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利的3大天性:独占性、扩张性和排他性

2013-12-10

现代阅读 2013年12期
关键词:扩张性排他性边界

权力是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和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具有独占性、扩张性和排他性3大天性。

一是权力具有独占性。权力是决定利益分配的稀缺资源,以人和意志的存在为前提,能够给人带来地位、荣誉、利益等。因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我就是大爷,我就是天。权力的主体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不论是领袖还是一般官员,都具有内在的独占性。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其意志和利益,既有法律赋予的不容许侵犯、挑战和分享的占有、支配地位和强制力量,形成权力主体与客体之间法定的命令与服从关系。同时,“经济人理性”和公共需求的膨胀,导致权力主体的“经济人”冲动和利益膨胀,加剧了权力的独占性特征,权力与权利之间的授受、制衡与回归关系断裂或虚缺,形成非理性、非制度化的独占、支配地位,甚至出现权力盗用、滥用、专制、极权等腐败现象。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的,权力“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

特别是在专制社会和威权时代,社会形成一种自身惯性和内在逻辑,执政时间越长,权力的髙度越高,权力加速集中和独占垄断的倾向就越明显。如秦始皇虽然开创了皇帝亲掌决策权、宰相行使执行权、御史握有监督权的三权分立雏形,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始终是皇权独大的权力结构。

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在“议行监合一”的权力结构和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强控制下,“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主要是“一把手”。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共最高领导人大都是苏共总书记(第一书记)兼任最髙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部长会议主席、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等数职,大都是集党国权力于一身,集党政军权力于一身,集党内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大都是职务终身制(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都死于最高领导岗位上)。因而,总书记个人成为全党全国最高且唯一的权力中心,而且无一不是“掌握了无限的权力”(列宁语)。复制“苏联模式”的东欧国家亦如此,东德:昂纳克垄断权力18年;捷克斯洛伐克:胡萨克垄断权力20年;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垄断权力24年;匈牙利:卡达尔垄断权力32年;保加利亚:日夫科夫垄断权力35年;阿尔巴尼亚:霍査垄断权力42年,形成一个个家天下的王朝。

二是权力具有扩张性。“三权分立”理论的杰出代表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它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英国思想家罗素指出:“权力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掺杂着私欲的成分”,“动物满足于生存和繁殖,人类则还要扩张。”德国历史学家费里德里希的话更经典:“腐败是附着在权力上的咒语,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的存在。”可见,权力还具有自然的扩张性特征,权力的行使者为实现其集团利益甚至私人利益最大化,必然积极扩张权力,突破权力边界,绕过监督盲区,甚至异化、虚化监督权能,致使人民“委托之权”、“授受之权”常常在不断扩张中变异、增值,甚至被乱用和滥用。因而,“一部权力史,也就是一部权力扩张和权力制约的历史”。(卢梭语)

孟德斯鸠指出:“如果由同一个人或者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3种权力:立法,执行公众决议,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那么所有的(自由)可能都将失去。”于是,他以洛克分权学说为基础,大力主张权力分工和制约,将国家权力分解成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注重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防止立法权扩张和垄断,保持权力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为此,防止权力扩张,遏制权力滥用,必须从道德、制度以及权力、权利等层面,加强权力的“他律”建设。权力运行到哪里,“他律”必须跟进到哪里,遏制权力的扩张性,防止权力变异腐败,保障权力的公共性和廉洁性。

湖南省郴州市委原书记李大伦在“忏悔书”中讲道:“假设我的案子提前几年査处,我的罪过比现在会轻得多。”李大伦从1992年7月至1995年4月,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由临澧县县委书记成为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上级组织对其重用程度很大,但监管不严。1999年2月李大伦主政郴州后,由于长期在正厅级职位上徘徊,特别是在2002年推荐省级干部榜上无名之后,产生了“不能当大官,可以搜大钱”的思想。

三是权力具有排他性。权力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和支配力量,既具有法律赋予的不可转让或混淆的正向排他性,又具有非制度化的排除或阻止他人使用的负向排他性特征,而公权私授,公权私用,就会颠倒权力与权利的授受与委托关系。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所言:“一个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其资源的领导者与其说是他人的代理人,不如说他人是他的代理人。”

正向的排他性,是指权力主体的排他性和权力边界问题。“主权在民”,全民集体是权力的所有者,是权力的真正主人。这种主权是排他的,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的,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民只不过是把权力的使用权委托给代议机构和官员,代议机构和官员是主权者的代理人、执行人。但是,在代议制条件下,代议机构和代理人以获得相对多数(半数或2/3或3/5)的权力授予,就获得了对所有人的管理和控制权,就获得了对所有权力的统治和监督。同时,权力作为一种可配置的社会资源,必须划清其在个人、组织乃至阶级、政党、国家、社会等方面的职责边界、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必须在权力系统内部划清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职责边界、时间边界和空间问题;必须划清权力在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职责边界、时间边界和空间问题。如在现代社会,议会和人民选出的代表拥有立法权,其他机关和人员不得越权;行政权归于总统、首相、总理、政府主席等,其他人不得染指;裁判监督机关行使独立的司法权,不同的权力彼此相独立、互不突破。

权力负向的排他性,是指权力的使用者在独占性和扩张性的惯性驱使下,具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强烈排他性,以个人意志或利益取向将权力变为自己的消费品或交换物,只有亲用权力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的唯一性,既阻止他人占有、控制或使用,又不允许他人侵犯、挑战和分享,还排除他人监督、制衡,致使权力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权力不分工制衡,运行不能循环闭合,形成垄断一切权力、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的超级权力。

权力的自私性、独占性决定了权力的排他性,甚至恐怖性。掌握权力的人难免被权力的负面作用所影响。给权力留下的牟利空间大了,这时如果监督的机制和力量又不能及时跟上,当然就容易产生腐败,甚至发生权力恐怖事件。如1994年10月,江西省安义县原县长陈锦云策划、指使他人谋害原安义县县委书记胡次乾;1995年11月,已任安义县县委书记的陈锦云,再次指使他人谋害县委副书记万先勇。陈锦云因犯故意伤害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摘自北京出版社《负担与责任:权力的解密》 作者:李永忠)

猜你喜欢

扩张性排他性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互联网平台排他性交易反垄断规制的若干思考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1例
友情为什么有时会有排他性?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非排他性管辖条款的法律效力研究
焦点
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
坎地沙坦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和肽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