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8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观察
2013-12-11
江西省永丰县古县镇中心卫生院,江西 永丰 331507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女性群体中,其临床病症包括下腹痛、盆腔粘连、月经失调、不孕不育等[1],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临床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医疗诊断技术多元化及各种宫腔操作有密切关系,因此宫腔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进行合并疾病的检查与预防。本文选取1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内服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方法的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检查该组患者均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有114例为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另59例患者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145例为已婚患者,另28例为未婚患者。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87例,年龄为24~42岁,平均年龄为(35.6±4.8)岁;病程为4.5个月到5.3年;包括下腹痛患者15例,全腹痛患者26例,痛经患者56例,肛门痛患者43例,性交痛患者11例,不孕症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86例,年龄为23~44岁,平均年龄为(34.8±3.9)岁;病程为4个月到5年;包括痛经患者52例,腹痛患者(包括下腹痛与全腹痛患者)40例,肛门痛患者42例,性交痛患者12例,不孕症患者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病症、病史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比较。
1.2 对象选入标准 173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在B超检查中患者卵巢均可见病灶,且出现囊肿(囊肿直径低于2cm);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呈阳性;排除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且无严重的障碍性疾病。
1.3 方法 治疗组患者进行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其中益肾化瘀汤的组方为:丹参15g,三棱15g,莪术10g,血竭5g,肉桂3g,黄芪30g,五灵脂15g,蒲黄10g,元胡15g,川断10g,香附10g,仙灵脾15g;外敷中药成分为桂枝60g,香附60g,丹参100g,三棱50g,薄荷30g,莪术60g,姜黄60g。另外益肾化瘀汤每天2次煎药服用,用药时长为3个月,而外敷中药使用每次2袋敷药,并辅助应用跌打药酒与翻炒处理的米醋进行外敷。在进行中药外敷时患者取平躺体位,中药敷于患者脐部及以下部位,每次经期过后连用三天,连用三个月。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益肾化瘀汤治疗,用法同上。
1.4 疗效评估标准 173例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后,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回访,其中着重统计观察患者妇科检查结果、子宫内膜抗体变化情况及妊娠改善情况等;并对患者的腹痛情况进行量化评估[2],评分低于3分为显效,4~6分为有效,6分以上为无效。痊愈:临床病症全部消,结节病灶消失且患者不孕症治疗成功,腹痛量化结果为显效;有效:患者病痛减轻,结节缩小,且停药后无加重情况,腹痛疗效评估为有效;无效:病情无变化,腹痛评估6分以上。
1.5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腹痛情况进行了量化评分,其中治疗组显效为52例,有效为26例,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妊娠率高达31.4%,患者的生育条件明显改善;此外,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治疗组治愈患者26例,治愈率高达30%。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相关数据比较
3 讨论
在中医理论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结在于气血失常引发的血瘀,血瘀形成后会直接阻滞胞宫,引发痛经,如血瘀停结于患者下腹处将会引起排卵功能障碍,引起不孕不育症。基于此种病理,中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将重点置于活血化瘀、益肾温阳环节[3],并采用内服益肾化瘀汤与中药外敷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从益肾化瘀汤的主要成分来看,该内服药物的主要功能便在于祛瘀止痛与活血通经,而外敷中药中也有化瘀活血药物,将药物内服与药物外服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形成互补,推进患者体内血瘀的化解,这种基于病理的强化治疗方法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妊娠率。
[1]秦小润.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J].山东医药,2011,51(32):93-94.
[2]张春青.中药周期调治法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5(1):159-160.
[3]毕景芹,薄国荣,赵华兴,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162-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