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豫剧、闽剧作品为例看地方戏改编的现状与方向
2013-12-12卫新力
卫新力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的思潮不断涌入并影响着中国本土的文化。非常遗憾的是,有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却没有适应这种变化而从我们的生活舞台中退出,比如说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的戏曲。这种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面临着被新兴艺术同化的威胁,许多传统地方曲目濒临消亡。因此,如何让传统的地方戏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在时代的大潮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地方剧种近年来出现了不少获得好评的改编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争议的改编剧,它们都大大丰富了戏曲的舞台形式。且不说地方剧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改编剧自身也面临着艺术与市场两个主题,地方戏改编剧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成为现在创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笔者以豫剧和闽剧为主要说明的对象,来谈一谈改编的地方戏现存的状况和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地方戏改编的优秀典范
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闽剧《唐王选妃》遵循了原著的内容与主题,在人物塑造、人文情怀、呼唤真情上有了新的意义的阐释。
(一)更加强调人物塑造
《程婴救孤》中没有过多强调正义与邪恶的力量,而是把中心放到了关注事情发展的过程上,程婴的心理活动通过舍子救孤、抚育孤儿、蒙受误解等事件展现出来,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结局,而是深刻地体会到程婴恻隐的内心,把这个人物形象彻彻底底地弄明白了。程婴忍辱负重十数载,最后却因为不能吐露秘密而遭受公主的毒打,最后为孤儿挡剑而死,心灵的苦难使这个悲剧性的人物到达高潮与顶峰。通过环境的不断变化来丰富程婴的形象,到最后人物形象圆满的那一刻,观众已全然被人物折服。全剧的精华也正是程婴性格塑造的高潮之处——“为救孤我舍去京哥亲生子/为救孤我妻思儿赴黄泉/为救孤我每日伪装与贼伴/为救孤我身居屠府落不贤……”
同样的,《唐王选妃》中,魏征的仗义执言,贤德明理的长孙皇后的从旁规劝,使唐王在道德的问题上终于认识了自己。全剧一共八幕,以郑青霞与陆爽从相恋到分离、从相互误解到欢喜成婚为主要情节线索,颇有《浣纱记》的风格。剧中貌似没有唯一的中心人物,知错能改的李世民、有苦难言的郑仁基、忠心耿耿的魏征、体贴入微的长孙皇后、两面三刀的潘贵……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使观众深刻地体会到创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对世间真理的秉持。
(二)人文情怀显现
《程婴救孤》对救孤、抚孤一系列动作的展示,体现了创作者对人文情怀的关注。公孙杵臼、程婴,包括韩厥,在不同层次都做出了牺牲,只不过有人笑着直面死亡,有人却违心地活着。在韩厥把婴儿还给程婴,挥剑自刎之时,程婴跪在韩将军的尸体旁边,默默地留下了泪水;在公孙杵臼被施以酷刑的时候,心如刀绞般的程婴不自然地伪装出狡黠的面容。作为一位大夫,他没有办法保住知己的生命;作为一位父亲,他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儿子;作为一位义士,他却要背负见利忘义的骂名。在屠岸贾一刀斩断婴儿的那一刹那,程婴虽然在外表没有表现出悲伤之情,但观众却能清晰地看到他破碎的心灵。正是有了老朋友的理解与日后报仇的决心,程婴也才有了进一步行动的精神支柱。
《唐王选妃》同样弘扬着对人性的呼唤。闽剧究其本质是“俗”文化,改编戏曲同样是市民文化的体现,所以剧中演员借古时候的情境,抒发今日的情怀。在第六幕中,一向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的魏征向我们展示的是他脆弱的一面,在与长孙皇后的谈心中,使我们了解到,在一个人心浮躁的时代,坚守心中的那份正义是多么的困难与珍贵。这时,魏征的言语更像是一个失意民众的自白,他的信仰与市井文化中人们对于理想的坚守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两个剧本的人文情怀体现在对主人公内心的全方位展现上,也体现在别人对主人公的理解方面,这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一种体现。摒弃了人物之间的冷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宽容与博大的胸怀。或许这就是创作者对于人与人关系之间的一种深层次思考。
(三)注重对情的呼唤
对于《清风亭》的改编,与《程婴救孤》改编的思路有相似之处,也是基于原著的内容,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加入了自身的改编特色,即更加注重情。
原著的内容是注重“写实”的话,那改编后的《清风亭》则是“写情”,在“赶子”、“盼子”、“认子”中,“盼子”一场中,由于思儿心切,贫病交加,心火上攻,贺氏双眼失明,给人以悲剧性的力量;“尤其最后“认子”一场,老夫妇疾恶如仇、刚正倔强性格的充分展现,惊心动魄,酣畅淋漓。张继保昧尽天良终被雷击的幻觉性的精神背景上出现的张元秀夫妇怒目而视的定格切光造型,将以其无尽的道德震撼永远叩击着人们的心灵……”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历来最重视忠和孝,创作者把“孝”放在了主题之上,迎合了大众的审美与趣味,在艺术上以鲜活的语言、灵动的人物、逻辑清晰的脉络线索构成全剧。同时,作品中的主题也是一种回归,把道德的教化功能搬回改编的舞台,借助社会早已形成的舆论力量,完成对亲情的呼唤。
二、地方戏改编出现的争议
豫剧改编戏《金瓶梅》与前三者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金瓶梅》没有加入创作者的想法,而是极力遵循了原著,是对原著高度的呈现,即尽量忠实原著的基本情节与人物形象。
全剧围绕着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及西门庆之间的感情纠葛而展开,在舞台上原汁原味地将四个人的关系铺展开。剧目并没有回避与情色有关的词语、情节,由此还有关于“光屁股”的传说,“应在这里更正,那是剧中庞春梅洗澡的一场戏,它是通过替身演员在薄纱屏风后面穿紧身衣舞蹈的方式来表现的,由于后台又给舞蹈演员打了‘逆光’,因此产生了裸体的效果”。①同时,为了追求更好的剧场效果,豫剧舞台上演员表演大胆,服装也比较暴露。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金瓶梅》着重于情节的尽量忠实。
受到《程婴救孤》救活省二团的启发,省三团《金瓶梅》的创作者比较关注改编剧的经济效益。出于对市场方面的考虑也未可厚非,但是大胆的演出风格却招来了一片质疑之声。不乏批评声音,指出“省三团抛弃上演优秀现代戏的传统,去生产劣等产品 《金瓶梅》,并不是面向市场问题,而是创作的指导思想问题。作为舆论宣传,应匡正走上了邪路的指导思想,而不应为这样的思想千方百计地寻找合法正当的理由”。②在当下戏曲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下,如何创作出既符合市场效益又具备艺术元素的改编戏的确是一个看似矛盾的难题。
三、地方戏改编的未来方向
《程婴救孤》、《清风亭》、《唐王选妃》受到了普遍、较高的好评,名誉、荣誉实至名归;但是《金瓶梅》却遭受到了冷遇,甚至受到诸多的质疑与批判。批判的声音表面上是指向了豫剧《金瓶梅》的语言不符合伦理道德、舞台表演过于暴露,实质上是在于豫剧改编剧不应该选择《金瓶梅》作为题材。我们细细看来,前三部的原著都是符合传统的价值观念,而《金瓶梅》自古便是出现在禁书的行列。把禁书搬上了豫剧舞台当然会受到比较大的质疑,《金瓶梅》因过多的淫词秽语而一直被排斥在公众的主流道德观念之外,这样的“不堪”之词是拿不上台面的,是不庄重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豫剧《金瓶梅》从选题材这一步便是“错”的,错在于不该把自古禁的书搬上了正儿八经的豫剧舞台上,这才是豫剧《金瓶梅》受到质疑与批判的最根本的原因。弘扬传统美德的戏剧就大加褒奖,鞭笞社会丑恶的低俗市侩戏曲就全盘否定,这里面反映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改编戏未来发展的思考。
地方戏选取的题材从选取原著的内容,到形式,到结构,甚至舞台的表演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在当今时代各路文化都彰显、融合、更加多元的大氛围下,地方戏一如既往地遵循着这些基本的原则,在选取的题材上谨慎再谨慎,会不会有些局限性呢?现在的文化开放气息浓厚,各样的文化更加多元,处在这样文化互相交融的背景与环境下,加之地方戏本身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日益艰难的状况,拓展自己发展空间显得十分必要。
所以,地方戏的改编就要求创作者们转变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一方面走创新之路可以很好地解决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地方剧种在保留自己艺术特色的同时兼顾一定的市场效益,因为作品的展现也要同观众的感受结合起来,满足当下人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地方戏选择题材的空间,《金瓶梅》中体现出来的市侩人情、贪婪腐败的社会氛围的主题还是符合传统民族精神文化的,可以以此作为一种启示,一种思索。不能仅仅因为语言的问题而忽略一部名著的其他有价值的成分,因此这就要求观众们有一定的包容情怀。倘若没有这种包容性存在的话,像豫剧、闽剧之类的地方剧种仅停留在较狭窄的选材主题上,不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就不可能在时代潮流下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正如毛泽东同志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那样,艺术的发展应该遵循其本身的存在规律,不能用单纯的价值观去禁锢它,在文化艺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才是戏曲探索的前进方向。
注释
① 张晓华,方进玉.关于豫剧《金瓶梅》的种种不同意见[J].瞭望,1994(6).
② 于群言.豫剧《金瓶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谈瞭望周刊一篇专题报道有感[J].中国戏剧,1994(8).
[1]张大新.传统理念与人格范式的颠覆、消解和重构——新编豫剧《程婴救孤》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启示[J].戏曲研究,2008(2).
[2]苏永旭.从豫剧《清风亭》的演出看古剧目的改编[J].戏曲艺术,2000(3).
[3]王晓珊.论闽剧雅文化特质的形成 [J].福建艺术,2012(3).
[4]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