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2例分析
2013-12-09赫震寰
赫震寰 王 敏
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吉林桦甸 132400
目前,再灌注治疗是治疗对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方式,再灌注包括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以及与静脉溶栓。但我国现阶段一般的基层医院不具备再灌注治疗的能力,而且大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也无法承担PCI、CABG 治疗的高额费用。所以针对基层医院的普通患者,需要给出一个适合的治疗方法。为探讨瑞替普酶(rPA) 溶栓治疗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84例,分别使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两种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符合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发病至溶栓时间、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病例入选标准
①性别不限,年龄不超过75岁。②发病时间不超过8 h。③连续胸痛时间超过30 min,心电图ST 段在2个或2个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 mV,或在相邻2个或2个以上胸前导联抬高≥0.2 mV。④患者无溶栓禁忌证,治疗方式通知家属并由家属签字同意。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患者年龄超过5岁;②血压过高,且在规定时间内无法降至150/90 mmHg;③患者或家属不同意药物溶栓治疗。
1.4 方法
1.4.1 药品规格 瑞替普酶组:注射用瑞替普酶(5 MU/支),尿激酶组:尿激酶(50 万U / 支)。
1.4.2 给药方法 瑞替普酶组:2 支注射用瑞替普酶融合10 mL 注射用水进行静脉注射,0.5 h后再注射1次。尿激酶组:3 支尿激酶溶解到100 mL 生理盐水中进行静滴,30 min 内完成。所有患者溶栓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首剂和氯吡格雷首剂各300 mg,住院期间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出院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1个月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服用。两组患者每12 h 进行1次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的皮下注射,连续7 d,根据患者情况予以用药和护理,如:止痛、吸氧、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以及其他汀类药物。
1.5 观察内容
溶栓的临床再通指标:①胸痛自溶栓后2 h 内缓解;②最显著抬高的ST 段在溶栓后2 h 内回降≥50%;③溶栓后2 h 内出现短暂再灌注心律失常;④CK - MB 峰值前移至14 h 内。符合指标4 项中2 项或以上者考虑再通,但第1项与第3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再通。分别记录60 min 和120 min 符合临床再通指标患者的再通率。并发各种出血的发生率。复合终点事件:30 d 再梗、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和2周内死亡率。
2 结果
2.1 再通率
溶栓后60 min 再通率:瑞替普酶组83.3%(35/42),尿激酶组50.0%(21/42);120 min再通率:瑞替普酶组88.1%(37/42),尿激酶组66.7%(28/42)。并发出血情况:瑞替普酶组7.1%(3/42),尿激酶组4.8%(2/42),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溶栓并发出血情况
2.2 复合终点事件
30 d 再梗、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和2周内死亡率瑞替普酶组4.8%(2/42),尿激酶组24.0%(10/42),见表3。
表3 复合终点事件
3 讨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溶栓后60 min 和120 min时的再通率瑞替普酶组高于尿激酶组;并发出血情况两组差别不大;30d 再梗、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和2周内死亡率瑞替普酶组相比尿激酶组要低。瑞替普酶属于第三代溶栓药物,此药应用基因工程,延长血浆的半衰期并能够更好的实现选择性溶栓,有效地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是使用安全性,用药方式采用静脉推注,操作方便。因此,与第一代的溶栓药物尿激酶相比,无论是药理还是临床效果,瑞替普酶都要明显优于尿激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CABG 和PCI 的资质和条件,另外CABG 和PCI 的治疗费用很高,导致大部分患者无法承担。通过本次研究,瑞替普酶溶栓治疗STEMI,再灌注率高、并发症少、使用安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疗效相比尿激酶也要显著很多。因此,在不具备CABG或PCI 治疗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瑞替普酶溶栓的治疗方法,疗效和安全方面相对较高,是基层医院和经济能力一般的患者不错的选择。
[1]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3-203.
[2]马建华,陈新军,郑若龙.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现代医学,2009,37(6):432-434.
[3]杨新春,温绍君,李志忠,等.溶栓药物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其评价[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5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