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初探
2013-12-11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而患者静脉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测定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79例、女性121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62.34±1.12)岁。纳入与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经临床心电图检查可知均发生急性ST段抬高;③患者均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排除再发情况;④患者发病至前来我院就诊间隔时间不大于24h;⑤患者无恶性肿瘤疾病;⑥患者无炎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⑦患者于发病前6个月内未进行任何外科手术或发生严重创伤;⑧患者于本次发病前1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炎类药物;⑨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出院随访工作;⑩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患者均采用同样的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并按静脉血hs-CRP测定结果分为研究组108例,hs-CRP≤4mg/L、对照组192例,hs-CRP>4mg/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例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hs-CRP检测方法:患者入院治疗12h内均行静脉血抽取,将血样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hs-CRP测定,检测仪器为希森美康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选用该仪器厂商提供配套产品。两组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后,给予1年有效随访(成功率100.00%),记录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包括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死亡。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及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示,研究组心脏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31.29%,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随访过程中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较为严重的冠心病之一。其发病机理为患者体内冠状动脉腔出现粥样斑块且发生破裂、裂纹或表面缺损情况,从而造成出血或形成血栓,使患者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心肌供血不足,产生持久的缺血,最终导致心肌急性坏死,属于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来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hs-CRP属于急性期反应蛋白,由人体肝脏合成,是反应机体内部炎症状态的因子。研究表明[1],超敏C反应蛋白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引发、进展以及脱稳定状态等情况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其可看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病及预后较差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静脉血hs-CRP含量不≤4mg/L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低于hs-CRP含量>4mg/L的患者。可能hs-CRP含量越高,其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率越高,是心脏终点事件发生的预测指标之一。国内黄玮[2]等的研究也获得一致性结论。但研究未进行相关性检验及回归预测分析,因此,结论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后才以予确定。
[1] 际晓亮,傅围胜,徐耕,等.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2,17(5):189-191.
[2] 黄玮,陈庆伟,雷寒, 等,纤维蛋自原与高敏C反应蛋自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4(7):718-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