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微出血对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3-12-11孙轩翔

淮海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脑微脑出血年龄

孙轩翔

脑微出血(CMB)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以微量血液外漏为特征,临床上缺少或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随着MRI 新技术SWI 等的应用,CMB 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为探讨CMB 对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影响,笔者对其与卒中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 年10 月~2012 年5 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12 例,男70 例,女42 例,年龄44~82 岁,平均年龄(68.7 ±9.6)。均在发病3 d 内进行头颅CT、MRI、SWI检查,排除脑实质钙化、脑肿瘤、外伤、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及有出血倾向疾病等。记录112 例卒中患者的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病史,既往卒中史的确定,以曾由医院做出明确诊断或影响学发现陈旧性病灶为依据。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诊断均采用WHO 诊断标准。

1.2 分组方法 112 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美国神经障碍和卒中协会的分类标准:(1)腔隙性脑梗死组49 例,年龄(67.2 ±9.17)岁,其中21 例患者有1~3 个腔隙灶,17 例患者有4~7个腔隙灶。11 例患者的腔隙灶>7 个。(2)脑梗死组28 例,年龄(64.1 ±8.67)岁。(3)脑出血组35 例,年龄(62. 6 ±7.3)岁,其中脑出血次数为1 次的25 例,2 次的7 例,>3 次的3 例。脑出血组的病例包括本次住院为脑出血患者和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的患者。以上分组排除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患者和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以同期住院的50 岁以上非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共48 例,年龄(61.3 ±7.7)岁。4 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对照使用χ2分析,所有分析均在SPSS13.0 程序中进行。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各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危险因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各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各组CMB 的发生率、数量及严重程度分级比较 见表2。

表2 各组脑微出血的发生率(±s)

表2 各组脑微出血的发生率(±s)

表2 中显示,各脑卒中组以脑出血CMB 发生率和数量最高为74%(13.5 ±10.6),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梗死组的分别为55%(8.2 ±3.5)和36%(4.4 ±2.6),脑卒中组总发生率68%,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CMB 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出血次数的相关性 将腔隙性脑梗死按腔隙灶、按腔隙灶的数目分为轻度(1~3 个),中度(4~7 个)和重度(>7 个)进行Spea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腔隙灶组的数目与CMB 的数目呈正相关(r=0.342,P<0.001)。脑出血组出血次数与CMB 的数目呈正相关(r=0.402,P<0.001)。

3 讨论

目前认为CMB 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出血性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正常老年人。CMB 是严重小血管病变的标志,局限于脑叶的CMB 反映了血管的淀粉样变,而脑实质的CMB 反映了高血压小血管病变,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内微小动脉透明变性[2]。微动脉瘤和动脉中层退行性变可使血管在形成微动脉瘤之前或之后破裂,说明高血压可能是CMB 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相关的脑卒中可能有不同的病理机制。但血糖水平也可能为脑出血的预测因素,而糖尿病是致使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决定因素。腔隙性脑梗死代表闭塞性微血管病变自发或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后CNB发生的风险增高。调查发现CMB 的数量和腔梗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3]。

本资料结果表明,CMB 在其他脑卒中均有发病,以脑出血发生率最高为74%,明显高于其他组CMB 的严重程度,以中重度为主。且其病灶数量与脑出血的次数呈正相关,提示CMB 和脑出血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脑出血部位可能即是未来CMB 的部位。腔隙性脑梗死CMB 的发生率为55%,且腔隙灶的数目与CMB 的数目呈正相关。CMB 与小动脉病变关系密切,多发CMB 表明微血管病变已达严重阶段,具有出血倾向。CMB 患者曾有卒中史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但无论男女随年龄增长其发生率均呈增高趋势[4]。

CMBS 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CMBS 与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及脑白质病变密切相关[2]。CMBS 在脑卒中的预后判断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加深对CMB 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脑血管病的机制并可能改进治疗方案[5]。

值得注意的是,CMB 的概念尚存在一些争议。首先,SWI上低信号区不仅可以是脑出血,而且也可以是其他病理、生理改变,甚至是伪影所致。其次,即使病因学是正确的,CMBS也并不代表急性或慢性脑出血,而是代表退化产物,如含铁血黄素的沉积或是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状态[6]。

[1] 赵 忠,周 洋,董曼丽,等. 脑微出血研究的综合进展[J].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33.

[2] 张 敏,岳玄烨,殷 勤,等.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1,13(2):19.

[3] 桂雅显.脑微出血与脑出血[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9):675.

[4] 常莉莎.脑微出血[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16(6):447.

[5] 张荣伟,张惠敏,王慕一.老年脑出血患者的脑微出血与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4):34.

[6] 方依卡,潘速跃.脑微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6):1427.

猜你喜欢

脑微脑出血年龄
变小的年龄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及其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
年龄歧视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算年龄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