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山漂来:我们面临的道德危机

2013-12-10

现代阅读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三鹿冰山老虎

有4个字,在中国的互联网等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实,它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恐怕是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这4个字是“道德危机”。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中,传统道德始终以其独特的风采和巨大的影响力闻名遐迩,这也是中华文明鲜明的民族特性和魅力之所在。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

但我们今天却发现:在这个曾经最具道德优越感的古老国度,社会道德水准的下滑、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迷失却已成为某种日益迫近的危机。

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走向危机始于何时?众说不一。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混乱日甚一日,有学者指出道德危机始于那时。但细究起来,那时的中国人也还大多是念“四书五经”长大、文化血液里还有“仁义礼智信”等文化基因的一代人,当时的士大夫们对当时社会道德日下的指责,存世的记录也仅限于“辄习浮薄,逐末营利,奢侈腐化之风盛极一时”之类的层面上。

但有一点是说对了,中国自晚清时代,至20世纪,中国人在这种关系到民族危急存亡的非常时刻,选择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同时摒弃了“孔先生”和“孟先生”,也就完全抛弃了孔孟儒家学说——其实也就是摒弃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约束,几千年道德规范自此不再是中国人心中的敬畏和信仰。

“文革”10年,无疑加剧了中国人对传统的否定和批判,也加剧了中国人内心深处道德体系的崩溃。

中国社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社会转型期多种道德价值观尤其是以金钱利益为核心的道德观给国人以强烈冲击,精神与物质双重“苍白”的国人开始追求现实中的真金白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于是,渐渐地,“妹妹”们“大胆地往前走”,“傍大款”,当“二奶”……但当初那还是少数人的行为。我们尚能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那么现在,你还能感叹什么?

震惊世界的“三鹿事件”至今虽已过去多年,但它留给中国人的创痛,带给当事者的伤害,还远远没有结束。“三鹿事件”可以说是当今社会道德水准整体滑坡的一个时代性标志。

有学者说过,“三鹿事件”是对国民心理的“精神撕裂”,它使一个大国应秉持的多项核心价值受到了威胁并发生动摇!诚如斯言!这一发生在商业道德领域的危机事件,其性质和影响早已远远超出了商业道德的范畴,而是关乎到了社会道义、人性良知等底线问题。

“三鹿”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在它的“身前身后”,众多的“一鹿二鹿”和“四鹿五鹿”早已呈现出这个社会在商业道德领域所遇到的诸多价值观方面的严重问题。在“三鹿”之前,从“毒米”、“毒面”等有毒食品上,我们就能看出当今社会一些不法商人的缺德,即使在“三鹿事件”遭到公众舆论的无情鞭挞和国家执法机构的严厉打击后,不但“三聚氰胺”并未销声匿迹,近两年“瘦肉精”和“地沟油”等又使食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中国俗语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前商业领域的道德现状无疑表明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在这一领域所遇到的严峻挑战,以至于2011年5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发布《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要求食品从业人员必须集中进行行业道德伦理培训。

但是,价值观层面上的问题的发生往往是全社会性的,尤其是我们的传统价值观所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医疗领域,从“天价医疗费”到“假医假药”的频繁出现,就正说明了中华传统医德“救死扶伤”,“医乃仁术、无德不立”等价值观的衰退;在教育领域,“学术造假”的不断现世,也说明了中国传统师德的衰落。

商业、医疗与教育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3个领域,这3个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其实正是当今社会我们的传统道德价值观面临严峻挑战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我们社会生活的道德底线已经难以守住。

同样,“周老虎事件”至今也已过去4年多了。周正龙的弥天大谎与漫不经心的忏悔也已成为白纸黑字。但当年这只“周老虎”激起的“全民打虎”浪潮,又何尝不是因为这一事件对国民心理的“精神撕裂”及它使我们应秉持的多项核心价值受到了威胁和发生动摇所致?“全民打虎”的背后,正是公众面临社会诚信体系最根本的基础——社会公信力发生动摇时感到惶恐不安的一种危机心理的自然流露而已。这只“假老虎”对当代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的破坏与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在后来的“欺实马”、“躲猫猫”等事件以及引起政府高层震动并迅速在相关领域制定相关法律的“被精神病”等现象,我们都能看到类似于“周老虎”那种蔑视一切、公然说谎的影子。

在“周老虎事件”之前,社会假的概念流行就已经给了“周老虎”孕育出世的土壤,假食品、假药品、假学术……当今社会的造假可谓无处不在。在“周老虎事件”之后,最近从“郭美美事件”到“卢美美事件”所引发出的国人对慈善机构的诚信质疑,则无疑表明当今社会的诚信体系已发生严重问题。诚信是一个社会运行的基石,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的五大核心因素“仁、义、礼、智、信”中,“信”是基础。这种“慈善诚信问题”的发生,无疑也表明了中国传统价值信仰在今天所遭遇到的严峻挑战。

在当今社会所有受到价值观质疑的事件中,我们都能看到事件背后的“利益博弈”,也就是说都能看到一个“钱”字起支配作用的“规则”,我们叫它“钱规则”。诚然,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的就是“钱规则”,但当这个“钱规则”成了支配我们一切社会活动的普遍信仰时,我们要问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将信什么?

社会诚信与社会信仰是与我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出现问题也正是当今社会传统文化信仰遭遇严峻挑战的一个缩影。说明了当今世风世俗的改变正是源自我们文化、心灵及信仰等层面上的改变。这种改变表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就是以上各种突破道德底线的“危机”事件以及与我们五千年人类文明之传统价值观格格不入的各种“雷人”事件的不断发生。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世风世俗的变化早已发生在我们的一些最基本、最常识性的价值观层面上,比如为人最起码的是非观、羞耻观等。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范跑跑事件”出来时,笔者曾想到过一个比喻:一个少女走在大街上,突然,她的裤子滑落了,露出了一丝不挂的下体。在正常情况下,她会赶紧弯腰提裤,遮住羞处。但她却继续大胆地往前走,而且是昂首挺胸地走。假若有人好意提醒她“裤子掉了”,她说不准会大怒并大骂你一顿。她还可以光身露腚去万人瞩目的电视台与你舌战一场:“我错在哪儿了?”是的,她与那些“脱掉裤子用身体写书”的人比起来,与那些故意以不雅视频炒作而欲出名的人比起来,还真说不出她“错在哪儿了”。她只是无耻罢了,但她不在乎,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无耻。

我们在此应该注意到的是,所有这一切——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雷人”事件,都只是已见诸媒体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只不过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已。那么,水面下的冰山有多大?

这座冰山的庞大恐怕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冰山的庞大。

中国人曾经都是孔孟之徒,过去我们无论真实的道德水准有多么良莠不齐,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但每一个人仍知要努力保持着“道貌岸然”的模样。但今天,情况似乎正在惊人地变化着。我们且不说“周老虎”、“范跑跑”连“道貌岸然”也不要了的“牛样”,先看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以及充斥媒体的一些常见现象,诸如“见死不救”、“卖身求荣”、“以强凌弱”、“敲诈勒索”、“忘恩负义”、“伤天害理”、“男盗女娼”、“色情暴力”、“喝彩跳楼”、“落井下石”,等等,所有这一切,是不是也已经渗入了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见惯不怪了?

“冰山正向我们漂来”,这里说的不是北极冰山,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已感觉到了的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那座“道德冰山”。它已远不是我们过去常说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是一场中国传统道德正在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一场攸关我们五千年的做人根本——“仁义礼智信”和人格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价值观存留的危机!这个危机已广泛渗入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当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

(摘自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 作者:童南茜)

猜你喜欢

三鹿冰山老虎
躲描猫的大老虎
不可思议!冰山变绿了
老虎不在家
老虎变成猫
崩塌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三鹿”重出江湖
“三鹿”商标的考验
大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