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姆瓜果实的调查研究
2013-12-09陶光吉杨天奉陶光林
陶光吉,杨天奉,陶光林
(1.贵州省剑河县革东中学,贵州 剑河556400;2.贵州省剑河县林业局检疫站,贵州 剑河556400;3.贵州省剑河县林业局 林科所,贵州剑河556400)
牛姆瓜(Holboelia grandiflora Reaub)为木通科八月瓜属常绿缠绕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茎皮灰绿色有纵向皮孔,叶柄基部膨大并有裂纹,芽鳞三角形。掌状复叶6~7片,叶柄长2~7(13)cm,中部粗0.1 ~0.15 cm,小叶柄长 0.5 ~2.0 cm,中间的叶柄最长,无毛,叶柄具浅槽;小叶倒披针形、卵形或长椭圆形,尾部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全缘无齿,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9~12 cm,宽3~6 cm,先端骤尖,基部长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中脉上面下凹,在下面凸起,侧脉与网脉在两面均凸起,明显;羽脉5~8对。花序腋生或顶生,先萌生枝条,后分化花芽。结果母枝为一年生枝,结果枝为当年生枝。伞房花序单生于叶腋;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淡黄色,雄蕊6,合生成柱状,中上部着约,花约纵裂,花粉具粘性,雄花序长5~10 cm,外轮萼片长圆形,长约1.6 cm,先端圆钝,内轮萼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4 mm,先端渐尖;雄蕊长约13 mm;花约长约5 mm;退化心皮3,微小;雌花紫色,心皮3,基部有6个退化雄蕊。果实肾形,成熟后黄色,3月中上旬为初花期,花结束期5月初。
生于沟旁灌木丛中或杂木林内,海拔1 300~2 400 m。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等省,贵州省产贵阳乌当、剑河、锦屏、黎平、榕江、雷山、习水、梵净山等地。
该种为地带性分布的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既是优良的野生水果,也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对其果实进行研究,为开发利用其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时间及方法
2004年10月4日在剑河县敏洞乡高桂村,小地名板重,采集野生成熟的牛姆瓜果实测定24个果实的长、宽、高;调查15个果柄和果轴的长度、粗度;选择10个果实分别测定果重、皮重、果皮厚度,掏净果肉后测果皮重,将果肉揉搓漂洗干净自然阴干后清数种子数和测定种子的鲜重,计算其出籽率;测定30粒种子的长、宽、高,百粒重测定5个重复。
2 结果分析
2.1 果实的大小
表1 牛姆瓜果实调查记录 cm
牛姆瓜果实肾形,果皮成熟前绿色,成熟后黄色,不裂开,含有大量的石细胞。果实大小差别较大(见表1),这主要是受授粉授精情况的影响,在调查的24个果实中,长度最大值为 10.42 cm,最小4.54 cm值,平均值 7.36 cm;果实宽最大值 4.56 cm,最小值2.48 cm,平均值3.81 cm;果实高最大值4.83 cm,最小值 2.89 cm,平均值 4.04 cm;果柄长最大值 7.17 cm,最小值1.9 cm,平均值2.7 cm;果轴长最大值 7.15cm,最小值3.58 cm,平均值 4.85 cm;果轴粗最大值0.51 cm,最小值0.30 cm,平均值0.38 cm;一枝果轴有果1-3个,在本次调查的15枝果轴中,有1个果实的有9枝,占60%,有2个果实的有3枝,占20%,有3个果实的有3枝,占20%。果柄的粗度常大于果轴的粗度。
2.2 果重及出籽率
在选择10个果实测重记录中(见表2),单果重最大值 139.4 g,最小值 41.9 g,平均值 95.45 g;单果果皮重最大值77.9 g,最小值27 g,平均 46.16g;果重减去果皮重等于果肉重(含种子),单果果肉重最大值72.3g,最小值 14.9g,平均值 49.29g;单果果肉率(含种子)最大值67.07%,最小值35.56%,平均值50.44%;单果出种子重最大值24.2g,最小值2.8 g,平均值 13.43 g;单果出种率最大值 21.66%,最小值6.26%,平均值13.08%;单果出种子粒数最大值149粒,最小值31粒,平均值97.2粒;果皮厚最大值 0.6 cm ,最小值0.39cm,平均值0.52 cm。
2.3 种子百粒重
表3 牛姆瓜种子百粒重测定记录 g
牛姆瓜种子百粒重测定5次重复(见表3),最大值24.05 g ,最小值 23.4g,平均值 23.74 g。
2.4 种子粒径
表4 牛姆瓜种子粒径调查记录 cm
牛姆瓜种子黑色具有光泽,光滑圆角三角形,种脐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并且凹陷,一端成槽,另一端为白色的附属物。牛姆瓜的种子粒径测定种子和长、宽、高3个指标(见表4),牛姆瓜种子长最大值1.118 cm,最小值 0.6 cm,平均值 0.912 cm;种子宽最大值0.908 cm,最小值 0.412 cm,平均值 0.640 cm;种子高最大值0.5 cm,最小值0.286 cm,平均值0.395 cm。
3 讨论
牛姆瓜作为野生水果,其果实不开裂、耐贮藏和长途运输,上市时间长,所含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该种还处于野生状态,尚未进行开发利用。野生分布较为广泛,病虫害较少或不成灾,对当地的环境条件高度适应,抗逆性强,开发该物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贵州植物志》编辑委员会.贵州植物志:第2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