜”和“水果”都可以同时与之相搭配。

(三)数量短语作定语的歧义指向分析

(1)三个孩子的爸爸从对面走来。(主语的定语)

(2)桌子上堆着一堆书本和文具。(宾语的定语)

(3)两个工厂的劳模都非常的受大家的喜欢。(主语的定语)

例(1)和例(2)的歧义都是非常明显的,根据层次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句子进行不同的分解:在(1)句中,主要包含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主要是指“有三个孩子的一个爸爸从对面走过来”,第二个意思主要是指“三个孩子各自的爸爸从对面走过来”。第二句中的歧义可能不太明显,我们可以称之为隐性歧义,这句话也包含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桌子上堆着一堆书本和一堆文具”,即堆有两堆东西;第二个意思是指“桌子上堆着一堆含有“书本和文具的东西”,即桌子上只堆有一堆东西。第三句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里就不再作详细的分析。

因此,句子中的数量短语的语义指向情况也是不同的,例(1)中的“三个”既可以指向孩子也可以指向爸爸,例(3)中的两个既可以指向工厂也可以指向劳模,也就是说,这两个句子语义会因为数量短语的指向不同而不同。另外例(3)的句子,可能不仔细分析很难察觉到它的歧义指向,但是实际上,它的语义指向也是存在歧义的,句子中的“一堆”既可以指向书本也可以指向“文具”,另外还可以同时指向书本和文具的复合体,意思就是说“桌子上堆着的是一堆书本加一堆文具呢,还是说堆着的只有一堆东西,里面有“书本和文具”。也就是说,以上的这三个句子都因为数量短语指向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义,而产生这样的歧义指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数量短语作定语之所以会产生歧义指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语境的不明确

语境的不明确导致的歧义就称之为语境歧义指向,[3]如:

a.三个孩子的爸爸从对面走来。(主语的定语)

b.两个工厂的劳模都非常的受大家的喜欢。(主语的定语)

以上这两个例子中,我们都知道是存在歧义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确定具体的语境,如果在句子中加入具体的语境,歧义就不会出现,化解这种情况下的歧义的主要方法就是给句子增添具体的语境,或者是在句子中增加一定的成分。a句中,通过增加成分化解歧义可以表述成“拥有三个孩子的爸爸从对面走过来了”。如果是添加语境,则可以表述成:“家长会上,有三个孩子的爸爸急匆匆地从对面走过来。”例b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消除歧义,以明确数量短语在句子中的语义指向。

2.词语本身的搭配问题

数量短语的一个重要的语义特征,即表示数量的多少,它可以与大多数的带有可数性的名词相搭配。[4]例(2)“桌子上堆着一堆书本和文具”中,我们知道,数量短语不仅仅能与书本搭配,同时也可以和文具搭配,因此,造成了句子语义上的歧义。一般而言,消除这种歧义的方法也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添加成分的方法,另一种就是变换句式法。(2)句中,通过添加成分的方式消除歧义主要可以表述成“桌子上堆着一堆书本和一些不用了的文具”,而如果要通过变化句式的方法来消除歧义,则主要可以变化成“一堆书本和一堆文具在桌子上堆着”。这样就使得数量短语的搭配带有确定性,消除了句子潜在的歧义性。

五、结语

语义指向的分析方法是汉语语法学界对世界语言学的一大贡献,它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对语法的研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其分析的主观性较强,相对而言说服力较弱。而当前研究的领域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集中于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词语上,其他类词语涉及得较少,有待进一步拓宽。

[1]徐洁.语义指向研究综述[J].南阳: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7).

[2]邵敬敏,周芍.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37).

[3]周国光.试论语义指向分析的原则与方法[J].语言科学,2006,4(5).

[4]王超辉.语境的构成因素及语境歧义分析[J].黑龙江: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5]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范晓,张豫峰.语法理论纲要[J].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歧义书本指向
玩转书本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打开书本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eUCP条款歧义剖析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English Jokes: Homonyms
开在书本里的花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寻求歧义研究的解释力度:从认知视角到社会视角——兼评《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