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质量研究述评与展望*
2013-12-07郝华勇
郝华勇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430079;湖北省委党校,武汉 430022)
一、引 言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且提出促进“四化”同步发展;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这些论断正是基于我国高城镇化率背后潜在的质量危机而提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但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市病不断凸显、城乡差距缩小缓慢、半城镇化问题亟待解决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今后城镇化推进的困扰。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寄予厚望,希冀通过城镇化进程拉动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传统城镇化理念带来的只有数量忽略质量的城镇化模式又束缚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因此,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化质量问题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层面关注的焦点,如何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成为亟待破解的理论和实践命题。通过对现有城镇化质量研究作一梳理和评述,能够为我们厘清城镇化质量内涵、科学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路提供一个全面的分析视角和系统化的战略思考。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城镇化质量内涵
城镇化质量内涵是研究城镇化质量的起点,对内涵理解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对城镇化质量的比较与评判及提出的矫正对策的差异。国内较早明确提出关注城镇化质量的学者叶裕民(2001)认为,城市化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城市现代化,终极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她的开创性研究为后来的诸多学者提供了参考视角和评价体系的借鉴,如李成群(2007)、赵海燕(2007)、王忠诚(2008)、许宏(2009)、李明秋(2010)均遵循叶裕民提出的内涵展开研究。其他较多学者从城镇化的多维表现形式理解城镇化质量,如常阿平(2005)、顾朝林(2008)、王家庭(2009)、 王德利(2011)、 王钰(2011)、方创琳(2011)、王洋(2012)等学者均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等多维角度理解城镇化质量内涵。有学者倾向于用城镇发展综合水平来体现城镇化质量内涵。袁晓玲(2008)、何文举(2009)对城镇化作广义理解,从社会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认为城镇化质量等同于现代化发展水平,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韩增林(2009)、余晖(2010)、王德利(2010)、于涛(2010)、徐 素(2011)、庞玉珍(2011)、郝华勇(2011)、杨梅(2011)、陈明(2012)、张春梅(2012)等学者对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要求,认为城镇化质量即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体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和就业、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空间集约和城乡协调等方面。此外,郑亚平(2007)将城镇化质量理解为城市系统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有学者围绕城镇化的对象——农民而展开探讨,马林靖(2011)从农民权益角度出发,认为城镇化质量应体现为农民向市民转型过程中的农民收入水平、结构及城乡收入差距。冯奎(2012)认为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城镇化的核心,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提出提高农民工在城市享受的公共服务来提升城镇化质量。檀学文(2012)针对中国城镇化的独特现象——不完全城镇化,认为城镇化质量应体现农村人口在城市化迁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
已有研究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包括评价体系构建和数理建模。基于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不同理解,国内学者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呈现较大的差异,这里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几类,如表1所示。
表1 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类型
续表
从目前已有成果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来看,尽管不同学者提出的指标体系功能层差异较大,但具体表征各功能层所用到的评价指标却呈现极大的相似性。已有做实证分析的成果中,初级指标多为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条目,仅有少数成果应用实地调研形成的一手数据和信息。
(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
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探讨城镇化质量,决定了构建的评价体系及提出的对策等研究重点的差异。城镇化质量不仅是一个宏观问题,也是一个区域问题,即不仅需要从全国层面分析城镇化质量的内涵、表征及影响因素,也需要从不同区域视角具体分析城镇化质量的演化轨迹、演进模式及差异化的提升路径。从已有研究成果看,较多的文章均是从行政区域层次出发,探讨省域尺度和地级城市尺度的实证分析最多,省域层面如描述云南省在1996年、2001年、2006年、2007年等不同时点上的城镇化质量表现,分析我国31个省域在城镇化质量上的差异,刻画省域在经济、社会、空间等城镇化质量方面的空间特征。城市尺度层面如对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实证分析,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比较研究和规律总结,以及对湖南、湖北、江苏等各省内部地级城市的实证研究。此外,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研究对象也从省域、市域向县域逐步微观化拓展,甚至包括对乡镇、开发区等特定区域的研究,如对长三角地区的37个县级市做实证分析来探讨城市化质量与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全国2289个县域做比较研究,依据驱动力做类型划分;对发达地区的一个县域——常熟做样本分析,针对质量短板来提出对策;对青岛市内的三个乡镇收集一手资料做实证分析;对城市开发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业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机理模型。除上述从行政区域角度研究外,有少数学者着眼于城市群的视角,如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的评价分析;对首都经济圈城镇化质量的阶段性特征、空间分异特征、协调性特征做归纳总结;对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做实证分析,并将城镇化质量与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水平做比较研究。
(四)城镇化质量的演化机制
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如同对城市化究竟是一种结果还是一种过程的争论一样,存在偏重状态评价或偏重过程机制的研究差异。综观目前研究现状,静态评价研究成果较多,如依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对象做静态时点上的比较评价,针对各自不足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或对研究对象做动态演化的实证分析,刻画整体或子系统的演化轨迹和方向。而针对城镇化质量的演化机制或规律总结的研究偏少,缺乏以系统论的视角对城镇化质量子系统间相互影响及对母系统的贡献等研究,仅有少数学者试图归纳城镇化质量的演进规律,如认为城市化发展质量是由多个“S”型曲线组合构成的大“S”型演变曲线,该曲线可划分为初始发展、优化提升、后期完善及持续发展四大阶段。
三、研究展望
综观目前研究现状,伴随我国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对城镇化质量的关注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研究成果也相应增多,尤其是2008年至2012年期间的研究成果迅速浮现,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理解逐步深化,研究对象逐步从宏观向微观拓展和特定区域延伸,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日益全面和系统,实证分析有从静态评价向动态演化的趋向,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亦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对城镇化热点的关注,如新世纪初期对城乡统筹的重视,“十一五”以来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提出的提升机制与对策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展望今后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强化理论支撑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多方面进步的综合过程。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既要从宏观层面运用系统论的视角整体把握,又要侧重从微观层面或某一领域视角切入来具体探讨。目前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多停留于表象问题,而缺乏学术分析框架,鲜见运用某学科或多学科视角(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分析范式的切入剖析。因此,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需要形成不同学科的分工与侧重,譬如,从人口学角度着重研究城镇人口素质提升的水平与状态、中国特有的半城镇化问题衍生的农民工人口管理问题;从地理学角度着重评判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差距、空间结构格局来衡量城镇化质量;从经济学角度着重测度城镇化推进后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提升及对扩大内需、宏观经济发展的贡献效应;从社会学角度着重考察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征地拆迁、人口流动引发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探索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来规避和破解社会问题;生态学着重从城镇化引发的生态环境压力角度阐释提升环境承载力、保障生态安全的城镇化模式与对策等。只有明晰不同学科研究视角的侧重与分工,才能在综合运用多学科视角研究中不失学术框架与理论支撑。
(二)凸显研究尺度
正如区域差距具有尺度效应一样,城镇化质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表现也具有差异性,故评判城镇化质量需要体现不同空间尺度各自的效应与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省域和城市尺度研究偏多,城市群尺度的区域偏少。应该认识到,随着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尊重区域差异、立足各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采取不同的开发强度成为今后区域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需要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而不可能沿袭传统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因此省域大尺度的研究忽略了内部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有悖于区内限制、禁止开发地区的发展方向;而对单体城市的研究,又割裂了城市与区域的联系,不能顺应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因此,研究城镇化的空间尺度应从行政区域向经济区域转变,凸显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区域的城镇化质量优劣直接决定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安全的程度和效应,故研究城市群尺度的城镇化质量,亦是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响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价值和紧迫性的现实意义。
(三)丰富模型方法
目前研究成果在模型方法上,局限于现有统计年鉴的条目,将初级指标做罗列和汇总,多为利用年鉴数据进行权重赋值、线性加权的模型,缺乏实地调研形成的一手信息和数据。今后对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中,需要借鉴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概念,引入非线性模型来克服模型单一的不足;研究方法上,不仅利用二手信息,更要强化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一手数据信息,保障资料来源的针对性和可靠性。
(四)注重机制归纳
需要认识到,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子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关联,某一方面的改进带来的城镇化质量演进方向和程度效应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定量分析中提炼城镇化质量的演进规律。当前对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存在重评价、轻预判,重表象、轻机制的倾向,弥补这一不足,就要在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基础上,以具体区域做样本来归纳城镇化质量的演进机制,包括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协调机制、投入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总结城镇化质量的演进规律及可能遇到的陷阱和矛盾,以利于发展中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及时借鉴经验和规避风险。