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2013-12-10于振东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管理

于振东

摘 要:事业单位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宗旨是提高社会效益,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因此,事业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所需高层次人才的适时引进,从实际出发加强对本单位现有人才的再培训和再教育。通过业绩考核和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努力发挥薪酬激励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不仅仅是给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甚至行使部分政府职能的重要公共服务部门。而且,它也是我国大量的人才所聚集的主要地方。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活动的非营利社会的服务组织,与政府机关和企业不同。同时,和企业等组织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还未得到相应的重视。从而,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的职能需求以及事业单位改革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求,现代事业单位应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一、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特殊性的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这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国家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所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制度、政策、管理权限等的安排;微观层面主要是指事业单位自身在相关政策的范围内依法对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招聘以及配置、培训和使用、考核以及薪酬的管理等活动的过程。目前,一是,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深入的推进,国家也正在进行合理的规划、统筹安排,科学地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弊端,但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规律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避免不了的,那么,这也就直接影响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二是,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在积极探索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途径。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效益双低的局面,所以,很难激活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活动以及真正地达到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标。

二、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其思想还存在一定的保守,已经达不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已经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其改革深度并没有深入到管理体制的内部,其管理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集中在工资分配、职工培训、人员晋升等问题上,不但没有实现单位发展战略和员工统一统筹规划,同时也没有对职工的激励制度进一步进行规范。在这一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对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良好的调动,因而导致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随意离岗问题,导致单位工作效率低,对单位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

2.人力资源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还有一部分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各个机构往往会出现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即使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也只是单纯的针对一部分员工进行培训和薪资管理等,并且也只是在领导层的下面进行,对于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力非常小。

3.管理理念还比较陈旧

我国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都没有实施“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统一”的人员选拔机制,基本是由组织内部对岗位晋级进行决定,日常工作也都是循规蹈矩,缺乏一定的创新。导致单位职工的综合素质低、整体水平偏低。

4.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就是对单位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我国组织机构的人员设置,通常都是单位党政领导,其次是处室,随后是科室,最后才到职工,职工对组织的分配必须服从。从而其人员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领导和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不能充分发挥职工在工作中的作用。

5.竞争机制匮乏

目前,事业单位的选拔机制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单位人员的提升主要就是由上级组织进行决定的,导致在选拔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失真情况。现今事业单位激励汇总存在非常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在其薪酬管理中则存在一定的“大锅饭”趋势。虽然有一些单位实行了绩效考核激励制度,但是其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其考核执行力不强,没有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

三、 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1.转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要对保守的管理思想进行转变,对独立思考和创新进行鼓励。其次,注重管理人性化,营造出一个适合于单位职工成长的工作氛围,对激励、服务、培训等管理功能进一步进行开发。第三,加强对单位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福利的重视,采用弹性福利制度,同时也可以对职工实施可选择的工作时间表以及人才监督管理。最后,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可以凭借职工的能力,决定对其选拔和任用,尊重人才,提高人才凝聚力。

2.完善管理机制

积极完善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采用定量评估方式对职工的工作业绩,进行正确的评价,切实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增强单位职工的工作危机感和责任感,建立完善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以此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需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以此对人才的进出界面进行拓宽,加大人才发展通道,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从而有效地提高组织活力。

3.采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以人为基础和核心进行管理。在工作中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实施不同的机制,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分配。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岗位不合适或者不适应的情况,要考虑人员的感受,进行酌情处理。单位的发展不是依靠单一的要素,而是单位整体水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单位管理的前提,把它全面的贯彻在单位的管理中,才能使单位管理水平真正的提高。单位应该从多种渠道进行人才的引进,重视提高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以及挖掘人才的潜能,才能建立一支良好的人才队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变而形成的,并一直采取党政机关的管理形式,它管理的思想以及管理的方式都难以适应事业单位在现在经济形势下进行发展,改革、创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柳.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J].现代商业,2010(11):85-86.

[2]侯汶佳.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6):367-368.

[3]陈琨.浅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162-163.

[4]刘金锋.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2013(1):483-484.

[5]王文皓.浅谈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10):267-268.

(作者单位:邳州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处)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事业单位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