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3-12-11
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医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学“眩晕”、“肝阳”等范畴,患者多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等临床症状,严重困扰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血压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本研究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辅以中医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0例,均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患者收缩压(SBP)≥140 mm 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 (1mmHg=0.133 kPa)。其中男120例,女10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0.8±5.4)岁;痰浊上扰型高血压11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74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16例,气血亏虚型高血压20例;排除合并精神疾患及严重心、脑、肾等脏器损伤者;所有患者研究前均知情同意。将上述2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体现在生活起居、饮食、辨证施护等几个方面。两组均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并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SBP、DBP等血压值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
1.2.1 生活起居护理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作息活动,血压高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证睡眠时间充裕,待病情缓解时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太极扇等活动;洗漱均用温水,饭菜宜温热,避免冷饮冷餐;按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1.2.2 饮食护理 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蛋清、牛肉、豆制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少于6g),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此外,患者应禁烟限酒。
1.2.3 辨证施护 根据患者的证型、病情进行辨证施护[4],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可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食物或药物,诸如甲鱼、芹菜、茼蒿、菊花、枸杞等,并调畅情志,稳定情绪;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可用补肾益精、滋阴潜阳之食物或药物,诸如芝麻、核桃、黑豆、龟肉、枸杞、大枣、百合等;气血亏虚型高血压患者可用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食物或药物,诸如猪肝、鱼、瘦肉、蛋、阿胶、大枣、党参、黄芪等;痰浊上扰型高血压患者可用化痰除湿、和胃健脾之食物或药物,如山楂、薏苡仁、冬瓜、荠菜及白萝卜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5]采用显效、有效、无效三级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消失,DBP值下降幅度大于10mmHg并达到正常,或SBP值下降幅度大于20mmHg;有效:患者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减轻,DBP值下降幅度小于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SBP值下降幅度在10~20mmHg之间;无效:患者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无明显缓解,SBP、DBP等血压值下降水平未达到上述标准。
2 结果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等血压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BP、DBP等血压值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个月的常规药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组患者的SBP、DBP等血压值下降明显,其效果优于单纯进行西医治疗和护理的对照组。说明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辅以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将生活起居、饮食、辨证施护等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可显著提升降压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因高血压而引发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1]刘漩.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3,35(2):288-289.
[2]刘鲲,王立芹,李艳秋.高血压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106-10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4]郑丽维,邓丽金,张文霞,等.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31-33.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